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彩雀吹潮》有感
文/孙太平
2024年9月2日,是内地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我收到了广祥兄的大作《彩雀吹潮》,这是一本为香港回归27年而出版的著作。真是好事接踵而至,一桩连着一桩。
抽时间断断续续读完《彩雀吹潮》一书,不少地方和我共情,也引起了我的共鸣,兹遂录于后。
晓伦常,全为孝道;
知父母,一片冰心。
广祥兄的父母,分别在2014、2019年离世,享年94、92岁,都是高寿。就这一点说,广祥兄比我的福报要厚。我的父母分别在1995、2020年辞世,享年63、82岁。
对于父母,广祥兄是一往情深。
章举知了;
文无负担。
诸乘广术;
至掌光风。
这是广祥兄为父亲制的两副本草联。前联是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其父退休后回海南儋州定居,依然笔耕不辍,先后编著有《客籍杰出名人录》、《古氏族谱》和数部医案心得。后联指的是其父在他人心目中享有崇高声誉,为“医中翘楚,众人伯公”。
对于母亲,古先生更加痴情。
寄生劳伟;
知母苦长。
是对母亲含辛茹苦、勤俭持家为古家的写照。
去母家连吹雪草;
垂珠月记断肠花。
是古先生对母亲的思念。
1979年古先生从海南定居香港,这一年我在花桥五七中学(现在已是一片废墟)从农村考入大专,都是新生的开始,这也许是我和古先生成为好友的缘由之一。
香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香港的过去是辉煌的,是经济的桥头堡,有东方明珠之称。1997年7月1日后,香港回归了祖国,实行“一国两制”。香港还是过去的香港吗?还是经济的桥头堡吗?还是东方明珠吗?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最有发言权,古先生就是。
对生活了45年的香港,古先生是爱得深沉。有爱港的建言献策,有对香江百年的深情回忆,也有作者对香港诸事的评述。
人信车前实;
家连月下香。
是古先生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写的本草联。
古先生认为,信心是奋起之本,香港也是一样。他说:
卫与丹山,大马蹄香山和尚;
追罗富水,白龙串彩水团花。
今年是香港回归27周年,古先生眼中的香港是“处处留心皆觉好”。
蔓延德菊迎阳子;
番降仁榔洒曲绒。
是香港人“以义为利”的写照。
远秀卿扶留富水沉香曲;
甘州子立住全球拔萃团。
这是不少世界级商贾依旧选择来港参与经济建设的描绘。
香港的未来很美好,香港的前景很美好。这就是古先生眼中香港的未来。
我们祝福香港,但愿不要事与愿违。
麻将是一种文化
由于我有一个严苛教导的母亲,对麻将等带有“赌”之色彩的活动是绝缘的。但古先生告诉我们,麻将也是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之一。
雅友方通钱串子;
主人忽布胜沉香。
小赌怡情,但千万不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毕竟玩物丧志。
用本草制联,中间不添加任何词语,本是古先生的强项,已有很多人从平仄、对仗、意境等方面多有论述,都说到了点子上,我就不多嘴了。
作者简介:孙太平,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秘书长,《对联学刊》编委会主任,湖南省湖湘名胜楹联艺术中心主席,《湖南楹联》总编辑,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第二、三届评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