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志清(上海)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2024年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值此我国第40个教师节之际,笔者志清深感本人成长旅途中离不开众多志清“无怨无悔”、“殚精竭虑”、“传经授业”的启蒙与培养的各位老师!
其中,最重要的是,永远的学生人生第一位启蒙老师一一潘月仙。
潘月仙老师是上海市市级小学高级教师,是志清少年时代就读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小学、吴泾中小学(联合体)时期,一至七年级连续七年的班主任老师。是她伴随着志清由一名顽皮好动的“幼年郎”,步入小学“课堂”成为“读书郎”,继而为“红领巾”、“少年郎”,成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连续担任“班长”,直至九年后中学毕业、同一个班级的连续九年的“老班长”。
笔者志清深深的记得,志清上世纪中期出生在上海一个“父母双职工”、七个兄姐弟的普通大家庭。父母“双职工”为一个有七名子女的九人大家生活、学习,日夜打拼,每月家庭收入全靠父亲84元和母亲25元,总共109元/月艰难维持。尽管父母作为来自宁波千年慈溪“大树堂冯”早年入户上海的“传人”,家教严格,包括志清在内七个子女,无一人入托幼儿园,全靠长兄长姐在家依次“大带小”,度过了各自的幼年期。甚至志清自己“没资格”入幼儿园,六岁起,竟协助邻居家“负责送、接”同龄小朋友”每天上下幼儿园,以换取周六晚上一个“肉包子”奖励。
笔者志清深深的记得,幼儿童年时代,志清由于“没资格”入幼儿园,每天早晚都是在吴泾二村(吴泾工业区家属区)内地上玩“打弹子”、“刮刮片”、“打陀螺”、“捉迷藏”、“逃江山”,或爬树“捉知了”、下河“摸河螺”、玩“垂钓”、“戏游泳”中度过,并不知不觉成了一名“顽皮、强悍”、“一呼百应”的小区“孩儿王”。
笔者志清深深的记得,转折出在入小学前的那个8月底的盛夏某个星期天。当天下午,夏日炎炎,骄阳似火,正小区“赤膊光脚”与小伙伴们玩追逐“逃江山”、满头大汗、乐不可支的志清,突然听得爸妈让巳读二年级的五哥联清跑来告知:“别玩了!你九月一日开学的班主任老师巳到家、家访你了!爸妈让你快回去见老师去”!啊,我终于可以上学当学生啦!闻讯,我立即撒腿往家(吴泾二村75号204~205室)赶!可到了家门口,我突然收起脚步,犹豫了一一平时曾受过的“尊师家教”,令我想起:我赤膊赤脚、浑身汗尘、黑头圬脸的怎么见老师啊?!然而,心仪巳久的老师、听说是青年女教师长什么样?好奇心加难得的谨慎,促使我不再上二楼的家!转而凭借多年“顽皮郎”的灵巧,转身找到邻近自家窗外的一棵大杨树,如“弥猴一般”,“窜上”与二楼自家大窗户“齐平的柳树叉上”,随手拉来一把“葱郁的柳叶条”掩住身体,双目探向自家屋内:但见一名吴泾小学约20来岁的青年女教师,白衬衣/蓝长裙/齐耳黑短发,正与父母在四方餐桌前,在母亲摇动的蒲扇下,满面笑容地、一边优雅地泯着白开水,一边与父母亲切交谈着……。突然,爸妈抬头发现了窗外杨柳树叉上的我,爸妈生气地几乎同时发出叫喊:“六宝(我的小名)快下来!潘老师巳到家等你多时了!介没礼貌的!”……这时,尴尬我一时心慌的“六神无主”了!好在,但见,那位漂亮、庄重的青年潘姓女教师,大方地伸出双手分别向我、向我父母一边轻轻“摆摆手”,一边对窗外极为尴尬的我说:“哦,不着急!当心安全!你就是冯志清啊?!我叫潘月仙,是你马上开学的一年级4班班主任老师,你今后就叫我潘老师好啦!慢慢地下来,我们第一次见见面,不着急!下树时安全第一!”……接着潘老师转过头来,又对爸妈说:冯志清这个小朋友,我巳打听过了,是个“孩儿王”,玩皮说明聪明,“孩儿王”说明在小朋友有“号召力”,我是他的班主任,请志清爸妈放心,把志清交给我,我会调教他的!

……趁着潘老师与父母交谈之际,我悄然遛下了树,紧张中不注意将赤膊赤脚的胸口和腿肚间还首次擦出了几丝“红痕”……当我尴尬又不乏狼狈地来到二楼屋内,垂手低头站在潘老师和父母面前等待“批评”时,潘老师又一边向我父母频频摆手意思“息怒勿躁”,又一边从包包里抽出一方白手绢,和蔼地为我擦去满脸的汗尘。潘老师边擦边说:冯志清还是大眼睛、双眼皮、果然灵气着呢!身体也棒棒的!我们这就开始成为师生伙伴了!潘老师相信您冯志清会成为一个懂事、爱学习、爱同学的好学生的!
笔者志清深深的记得,几天后,九月一日上午,志清穿上哥哥两年上学时穿过、虽略有补丁,但洗得干干净净的一一当时家里最好的白衬衣、蓝长裤,脚蹬一双当时最时髦的哥哥穿过的塑料鞋,在分别长我两岁的五哥联清和长我四岁的二姐迎春的陪伴下,挎着一只由母亲之前连夜由“绞连布”(当时的再生布)缝成的简易书包,一路迎着阳光、听着蝉鸣鸟叫,蹦蹦跳跳地来到位于吴泾二村东北角、心仪已久的吴泾小学校门,穿过校门口列队两边欢迎的老师和高年级红领巾学长的队伍,来到四层校舍的一楼靠近东边门楼梯旁的北面标有“一年(4)班”的教室指定位置,坐定。与约40位曾经天天玩乐的小伙伴一起,真正成了班主任潘月仙门下的“小学生”!
笔者志清深深的记得,上午八点准,开学第一次的上课铃声响过,潘月仙老师依旧白衬衫、蓝长裤、着齐耳黑发、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但见潘月仙老师在讲台先仔细环顾了每一位新入学的娃娃脸,然后热情又庄重地对大家说:各位小朋友早上好!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新中国上小学的少年儿童学生啦!从今天起,我潘月仙就是你们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老师!从现在起,我改口叫你们各位:“xxx同学”!你们叫我“潘老师”!好不好?!同学们闻之不约而同地拍起小手,共同高喊“好!潘老师好”!……接着,潘老师走下讲台,径直走到靠教室北窗,倒数第二张课桌边,轻轻拉起笔者志清的手,志清顿觉忐忑不安起来。但很快,潘老师一边拉着志清站起来,一边回头问:同学们都认识他吧?!此时,满课堂的同学们,此起彼伏地大声回答:认识!他叫“六宝”!他叫“冯志清”!这时,潘老师拉着我已到讲台前了。潘老师慎重地宣布:“同学们记住,冯志清入学前是你们的好朋友!现在你们一起入学,又成了同班同学!我宣布,从今天起,潘老师任命冯志清为一年级4班,班长!大家同意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同意!”潘老师接着说,“从今起起大家可以叫他“志清班长”!志清班长是我潘老师的助手,他代表我潘老师会传达我的意见,你们必须配合”!
……此情此景,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志清与潘月仙老师的初次见面情景,却永远挥之不去!说来好奇!自从一年级入学拜在潘月仙老师门下做学生,直到七年级初一期未,潘月仙竟连续担任了我们4班七年的班主任,在潘老师的培养教育下,我竟也从一年级开始,年年连任所在班级的班长、可为少先队队长和共青团学校师联合团支部委员,甚至中学毕业后进上海电化厂技校又成为班长兼团支部书记,……毕业后19岁留厂任厂技校教师兼厂团委最年轻的团委副书记、之后23岁下放企业生产第一线,作为企业最年轻的车间党支郎书记,连续三年评为上海市化工局优秀党支部书记,27岁起担任有5800名员工的上海电化厂党委书记助理、党委副书记兼副厂长,28岁被化学工业部授于“全国化工优秀政冶工作者”称号,30岁当选“上海市第五届党代会代表”,40岁起担任中国化学工业首家上市公司党委副书记…兼任上海市两家行业公司市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中国化学工业两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笔者志清认为,这一切始于志清人生第一位班主任一一上海市吴泾小学高级教师潘月仙老师的首次启蒙与长期教育!志清永远忘不了,在潘月仙老师的指导下,志清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记每天日记,至直半个多世纪没有停过一天!通过记每天日记,自觉养成了如今每天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几十年前就成为国内、上海市多家媒体的“业余无偿”特约记者,成了化工行业报记协兼职顾问、化工行业作协第1~3届兼职副主席、《都市头条》(冰心版)(李建强版)等媒体的多年“志清每日时事诗评”专刊写手。多年来,笔去志清一直与潘月仙老师保持了亲密的师生友情!直至潘月仙老师不幸患病逝世,学生志清受潘老师家属委托在告别会上,眼含热泪为敬爱的启蒙老师一一潘月仙老师致悼词,送别!值此,中国第40个教师节来临,笔者志清谨以此文,献给学生志清永远的老师一一潘月仙老师!献给在志清人生旅途中所有教育、培养过志清成长的各位恩师长辈!学生志清对老师的恩情,将永志不忘[强][玫瑰][握手][握手]顺赋《长相思》为评为纪。
浦江流。
泗泾流。
流到吴泾小学周。
恩师启迪稠。
思悠悠。
爱悠悠。
教诲终身铭记留。
月仙功德优。
一一2024年9月9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