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维军作品
☘️《智能手机》
她与他
费了好大的劲
终于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了
目的很简单
就是在想儿女们的时候
能够通过微信
看见他(她)们
2024-09-03
❊ ❊ ❊ ❊ ❊ ❊
🌹【吉特赏析】
《智能手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温馨场景,展现了他们对儿女的深切思念与现代化通讯工具带来的慰藉。简短却情真意切,让人感受到跨越数字鸿沟的努力与亲情的温暖。
🔸🔸🔸🔸🔸🔸🔸🔸🔸
张维军作品
☘️《留守老人》
儿女们都飞走了
挂在老家墙上的那面镜子
每天都会照看她的
那张老脸
镜子脏了
她会从墙上小心地把镜子
取下来,擦干净后
再挂上去
2024-09-03
❊ ❊ ❊ ❊ ❊ ❊
🌹【吉特赏析】
《留守老人》勾勒出老人孤独生活的剪影。镜子成为情感的寄托,映照出老人对儿女的思念与孤独的自省。通过擦拭镜子的细节,展现了老人对过往时光的珍惜与对现状的无奈接受。作品情感饱满,引人共鸣,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留守老人现象的深刻反思。
🔸🔸🔸🔸🔸🔸🔸🔸🔸
🔸🔸🔸🔸🔸🔸🔸🔸🔸
张维军作品
☘️《 蚂 蚁 》
一只蚂蚁
死在了一条光明的大路上
我不知道它的死因
路过的人们
并不在乎它的死因
一只蚂蚁
死在了一条光明的大路上
路上,人来人往
有谁会想起
入土为安这个词
2024-09-03
❊ ❊ ❊ ❊ ❊ ❊
🌹【吉特赏析】
《蚂蚁》这首诗展现了生命微小与世间冷漠的对比。通过对一只蚂蚁孤独死亡的描绘,反映了在浩瀚人海中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与被忽视。诗中“光明的大路”与“蚂蚁之死”形成鲜明反差,引人深思:在繁忙与光鲜背后,是否还有对微小生命的关怀与尊重?最后一句“有谁会想起/入土为安这个词”,更是对人性温情与责任感的呼唤,令人动容。
🔸🔸🔸🔸🔸🔸🔸🔸🔸
张维军作品
☘️《 看 天 》
有时候我看天
是看白云
有时候我看天
是看乌云
有时候我希望天干干净净
有时候又不想
2024-08-29
❊ ❊ ❊ ❊ ❊ ❊
🌹【吉特赏析】
《看天》一诗展现了诗人对天空多变的情感观察与内心世界的微妙波动。通过“白云”与“乌云”的对比,以及“希望天干干净净”与“又不想”的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变化的敏感与对心境变化的细腻捕捉。诗句虽短,却富含哲理,引人深思,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和内心的复杂性。
🔸🔸🔸🔸🔸🔸🔸🔸🔸
🔸🔸🔸🔸🔸🔸🔸🔸🔸
张维军作品
☘️《 雪 》
有些地方冬天才能下
有些地方春天也在下
有些地方六月也会下
世界那么大,人心
那么深
有些人,不信
有些人,信了
2024-08-29
❊ ❊ ❊ ❊ ❊ ❊
🌹【吉特赏析】
《雪》通过雪在不同季节、不同地方的降落,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广阔,进而引发对人心深邃与多变的思考。简短的诗句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对比鲜明,引人深思。不同人对雪(或可视为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的信仰或怀疑态度,也映射了人性的多样与社会的多元。作品意境深远,富有启发性。
🔸🔸🔸🔸🔸🔸🔸🔸🔸
张维军作品
☘️《 嫉 妒 》
一个不是皇帝的人
对一群不是皇帝的人说
你们别看皇帝高高在上,权势滔天
其实皇帝根本没啥了不起
这样给你们说吧
皇宫里不是有三宫六院吗
三宫六院里不是嫔妃众多吗
里面的男人们全被阉割了
皇帝,只是圈养于三宫六院中的
一头公猪
2024-08-30
❊ ❊ ❊ ❊ ❊ ❊
🌹【吉特赏析】
《嫉妒》以讽刺的笔触揭示了权力与欲望背后的荒谬与空虚。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皇帝的生活比喻为“圈养于三宫六院中的一头公猪”,既表达了对皇权至高无上表象下的质疑,也深刻讽刺了权力背后人性的扭曲与丧失。作品简短而犀利,引人深思,是对权欲横流社会的一种警醒。
🔸🔸🔸🔸🔸🔸🔸🔸🔸
🔸🔸🔸🔸🔸🔸🔸🔸🔸
张维军作品
☘️《捉虫记》
要是从前
菜园里的菜长了虫子
母亲一定是要打农药的
但如今母亲年纪大了
她就不
母亲每天都会去捉虫子
她觉得,杀死虫子
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就像在战争中
杀死敌人
2024-09-07
❊ ❊ ❊ ❊ ❊ ❊
🌹【吉特赏析】
《捉虫记》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富有哲理的生活画面。通过母亲从打农药到亲手捉虫的转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温情理念。母亲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慈悲,也隐含了对战争与暴力的反思,将日常小事提升至哲学高度。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
张维军作品
☘️《白与黑》
我发现,母亲的头发
越来越白了
我的头发
也逐渐变白
其实,我和母亲
并不是不喜欢白的
但隔些日子,母亲就会
把白发染黑
我也是
2024-09-07
❊ ❊ ❊ ❊ ❊ ❊
🌹【吉特赏析】
《白与黑》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母子间共同面对岁月痕迹的细腻情感。通过对比“白发”与“染黑”的行为,不仅展现了时间无情的流逝,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青春与活力的渴望及无奈。作品蕴含了深厚的亲情与对生命过程的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共鸣与淡淡的忧伤。
🔸🔸🔸🔸🔸🔸🔸🔸🔸
🔸🔸🔸🔸🔸🔸🔸🔸🔸
张维军作品
☘️《 白 幕 》
小时候看电影
没有哪一块幕布是黑色的
全都是白色
那些在白幕上显现出来的
影像,我们都心知肚明
全是假的
可就是那些白幕上的假像
有时,会让我们莫名的兴奋
有时,我们会哭
2024-09-05
❊ ❊ ❊ ❊ ❊ ❊
🌹【吉特赏析】
《白幕》以孩童视角独特地描绘了电影院的记忆,用“白幕”这一意象巧妙隐喻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揭示了即便知道银幕上的世界是虚构的,人们仍能被其深深触动,体验喜怒哀乐。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对童年纯真与电影魔力的美好致敬。
🔸🔸🔸🔸🔸🔸🔸🔸🔸
张维军作品
☘️《 人 生 》
过一段时间
他就会清理一下通讯录
过一段时间
他又会清理一下通迅录
每次清理,他都要
删掉一两个作古者的名字
像海风抹掉沙滩上的足印
不留痕迹
2024-09-06
❊ ❊ ❊ ❊ ❊ ❊
🌹【吉特赏析】
《人生》描绘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与遗忘过程。作者通过“清理通讯录”这一日常行为,隐喻性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中,与故人渐行渐远的无奈与淡然。每一次“删除”都是对过往的一种告别,如同海风抚平沙滩,既是自然的法则,也是心灵的自我疗愈。作品蕴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洞察,引人共鸣。
🔸🔸🔸🔸🔸🔸🔸🔸🔸
🔸🔸🔸🔸🔸🔸🔸🔸🔸
张维军作品
☘️《 剪 刀 》
她伸出食子和姆子
一开一合,做出剪刀状
这让我想起了燕子的尾巴
想起了
二月春风
可现在是九月
九月吹的是秋天的风
秋风里,有野花还在开
那个喜欢采摘野花的燕子
没有回来
2024-09-07
❊ ❊ ❊ ❊ ❊ ❊
🌹【吉特赏析】
《剪刀》一诗通过“剪刀”这一日常动作,巧妙引出对春天燕子与二月春风的怀念,随后笔锋一转,点明时令已至九月,秋风虽凉,却仍有野花绽放,而那个春天的使者——燕子,却未如期而至。诗中蕴含着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言简意赅,意境深远。
🔸🔸🔸🔸🔸🔸🔸🔸🔸
张维军作品
☘️《 母鸡的最后结局 》
下蛋
下蛋,下蛋
下蛋,下蛋,下蛋
真的
下不了蛋了
要么,被卖掉
要么,被宰杀
2024-09-07
❊ ❊ ❊ ❊ ❊ ❊
🌹【吉特赏析】
《母鸡的最后结局》以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只母鸡从不懈下蛋到无力再产,最终面临无情命运的转变。重复性的“下蛋”二字,既体现了母鸡的日常辛劳,也透露出一种机械与无奈。结尾两句,直接而残酷地揭示了动物界的生存法则与人类的冷漠选择,引人深思动物福利与生命价值。作品虽短,却情感饱满,发人深省。
🔸🔸🔸🔸🔸🔸🔸🔸🔸
🔸🔸🔸🔸🔸🔸🔸🔸🔸
张维军作品
☘️《减肥秘籍》
她这次回来
明显瘦了很多
几个肥嘟嘟的女子就围着她
死缠烂打,要她
一定要说出减肥的秘籍
哭笑不得的她,最后
还是说出了三个纠心的字
——糖尿病
2024-09-09
❊ ❊ ❊ ❊ ❊ ❊
🌹【吉特赏析】
《减肥秘籍》以幽默而略带苦涩的方式揭示了减肥话题下的社会现象。作者巧妙地通过一个反转情节,即“糖尿病”作为“减肥秘籍”,既是对盲目追求瘦身而不顾健康现象的一种讽刺,也展现了现代人对减肥方法的极端追求和误解。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