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清贫
文/铁裕
马志强是黑山小学的教师,在这里任教六年多了。这里地处边远山区,山大坡陡,路滑坑深。只因为贫穷、落后,大多数孩子上不起学。贫穷就像一条凶猛的野兽,无情而残酷的吞噬着一个个孩子的前程。
一天,马老师正在上课,只见一位老大妈的头在窗子边一晃一晃的,引得同学们都往窗子外看。马老师走出教室去看,只见一个老大妈靠在紧挨教室的那棵苍老的歪脖子树下,两眼盯着教室,旁若无人的口中念念有词。
马老师压着火气说:“大妈,您离远一点好不好?这会影响学生们上学的”。老大妈连声说:“对不起,我老糊涂了,只顾自己了,请你原谅”。说完,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可没几天,老大妈又来了,而且靠近了窗口。马老师生气了:“你怎么又来了”?这不是存心捣乱?老大妈大说:“马老师啊,我几十岁了,咋会做那个缺德的事?我是来学认字的”。“什么,学认字?这真是天方夜谭!都六十、七十岁的人了。来学认字”?马老师不解地问。老大妈认真地说:“是啊,马老师,你看我这写的字”。马老师接过一张粗糙的纸,上面歪歪斜斜的写着一些字,还有一些像蚯蚓一样的拼音。另外,还写着一首古诗: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凝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马老师的气一下消了,敬佩的看着这位了不起的老大妈。他知道,老大妈姓张,年近50了,才有一男一女。但不幸的是,女儿从小就得小儿麻痹,行走十分困难。而她老伴前年前几年去河里挑水时,不幸被拖拉机碾死。这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本来就够清贫的家,真是雪上加霜。小姑娘已经15岁了,因为贫穷还没有上学。
李老师也就不再说什么,让老大妈继续在外看他上课。他为了让老大妈看清黑板上的字,就写得很大很大。为了让她听清讲课的内容,声音也变得洪亮了。说来也怪,学生们听课也认真了,成绩也一天比一天好。
寒来暑往,老大妈风雨无阻,在外听课,一听就是两年多。
周末要考试了,老大妈认真的对李老师说:“给我一张卷子,我也要考试”。李老师有些激动地说:“老大妈,我给你一张卷子,写好了,送来我给你改”。老大妈连声道谢,拿着卷子高高兴兴的走了。李老师看着那像弯钩一样的驼背,感慨万千,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可是,过得了很久,不见老大妈的交卷。李老师有些担心,她会出事吗?他决定去老大妈家一趟。老大妈家隔学校约有五里山路,弯弯曲曲,坎坎坷坷。马老师二句话没说,也就往老大妈家走去。而那小路两旁尽是茂密的森林和野草,走起来十分艰难。李老师一边走,一边想,越想越敬佩老大妈的毅力和恒心。为了认字,她竟在这样难走的山路上来回走了两年多。
不一会儿,就到了老大妈家了。只见一间低矮的黄泥小屋,顶上铺满了稻草。房子虽然破旧、简陋,但门前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老大妈正在编竹箩,她一见李老师来,连说声:“哎呀,这些天太忙了,我想等几天再将卷子送过去。李老师,你太麻烦你了,说转身进屋,将卷子拿出来交给李老师。李老师认真的看完卷子,只感那字迹工整、清秀、答题也完整、正确。再看名字:江水月。啊,大妈,这个名字非常有诗意,取得了好极了。老大妈说:“这是我姑娘的名字呀”!
“你姑娘的名字”?马老师惊奇的问。是的,老大妈说:“我们家很穷,无钱给她上学,但姑娘非常想读书。没有办法,只好我来学校听课,等我会了又去教她。
“我也没有读过书,真费劲!让你见笑了,哎呀,光顾说话,忘了让你进屋坐坐”。老大妈说道。马老师也不推辞了,就随老大妈进了屋,只见低矮的房屋里空荡荡的,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墙上柜里的缝隙,可以伸得进手去。外面的风在往里灌,但屋里很整洁,一张吃饭桌擦得光亮。
什么叫清贫?这就是清贫!马老师见过许多贫困的家庭,都没有见过像这样穷。只见江水月坐在床上,清秀的脸上流露出的忧郁。马老师上前握住她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江水月也哭了,她抽泣着唱道:“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只因为清贫,夺走了多少孩子读书的机会;
只因为清贫,才改变了多少人多舛的命运;
只因为清贫,导致许多人不能享受着温馨;
只因为清贫,使得许多家庭最终解体破裂;
只因为清贫,使得有许多人蒙昧无知野蛮;
只因为清贫,使有些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清贫多么可怕啊!马老师越想越难过。他想:清贫导了无知、落后。他决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学,他要托起山区人民的希望。
马老师对水月说:“清贫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意志战胜困难,就会有出路”。以后,我来教你读书、认字。马老师与水月一同唱起了歌:“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2024年9月9日。
作者简介: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当代美文》等十余家平台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诗歌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诗歌报》《诗选刊》《边疆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昭通文学》《昭通创作》《乌蒙山》《作家驿站》《湖南写作》《昭通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中国人民诗刊》《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滇云文苑》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