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焦永峰,男,汉族,1968年三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毕业后从政,现任山东省青州市教体局四级调研员。 刘沂生,是青州二中的退休教师。退休前,教学成绩突出;退休后,文学创作丰盛。而今,他已岁及九旬,依然耳聪目明,笔耕不辍,奉献余热,堪称退休老人的典范。老人节莅临之际,特刊发焦永峰撰拟的《刘沂生——文化奇人夕阳红》一文,以嗜诸位读友。
◎《刘沂生——文化奇人夕阳红》(原创)
◆焦永峰(山东)
卢沟炮声撼中华,催落一颗犟牛星。刘沂生,山东省青州市人,中共党员。笔名瘦叟,自号犟牛,作协会员,俗文学研究会会员。刘沂生1963年曲师院毕业任教后,立足教育,以校为家,不遗余力,奋力拼搏,是一位出色的教学能手。刘沂生对教育的奉献,更重要的是勇于献身,为师请命。1984年7月1日夜,他撰拟三千余言呼吁书《欲纠无策空叹息——令人震惊的教育前程危险信号》,于7月2日投往《人民日报》。文中,历述教育、教师的当前困境,强烈呼吁尊师重教。1984年9月2日的《人民日报》“教育”栏,以《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为题摘刊。中共中央常委、副主席陈云阅后,于9月4日作出“对教育工作的意见”,亦即“尊师重教”批示。
批示原文是:“陈云同志看了九月二日《人民日报》第五版上山东益都二中刘沂生写的文章《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以后说:“这个问题(指目前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时,很少有人把师范院校当作第一志愿)要引起重视。师范院校学生的质量保证不了,对今后的教育,对四化建设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要继续想一些办法,帮助教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住房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
陈云批示颁布后,举国欢腾,迅速落实。给教师提了工资,设立了教师节。时至今日,教师这一职业,已真正成了“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为此,刘沂生被誉为“给中国教师命运带来拐点的人”。
刘沂生,不仅是一个优秀教师,还是一个夕阳红的文化奇人。他自幼酷爱文学,写作基本功扎实。在职期间,因忙于教学业务,无暇搞创作。退休后,进入花甲之年,方开启写作大门。当他六十五岁时,用十个月时间,一气呵成七十万言章回体回忆录《犟牛本色》,记录了他的半生旅程,也客观地再现了各个时期的社会境况。作品中,首次向社会披露了陈云作“尊师重教”批示的始末。为此,青州市府为《犟牛本色》出版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潍坊市委原宣传部部长常溪与曲阜师范学院的领导,都光临发布会捧场祝贺,成为古城青州的一束靓麗花环。其后,刘沂生又耗时十个春秋,出版了《魏嵋传》、《古州传奇》、《碧血沃古州》、《衡王府史话》,《草堂清韵》、《离奇石榴缘》、《智嫁打柴郎》等七部作品。其中,《魏嵋传》与《碧血沃古州》两部作品,开创了以传奇体式讴歌先烈的先河,得到史学家余世诚与郭德宏的高度评价,并为其撰写了序言。郭德宏,是中央党校党史部主任。王立胜任青州市委书记时,邀约他来青州指导工作,郭德宏特邀刘沂生相聚一会。
刘沂生长于传奇,蒹工志文。其志文独具一格,行文凝练,节奏感强,既有诗歌之美,又有散文之畅,堪称散赋。他的志文内涵丰富,题材广泛。大到青州花博会景观,小至普通农家庭院;远及殷商征伐,近到拆迁改造;高到报国先驱,低至惜民小吏。有高山敬仰,有流水潺潺;有恢宏寺庙,有玲珑道观;有王府盛宴,有隆盛糕点;有企业厂矿,有教育书院;有喜气洋洋,有悲痛哀怨。洋洋洒洒,面面俱到,可谓包罗万象,百味俱全。诸如《雕塑“盛开”落成记》、《青州龙兴寺复兴颂》、《重立唐王圣旨碑记》、《圣水祠赋》、《海岱青州历世志》、《表海亭复兴志》、《万年桥变迁志》、《翠柳摇曳隐偕园志》、《英灵凝铸八岐山颂》、《广福寺复兴落成记》、《春晖桥落成志》、《三教并荣柏山颂》与青州衡王桥栏板石雕三十二则王府故事等,一百二十余篇作品。
衡王桥雕栏王府故事,言简意赅,略带文言色彩。书王府辉煌,记王府不幸。庆王府男儿少庸才,哀王府女儿多薄命。颂曲缭绕,隐含刀枪鸣。凝王家喜、怒、哀、乐于一桥,融知识、教育、情趣于一体。寓教于乐,文情画意相辉映,堪称王府史诗,是刘沂生七十五岁高龄时创作的,令人叹服。
刘沂生撰拟的志文,有数十则已勒石立碑,为青州市诸多景点增添了传统文化的光彩与魅力,被誉为古州文化奇人。
刘沂生,退休前,教学成绩突出,退休后,文学创作丰盛,堪称人生双赢。而今,他已岁及九旬,依然耳聪目明,笔耕不辍,奉献余热,实在令人钦佩,值得我们学习,做一个永不褪色的教育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