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与其诉说,不如闭嘴;与其争辩,不如保持沉默
文/何俊锋
人至中年,岁月的车轮已在脸上碾过了深深的辙印,心灵也在世事的沧桑中历经了无数的风雨。当经历了风雨和沧桑之后,此时方才惊觉,与其向他人诉说,不如选择闭嘴。行走在这喧嚣尘世,曾经年少时的激情与热血,仿佛已在时光的长河中渐渐冷却。那些过往的梦想与憧憬,有的已然实现,有的则化作了泡影。在这一路的奔波中,心中积攒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慨。忆往昔,青春年少,总以为能将心事全盘托出,便能得到理解与安慰。
随着岁月的推移,渐渐明白,这世间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中年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背负着属于自己的沉重包袱。生活的琐碎、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责任,如层层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当你试图向他人倾诉时,往往换来的只是敷衍的回应,甚至是冷漠的眼神。
三年学会说话,一辈子学会闭嘴。这句质朴而深邃的话语,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人生之旅,初始时我们牙牙学语,满心欢喜地用稚嫩的声音去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那时的话语,如同春日的新芽,充满生机与希望。然而,随着光阴的流转,步入中年的门槛,方才深刻领悟到闭嘴的真谛。中年的路途,充满了坎坷与波折。生活的重压,如同沉甸甸的巨石,压在心头。在这喧嚣的尘世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艰难前行。我们的痛苦与欢乐,在他人眼中或许只是过眼云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与其向不懂的人喋喋不休,不如将那份深沉的情感埋于心底。
学会闭嘴,并非是对生活的妥协,而是一种历经千帆后的成熟与豁达。如同那深谷中的溪流,默默流淌,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在沉默中,我们反思自我,聆听内心的声音,积蓄前行的能量。岁月悠悠,让我们在这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用闭嘴的智慧,守护内心的宁静与安宁。中年的自己学会了闭嘴,将那些苦涩与甘甜都深藏心底。犹如那深谷中的幽兰,独自绽放,独自芬芳。不再逢人便说自己的困苦与忧伤,因为深知,人生的路终究要自己去走。
在这寂静的中年时光里,守着内心的宁静,默默承受生活的波澜。以一份从容与淡定,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界。在这喧嚣繁杂的世间,要知道,沉默也是一种智慧。在是非纷扰面前,保持沉默,让心灵回归宁静,如同置身于幽谷之中,聆听潺潺溪流,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其在无谓的口舌之争中消耗精力,不如用沉默积蓄能量,去追寻内心真正的向往。故而,在这漫长的人生画卷中,让我们怀揣着沉默的智慧,淡然面对风云变幻,以宁静之心,拥抱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贺同胞兄李周存老先生七十岁生日快乐
文/李周省
荷花盛开月待圆,
祝贺家兄登寿山。
周原之子真气存,
戍马边疆卫国家。
青春奉献心无怨,
无私捐款乡邻赞。
幸逢盛世龙腾飞,
人生七十古来稀。
关爱生命身体健,
生日快乐笑开颜。
吉祥安康身边伴,
松鹤同枝寿溢延。
甲辰八月初九于深圳
如梦令·望乡
文/王若愚
秋月轻引念想,
思绪如水绵长。
路远影苍茫,
归期又失成惘。
望乡,望乡,
泪光倾注月光。
赏析:
这首《如梦令·望乡》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词作,由王若愚创作。它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秋月轻引念想”,以秋月为引子,轻轻地触动了词人的念想。秋月常常与思乡之情联系在一起,这里的“轻引”二字,既写出了秋月的柔和与静谧,又巧妙地引出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使整首词有了一个清冷的基调。
接下来,“思绪如水绵长”一句,进一步将词人的思绪比作绵长的水,形象地描绘出了思绪的纷乱与无尽。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还让人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那难以言说的乡愁。
“路远影苍茫,归期又失成惘。”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因路途遥远、归期不定而感到的迷茫与失落。路远影苍茫,既是对实际距离的描绘,也是对内心迷茫的象征;归期又失成惘,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无法确定归期的无奈与忧虑。
最后,“望乡,望乡,泪光倾注月光。”这两句是整首词的高潮部分,也是情感表达最为直接和强烈的地方。词人通过反复呼喊“望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渴望与思念;而“泪光倾注月光”一句,则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极致。月光本是清冷、明亮的,但在这里,却被词人的泪光所浸润,变得充满了温情与哀愁。这既是对月光的拟人化处理,也是对词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
综上所述,《如梦令·望乡》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词作。它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成功地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声声慢·故乡情
文/王若愚
月载浓思,词隐深愁,情牵东南西北。鲁马扶风宝鸡,恒驻心底。*三槐宗风祖匾,永铭记、王家传奇。忽闻歌,似刀郎、一曲勾起乡泪。
独酌小饮几杯,忆往昔、乡愁如织难绘。思绪纷飞,轻吟短词以慰。回望悠悠岁月,梦魂归、故园千里。声声慢,道不尽思乡情意。
这首《声声慢·故乡情》是王若愚先生以深沉的笔触抒发对故乡深情厚意的佳作。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与丰富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与思念。
开篇引入,情感浓郁
“月载浓思,词隐深愁,情牵东南西北。”开篇即以“月”为引子,月常被视为思乡的象征,承载着浓厚的思念之情。而“词隐深愁”则直接点明了全词的情感基调——深沉的愁绪。接着,“情牵东南西北”一句,以广阔的地理空间为背景,表达了无论身处何方,对故乡的情感始终如一,难以割舍。
故乡元素,历历在目
“鲁马扶风宝鸡,恒驻心底。”这里提到了“鲁马扶风”和“宝鸡”,这些具体的地名就是作者的故乡,与其有着深厚情感联系的地方,它们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作者的心底。而“三槐宗风祖匾,永铭记,王家传奇。”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家族的历史与文化传承,这种对家族荣誉与历史的铭记,也加深了对故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触景生情,乡泪横流
“忽闻歌,似刀郎、一曲勾起乡泪。”这一句是情感的转折点,也是全词的高潮部分。在独自品味乡愁之时,忽然听到刀郎的新歌《故乡》,这首歌瞬间触动了作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勾起了无尽的思乡之泪。
回忆往昔,愁绪难解
“独酌小饮几杯,忆往昔、乡愁如织难绘。”通过独酌小饮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那些关于故乡的记忆如同纷飞的丝线,交织成一张难以描绘的乡愁之网。
思绪纷飞,以词寄情
“思绪纷飞,轻吟短词以慰。”面对如此深沉的乡愁,作者只能让思绪自由飞翔,通过轻吟短词的方式来寻求一丝慰藉。这种方式既是对自己情感的宣泄,也是对故乡深情的一种寄托。
悠悠岁月,梦回故园
“回望悠悠岁月,梦魂归、故园千里。”岁月悠悠,转眼间已是沧海桑田。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作者的心始终向着那遥远的故园。在梦中,他的灵魂得以穿越千山万水,回到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
结语深情,意犹未尽
“声声慢,道不尽思乡情意。”最后以“声声慢”作为词牌名的呼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心中那份难以言尽的思乡情意。这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珍视。全词在深情与回味中结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感动。
注:*三槐*指王氏家族一脉。作者所在的故乡鲁马王家正是三槐王氏的一个支脉,相传在明中叶,原系山东青州三槐庄的王氏一支,因饥馑连年,拖家带口,辗转千里,逃荒至宝鸡扶风鲁马,男耕女织,勤俭持家,繁衍生息,便有了鲁马王家村。先辈不忘始祖遗训,刻匾“三槐宗风"以励后世,以永其传。
满庭芳·自渡人生
文/ 王 若 愚
月隐云纱,风摇竹影,满庭夜色微凉。世间纷扰,何处觅仙乡?遍体鳞伤难愈,独倚窗、泪眼茫茫。谁人晓,心湖涟漪,独自泛轻舟。
彷徨,思绪乱,孤灯长伴,影自成双。怨语休言,前路正苍茫。且把浮名换了,一壶酒、醉卧沙场。终须悟,人生苦短,自渡是良方。
《满庭芳·自渡人生》是王若愚的一首深情之作,词中透露出对人生纷扰、世态炎凉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于自我救赎与超脱的渴望。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评析:
首先,从词的结构和意境营造来看,王若愚巧妙地运用了“满庭芳”这一词牌,以其特有的长短句组合,将内心的情感波澜起伏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月隐云纱,风摇竹影,满庭夜色微凉”,便以一幅夜色中的庭院景象为背景,奠定了全词幽暗、凄凉的基调。同时,云纱遮月、风摇竹影的描写,也寓意着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不安。
接着,“世间纷扰,何处觅仙乡?”一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理想仙境的向往。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遍体鳞伤难愈”,词人在现实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身心俱疲。在这种情况下,“独倚窗、泪眼茫茫”的孤独与无助,更显得尤为深刻。
下片“彷徨,思绪乱”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内心挣扎。在孤灯相伴的长夜里,词人思绪万千,难以平静。他深知前路苍茫,但又不知该如何面对。此时,“且把浮名换了,一壶酒、醉卧沙场”的洒脱与豪放,似乎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反抗,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释放。
然而,词人并没有完全沉溺于这种短暂的放纵之中,他深知“人生苦短”,必须找到一种自我救赎的方法。于是,“终须悟,人生苦短,自渡是良方”的深刻体悟,成为了他对人生的最终理解。他意识到,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地渡过难关,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总的来说,王若愚的《满庭芳·自渡人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深度的词作。词人通过对人生、现实与理想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他也通过自我救赎的过程,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满江红·放牧余生
文/王若愚
岁月匆匆,青春貌,眨眼成昨。心已老,无多惊喜,懒言伤痛。直白言辞今已倦,隐喻意象渐成多。敛锋芒,磨去棱和角,任蹉跎。
风中鸟,水中鱼,皆自得,乐如何?惟愿我余生,有片草坡。放牧心灵闲散处,无拘无束自逍遥。任世间,纷扰与喧嚣,尽抛却。
评析:傻瓜一族
这首《满江红·放牧余生》是王若愚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评读解析:
上片:岁月感慨与内心变化
- 开篇:“岁月匆匆,青春貌,眨眼成昨。” 直接点题,以“岁月匆匆”开篇,迅速将读者带入一种时间流逝的情境中,青春的美好仿佛就在眨眼之间成为过去,让人不禁感慨。
- 情感转变:“心已老,无多惊喜,懒言伤痛。” 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变化,从年轻时的激情四溢到如今的淡然处之,对生活中的惊喜不再有过多的期待,对伤痛也懒得言说,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成熟与从容。
- 语言风格:“直白言辞今已倦,隐喻意象渐成多。” 反映了词人创作上的转变,直言不讳的言辞已经让他感到厌倦,转而倾向于使用隐喻和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变化也是心灵成熟和深邃的一种体现。
- 生活态度:“敛锋芒,磨去棱和角,任蹉跎。” 表达了词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他不再锋芒毕露,而是选择磨去自己的棱角,顺应生活的蹉跎,这既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智慧。
下片:向往自由与心灵放牧
- 自然之乐:“风中鸟,水中鱼,皆自得,乐如何?” 通过描绘风中自由飞翔的鸟和水中自在游弋的鱼,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羡慕,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对于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
- 余生愿望:“惟愿我余生,有片草坡。放牧心灵闲散处,无拘无束自逍遥。” 这是词人的直接愿望,他希望在自己的余生中,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草坡,让心灵得以放牧,享受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逍遥生活。
- 超脱世俗:“任世间,纷扰与喧嚣,尽抛却。” 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对于世俗纷扰和喧嚣的超脱态度,他愿意放下一切束缚和牵绊,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总结
整首词以岁月流逝为背景,通过内心变化和生活态度的展现,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词中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情感真挚而深沉,意境悠远而开阔。同时,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艺术魅力。
我给了生活一份情怀,生活一定会还我一份诗意
文/何俊锋
今天起了个大早,在桌前坐了下来,放上自己喜欢的《苹果香》,端起桌上那一杯清清淡淡的绿茶,在千回百转的歌声中疗愈自己,然后再去文字里寻一份感悟,让心灵安静下来。望向窗外,一片片叶子正在悄然的与树干告别,吸入鼻翼的是桂花幽幽而至的清香。天地间的一切都展现着宁静而祥和的美,即便是离别也只是淡淡的,那一缕惆怅都被秋风悄然带去。在这样的氛围里,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去回味时光里的那些深深浅浅,我想,岁月里的有些悲欢,没必要说与别人听。只和着手里的绿茶一饮而下,然后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匆匆的人生,在经历了数不尽的坎坷后,已进入了一处风平浪静的岸端。翻开带着回忆的书页,我只需要好好珍藏那些花开花落的美好。
因为光阴总会悄无声息的溜走,季节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换,夏天退场后,这骤降的气温多少让人有些不适。而秋季就如同人到中年的你我,变得恬静了些许。不再任性冲动,变得成熟稳重了不少。回望过去,在那肆无忌惮的青春年少时期,我在大山里嗅着花香,望着落叶,感受着季节的不同,也体验着人生的不一样。
一直以来,我的要求都不多,只想觅得一份优雅和从容,慢慢的走过人生的秋天。我屏蔽了好几位在微信通讯录里呆了六七年的朋友。因为最近他们的朋友圈的里,有太多的负能量。我很不喜欢跟这样的另类打交道,我又不能很不礼貌的把他删除,我觉得消息免打扰和屏蔽朋友圈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我不应该去责备任何一个途径我生命的行人,因为有趣的灵魂会带给我快乐,好看的皮囊会带给我经历。
我一直都向着有阳光的方向在行走,生命里的黑暗和阴霾都与我的生活背道而驰。我觉得生活呈现在我眼里的样子,它本就来源于我的内心深处。只要我给生活一份情怀,生活就一定会还我一份诗意。只要我给生活一份意境,生活就会还我一番风景。只要我用深情对待生活,生活就一定会还我一份温暖与明媚。无聊的时候就在喜欢的曲子里去找回忆,在属于自己的文字里去种心情。只有当我读懂了时光之后,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就如此刻的我在烟色的晨风中亭立,我用指间柔软的情意,去读长在秋天里的那些新蕊。
人为慢下来的时光,一样可以细品一盏菊花茶的清香,还可以将那些春夏秋冬的渴望和那些烟火余味的猜想,通通都交给流年。我只需静静的坐在飘窗上,看人间升腾的烟火气。然后用文字把眼里的美好收藏,等到夕阳西沉,再把这些收藏的断章拿出来欣赏,那些沁着馨香的文字,便会还我想要的惊喜。那用文字记录的清简时光,便会入了眼眸,暖了花香,也绵软了我带着墨香的书写。
部队与社会的区别
文/ 何俊锋
做人。当兵后,我们知道,做人要有责任。必须规规矩矩,干干净净,堂堂正正。因此我们在部队会挺胸抬头,令行禁止,负责任,有尊严,有血性,当英雄,敢亮剑。而到社会上,碰得头破血流后,我们才知道,要低头做人,世故做人,八面玲珑,圆滑相处。在社会生活中,认为该自己做的,必须要注意有尺度做好,不该你做的,谨慎小心,否则就惹火烧身。
做事。在部队,做事讲究雷厉风行,风风火火;而社会里做事,左右顾盼,察言观色。部队是唱完歌吃饭,朝气蓬勃;而社会却是吃完饭唱歌,纸醉金迷。部队是说到做到,讲话干净,做事利落;社会上,要拐弯抹角,做事留一线。部队要求我们有事先服从,做事可商量;社会上,我们见机行事,学会变通。部队上做事当先进,有担当;社会做事深藏不露,事在人为。
礼仪。部队,要求见到首长昂首挺胸,注重敬礼;社会上,见上司要眉开眼笑,点头哈腰。部队的战友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社会的同事之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在部队,尊老爱幼,帮助弱小。在社会上,见老会躲,担心被勒索。部队交往简单,为人处世,一眼就能看穿;社会交往繁杂,规矩很多,不该说的说了,职场难翻身,该说的没说,利益失去了。
只有经历了部队和社会才知道,为什么很多当过兵的人不适应社会。他们从部队到社会,举步维艰,甚至是头破血流。但是,当兵的人,从不后悔,部队铸魂,社会炼心。一生一世,知足常乐!感恩军营,感恩社会,我们有不同的经历,享受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笔下好风景
文/屈军强
一生最喜欢“爱”字,有爱心,知爱意,乐爱好,爱者有心,爱者有友,爱在四时,爱在八节,爱在年年月月生活的开心,爱在岁岁吉祥幸福的平安,爱是散步的路上的美好风景,爱是健康快乐的生活知足,爱在游山乐水的美拍,爱在一往情深的友谊。所以,爱寓意,意生情,爱大于一切!
美好的早晨,既是快乐的帷幕,又是问候的真情;开心的早晨,既是相见的缘分,又是友情的写意;希望的早晨,既是出门一笑的爽快,又是平安回家的高兴!人生就是从早晨到晩上的快镜头,让人回味无穷,品赏不已!四时福安,年年如意!
人生话“十老”
老师教诲永不忘,学有所成建功忙。
老爸一生不容易,勤俭持家美名扬。
老天不负有心人,敬业乐群伴吉祥。
老年美意贵延年,琴棋书画留雅章。
老本身体天天练,不忧不愁保健康。
老伴陪你过日子,快乐如意喜满堂。
老窝居住度晚年,知冷知热疾病防。
老友品茗聊古今,知心朋友赞善良。
老家往事多回忆,童年美好赏花香。
老实和善知世道,静者仁寿喜气张。
人世间,大家最喜欢这个汉字“善”,善者,爱心;善者,仁义;善心结缘,善良和蔼,善意寄爱,善美盎然!善是四季爱心的定格,善是快乐人生的赞美,善是和谐世界的理念,善是情谊悠长的珍贵,善是美意延年的幸福,善是乐趣优雅的生活。愿天下的善人长乐长安长福慧!
有一种习惯是早上问好!有一种品质叫诚信待人!有一种快乐是健康平安!有一种雅兴叫琴棋书画!有一种礼仪是谦让尊重!有种读书叫知古悟今!有一种幸福是知足常乐!有一种微笑叫天天开心!有一种坚守是四季勤耕!有一种高兴叫儿女有成!有一种友情是收藏珍惜!有一种祝福叫延年益寿!
雨过后意渐浓,天凉好个秋
文/何俊锋
九月,一场秋雨一场寒,秋意渐浓,梧桐叶落,不由得感慨,天凉好个秋。这样的季节,有阳光的灿烂,明媚了心情,也有秋愁中的淡淡忧伤,不过,秋天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触动内心的柔软。秋日里,我踏入一条幽深的小径,仿佛走进了时光的隧道。小径之上,落叶纷纷扬扬,似一场金黄的雨,在空中肆意舞动。它们或打着旋儿,或轻盈地飘落,每一片落叶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尽情演绎着秋的旋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飘零的落叶,又何尝不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它们告别了曾经的辉煌,以一种优雅的姿态回归大地,只为滋养来年的新绿。
小径两侧,树木高耸而静默。风掠过,树枝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低语着岁月的沧桑。那秋风,不似春风的轻柔,不若夏风的炽热,更不像冬风的凛冽。它带着丝丝凉意,却又恰到好处地撩动人心,仿佛一位悠然的诗人,吟诵着古老的诗篇。秋风,也带来了秋的寂寥,可同时也携着一份独有的清爽与通透。用心感受,落叶在脚下堆积,发出清脆的碎裂声,仿佛是秋的心跳。忍不住伸手接住一片落叶,它的纹理清晰,色泽斑驳,像是承载了一整个夏天的记忆。
这片落叶,或许曾在春日里沐浴阳光,在夏日里聆听蝉鸣,而此刻,它在我的掌心,完成了生命的又一次交接。沿着小径前行,愈发感到它的幽深与静谧。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细碎的光影,宛如一片片金色的鳞片。远处,雾气朦胧,让小径的尽头显得更加神秘。秋天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枫叶如烈火般燃烧,红彤彤的一片,给整个秋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息;银杏叶则似金黄的小扇子,轻轻摆动,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这便是秋的魅力所在,它用丰富的色彩,勾勒出了大自然的瑰丽与神奇。
在这落叶飘零、色彩缤纷的小径中,我不禁感慨起人生的无常。就如这落叶,曾经在枝头绽放翠绿,如今却要归于尘土。但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归宿。秋,总是让人怀旧,回忆起那些逝去的时光,曾经的梦想与激情,如今有的已实现,有的已随风而逝。然而,秋并非只有悲伤与失落。看着这满地的金黄,我想到了生命的轮回与重生。落叶虽零落成泥,却为来年的春天滋养了土地。人生亦如此,或许会有低谷,会有挫折,但只要心怀希望,便能在岁月的流转中找到新的生机。秋意正浓,秋色如画,这诗意的秋光里,我收获了一份宁静与从容,一份对生命的敬畏。
调笑令 - 乡书
文/王若愚
乡书,乡书,
读罢珠盈泪目。
如聆旧语思故,
寄语汧河水流。
流水,流水,
一等同歌故土。
赏析:傻瓜一族
王若愚的《调笑令·乡书》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词作,通过“乡书”这一传统文学中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眷恋。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
开篇点题,情感初现
“乡书,乡书,读罢珠盈泪目。”开篇即以“乡书”二字直接点题,引人入胜。紧接着,通过“读罢珠盈泪目”的描述,生动展现了作者在阅读家书时内心的激动与感伤。泪水盈眶,不仅是因为书信中传递的亲情与关怀,更因为这份来自远方的呼唤触动了心底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情感深化,思绪纷飞
“如聆旧语思故,寄语汧河水流。”这两句将作者的思绪进一步引向深处。读着家书,仿佛听到了久违的乡音,那些熟悉的话语勾起了对故乡的无限回忆与向往。同时,作者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于汧河之水,希望它能将自己的心声带回故乡,传递给远方的亲人。这种借物抒情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
流水寄情,共歌故土
“流水,流水,一等同歌故土。”词的最后三句,作者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汧河之水,通过反复的吟唱“流水”,强化了情感的表达。在这里,“流水”不仅是自然之景,更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和寄托。它承载着作者的思念与眷恋,与作者一同歌唱着对故土的热爱与向往。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使得整首词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结
王若愚的《调笑令·乡书》以“乡书”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眷恋。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意境悠远深邃,是一首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的佳作。在品读这首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也能够体会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思乡之情所蕴含的普遍人性价值。
西江月·秋思
文/王若愚
落叶飘零满目,
秋风萧瑟长天。
谁人独坐对婵娟,
思绪万千难断。
月下故山遥远,
檐前老屋幽闲。
笔端秋色寄婵娟,
一缕情思缱绻。
赏析:傻瓜一族
这首《西江月·秋思》是王若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思乡的画卷,充满了浓厚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
上片“落叶飘零满目,秋风萧瑟长天。”开篇即以落叶和秋风两个典型的秋日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落叶飘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秋风萧瑟,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之感,同时也为全词奠定了哀婉的基调。接着,“谁人独坐对婵娟,思绪万千难断。”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主人公的形象——一个独自面对明月的人。这里的“婵娟”既指明月,也暗含了美好的人或事,暗示主人公心中有着深深的思念与眷恋。他(她)的思绪如潮水般汹涌,难以平息,展现了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纷扰。
下片“月下故山遥远,檐前老屋幽闲。”转而从眼前的景象过渡到对远方的思念。月光下的故乡山峦显得那么遥远而不可及,檐前的老屋则透露出一种宁静与闲适。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渴望。接着,“笔端秋色寄婵娟,一缕情思缱绻。”主人公试图通过笔墨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将满腔的秋思与对故乡的眷恋化作文字,寄给那遥不可及的明月。这里的“秋色”不仅指自然界的秋天景色,更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世界。而“一缕情思缱绻”则生动地描绘出这种情感的缠绵与深长。
整首词以秋日为背景,以思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思念与眷恋。同时,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王若愚:陕西扶风人,守田为生。农事之余,喜欢用文字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转化为诗意的表达,展现岁月的美好与深沉。
代表作《诗人》被《中国当代诗文典藏》一书收藏。 发表原创歌曲专辑《让我的祝福伴你到永久》该专辑由郑晓飞演唱, 单曲《阳光女孩》与《爱情的轮椅》由王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