感受古风,追寻古典。
《三人行》205
渡江云 河声喧树杪
文/刘湘
河声喧树杪,暗催末伏,七月火西流。鲁阳应无力,又放云华,落照委林丘。投闲随处,况余生、只合盟鸥。须缓步、蝉吟似水,匝地翠阴浮。 淹留。乌衣旧国,蠹粉残书,付驹光隙走。卅年来,天涯悬望,有愿难酬。海楼迢递家山影,却生憎,鬓已成秋。沉恨去,能消几度回眸。
渡江云 (步韵)
文/杨云
秋岚缠远岫,凉侵蝶翅,落叶逐东流。信风多薄性,陌上残薇,堆作小香丘。溪汀沙冷,肃肃是、暮里归鸥。忽几声、迢遥欸乃,一水野烟浮。 徒留。衣边春迹,指隙荷香,已匆匆溃走。空梦里、桃源槐国,烂醉觥酬。园中谁种青桑梓,尽惹得、泪洗清秋。偏又有、乌云远蔽蟾眸。
《渡江云》 秋夜怨情 (步韵)
文/莲花书院
篱声愁带雨,败蕉露滴,碎影乱闲流。鹧鸪应有泪,不解烟凉,一夜叫林丘。悲云待剪,且缓作、时下沙鸥。空惹着、草间蛩梦,野静是罗浮。 堪留。萧条门巷,水苦山凄,叹频年奔走。何处栖、今宵明月,相望谁酬。人生莫道如朝露,早唤我、潘鬓先秋。都忘了、茫茫渺渺凝眸。
这三首《渡江云》古典诗词作品各具特色,展现了《三人行》的三位作者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情感表达。
刘湘的《渡江云》:
此词以河声开篇,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末伏时节的热烈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中。刘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与典故(如鲁阳挥戈)来映衬人生的无奈与时光的流逝。词中“投闲随处,况余生、只合盟鸥”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而“须缓步、蝉吟似水,匝地翠阴浮”则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下片转而抒发对过往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卅年来,天涯悬望,有愿难酬”道出了作者多年的漂泊与未竟之志。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刘湘深厚的文学功底。
杨云的《渡江云》(步韵):
杨云的词作在步韵刘湘的基础上,展现出了不同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风貌。他以秋岚、蝶翅、落叶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清冷而略带哀愁的秋日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词中“溪汀沙冷,肃肃是、暮里归鸥”与“忽几声、迢遥欸乃,一水野烟浮”相映成趣,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寄托了作者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下片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杨云独特的艺术才华。
莲花书院的《渡江云·秋夜怨情》(步韵):
莲花书院的这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篱声、败蕉、碎影等意象营造了一个凄清孤寂的氛围。词中“鹧鸪应有泪,不解烟凉,一夜叫林丘”以鹧鸪之泪暗喻作者内心的愁苦与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下片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叹息,“人生莫道如朝露,早唤我、潘鬓先秋”道出了作者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词情感饱满,意境凄凉,展现了莲花书院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文学造诣。
总的来说,这三首《渡江云》词作在文学价值、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准。它们各自独立成篇,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学画卷。无论是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三首词都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