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美春:笔名张百川、张剑锋、禾嘉读书郎等。男,1972年生,湖南省邵阳市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百川文学社社长、《中国作家摇篮》公众号总编。现为浙江某企业总经理。
本人先后在《光明日报》、《湖南日报》、《邵阳晚报》、《青年文学家》杂志,《中外诗人》等纸媒和《当代作家》、《作家文选》、《今日头条》、《都市头条》、《顶端新闻》、《三湘四水文学网》《三湘四水文艺之家》等各类公众号文学平台上发表散文、诗歌、赋文、通讯类作品上百篇。现本职工作之余,坚持写作,笔耕不辍。
作者海纳百川,爱好广泛,游历遍布全国。集企业总经理、企业咨询师、企业培训师、作家、诗人于一身。人生座佑铭:心存良善行正义,人当正直品自高。作家使命:文以载道正能量,誓为百姓鼓与呼。

信仰的力量
张百川
共产党人的信仰,
是东方升起的一轮朝阳,
晨曦中我们沐浴着你明媚的霞光。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改革开放塑造新的辉煌,
新时代一带一路彰显你豪情万丈。
人民民主是你的追求,
民族复兴是你导航的灯塔,
镰刀斧头鲜红的旗帜在随风飘扬。
信仰是航行永恒的灯塔,
指引我们勇往直前,
伴随奋斗的一生,劈波斩浪。
信仰是心灵的明灯,
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黑暗中指明前进的方向。
信仰是燃烧在心中的火焰,
驱赶黎明前的黑暗,
燃烧自己,却将他人照亮。
有一种力量叫坚持,
水滴石穿,金石可镂。
有一种力量叫信仰,
痴心不改,血可流,头可断。
横空大气排山去,
砥柱人间是此峰。
江河自有信仰,
滔滔流水奔向广阔的海洋。
信仰是一粒种子,
播种在心灵的深处,
从此生根发芽、结果开花。
信仰的溯源,
它是一种对神灵、对宇宙的敬畏和崇拜。
信仰的力量,
让我们不畏艰难困苦,
冲破险阻,勇往直前,迎难而上。
信仰的力量,
如同一篇美妙的乐章,
奏响着一代代人奋斗的旋律。
信仰如诗,
信仰如歌,
信仰千百年来被人民一直歌唱。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
胸怀信仰,
傲雪欺霜。
有了信仰,人间变了模样。

抱着女儿摘萢去
张百川
又是一年三月天。每每看到有关萢的文字或图片,我就会想起二十四年前的那个春天。
1999年6月1日,我和爱人所在企业改制,我们双双下岗。无奈只有南下深圳打工自谋生路。这是我们人生的至暗时刻。
1999年7月26日,我们将8个月大的女儿抱回乡下,由我妈抚养。 那天,我独自将女儿送回乡下,晚上女儿哭着要找妈妈,任凭怎么哄都停不下来。我不忍直视,独坐角落,默默流泪。第二天,我要离开,妈抱着女儿送我上车。车启动的时候,女儿在奶奶怀里,边哭边挣扎着要我抱,要和我一起走。我只得背过身去,任凭泪水流淌,全身不停地抽搐。
打工上班的日子里,我和老婆无时不思念女儿。当走在街道上,看着别人抱着或牵着小孩,我们总不由地停下来多看几眼,心想婷儿也应该这么大了。
2000年清明节前后,我再也按捺不住对女儿潮水般的思念,独自一人飞奔回家。“妈,我回来了!”听到熟悉的声音,妈高兴地大声应答。想必女儿也听出了我的声音,想挣脱奶奶的怀抱要我抱。然而,当我伸出手去,女儿伸出的手却缓缓缩了回去。我鼻子一酸,说:“崽崽,我是爸爸,来,爸爸抱。”拿出糖果、玩具。女儿过了好一会,才从奶奶的怀抱中下来让我抱。女儿明显瘦了,也没有了以前在爸爸妈妈身边的灵性与活泼。
第二天,雨过天睛。我对妈说:今天我要带女儿去摘萢。雨后的山村,山更清了,水更绿了,油菜花更金黄了。 一道彩虹挂在天上,鸟儿们也唱着欢快的歌。 我抱着女儿,向村后的坳头山上走去。路边好多带刺的萢树上长满了成熟的萢果, 这些萢果,雨后更加娇艳欲滴,饱满红润。我快速摘萢放进竹篓,选了几颗熟透的萢喂进女儿的小嘴里,女儿一个劲地捣鼓着头,说好吃。
当看到面前许多许多的萢时,女儿示意我放她下来,说:“爸爸,我也要(摘)。”我将萢树压低到她面前,当她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萢时,高兴地手舞足蹈,将摘好的萢小心放进竹篓里。我说:“女儿乖,你自己吃。”没想到她把萢下的叶子小心地扒掉,吹了又吹,自己没吃,却送给我。 女儿的举动,让我感动,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为了摘更多的萢果,我又去了冲五公,又去了杨梅冲,收获满满,开心满满。回到家已是下午二点多了,女儿一见到奶奶,就选了几颗最大的熟透萢果喂到奶奶嘴里。奶奶连连说道:“孙崽乖,以后奶奶可有福享了。”
那次回家待了三天,女儿又变得活泼爱笑起来。临走时,为了不让女儿伤心,娘嘱我在她带女儿去玩的时候我悄悄离开。我一步三回头,走出村口。上车那一刻,再也无法抑制自己,掩面痛哭,引来乡亲们惊诧的目光。
至今,每年阳春三月,我就想起了抱着女儿摘萢的情景。

禾嘉读书郎
张百川
未进村庄,却听山歌唱起:“去年同哥喝杯茶,香到今年八月八,不信请到房中看,床头一朵茉莉花。山青水秀好地方,柴方水便是禾嘉。赛唧不做放牛娃,【赛唧即方言小孩】 要做就做读书郎”。这是生性乐观的映禾叔在欢快地唱《新化山歌》,歌声浑厚,欢快,别有韵味。
岱水村隶属湖南省新邵县坪上镇。岱水河象一条玉带穿村而过。这里山峦叠嶂,人杰地灵。仅100人左右的第16村民小组,自1978年恢复高考到2024年,考上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985,211名校的学生就有20余人,共培育出大学生总数40余人。那些学子,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禾嘉读书郎”。有诗为证:岱水远浮青,禾嘉隐百灵。家庭倡孝道,户第育学星。
村民颜江长二个儿子,丈夫早亡,家庭相当困难。仅靠种地喂猪送子读书。长子张美聪:1981年生,当年以新邵县第1名、邵阳市第6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本科毕业保研至本校。毕业分配进中铁总公司第四设计院(武汉铁四院)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比哥哥小一岁的弟弟张小寒次年考入211合肥工业大学。
老家在禾嘉院子的张连松是一名当地高中退休教师,他家五兄妹全部为80年代老牌大学生。张连新长子张睿俊本科从西安工业大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读研。次子张峻峻本硕均毕业于北京大学。张连松家族父辈五学士,子辈两北大硕士,这在当地成为佳话。
村民张贻实四兄弟大家族共培养了12名大学生,其中985、211大学博士生2人、上海交大本科1人,一样传为美谈。张百川、曾艳平夫妇共育二女一子,大女儿毕业于985湖南大学法学院硕士;二女儿211大学一名大三在读生。小儿子14岁,一表人材,成绩卓著。重点中学年级1400余人中,每每考试全班第一,全年级名列前茅,被称为新时代的“禾嘉读书郎”。
禾嘉片区原住民基本为张姓,自古以来,张姓村民不论贫富,均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特别是恢复高考以后,沐浴教育改革的春风,村民们将重教精神发扬到极致。形成了“不比谁家房子高与矮,就比谁家出了几个读大学的崽”风气。旧时在当地老百姓中流传这么一句话:挑煤担脚、卖沙罐打豆腐也要送崽女读书。万般不入品,惟有读书高。谁家有钱不羡慕,谁家要是出了几个读大学的崽,脸上就会感到无限荣光。
作为土生土长的禾嘉人,目睹大批读书人才的兴起,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挥笔写就《禾嘉赞歌》:
皇恩浩荡,山高土长。前有浏阳博士村,今有禾嘉读书郎。光我德佑公,扬我大屋场。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伟哉禾嘉,与山河同在;壮哉禾嘉,与日月同光。

娘啊,儿子好想您
张百川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那是2006年3月12日晚,其时我漂泊深圳打工,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一夜无法入眠。心里头觉得特别堵,特别难受,总预感到将有什么事情发生。凌晨六点钟,突然接到了弟妹从老家打来的电话,却是我娘过世了。我一下子全蒙了,顿感眼前一片漆黑,脑子里全是一片空白,继而全身无力,瘫坐床上......
我娘蒋乐云,身材高大结实,长辈亲切称呼为乐崽,平辈叫乐云嫂。娘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七八十年代,娘除了在生产队出工,每年都要喂三四个猪,印象中娘整天下地干农活、扯猪草、上山砍柴、摘茶。晚上停下来为我们兄妹浆洗衣服,纳布鞋。为了贴补家用,娘还经常去二十里外的冷水江煤矿挑煤,去山里帮人扛树和卖苦力挑脚。娘的一生是孝顺的一生。爷爷活到83岁,最后二个月得了风寒,娘尽情服侍。娘对父母的孝顺言传身教,如润物细无声般深深地影响着我,教育我如何做人。
娘最心疼我,而我也最爱娘。娘把我当作她的全部,娘又何尝不是儿子的全部呀。一次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春季扯完猪草后在家斩青苔(盖秧苗用),不小心斩断了二根指头,十指连心,我痛晕了过去,娘心疼得大哭。一边赤着脚背上我一口气跑出三里路,送我到当时的乡卫生院就诊。那段日子,娘整日以泪洗面,后来又帮我去问了村里的巫婆信了迷信。我当时心里还暗自责怪娘封建迷信,却全然不知儿子在娘心中的重要性。还有一次,娘带我去菜园摘菜,那时我才一岁多。菜园下面是一块田,土堪非常高,我一不小心摔了下去,娘拼了命地跳下去,身上却是被刺得血迹斑斑。
历历往事就像发生在昨天,如今娘永远离开了我。现在看到的却是娘冷冰冰地躺在棺材里。时值农历二月,外面淅淅下着雨,还夹杂着雪。刮着冷冽的北风,连老天爷也在为我失去娘亲悲风怒号呀。想到娘崽俩从此阴阳两隔,再无见面之日。我一头撞到了娘的寿木上,顿时头上鲜血直流。我大声喊道:“娘,不孝儿回来看您来了。娘,儿子不孝啊”。儿是娘的心尖肉,儿哭娘来断肝肠。苦难的娘啊,您就这样走了。青山无语,九天寒彻。慈母仙逝,鹤鸣低回。任凭千呼万唤,再也听不到您半句回应。娘啊,我亲爱的娘。您的离去让我们痛彻心扉,来生还做娘的儿子。
此后没娘的日子,我心如死灰,一年多都没见开过笑脸。多少个无眠的夜晚,儿子独自徘徊在深圳市深南大道立交桥上,看到街道的繁华,观看来来往往的车辆,几次都想跳下去,寻找我的亲娘。但想到还有年幼的儿女,还有善良的妻子,我走后,她们怎么办?
今年清明,我为娘撰了一篇祭文。长跪在娘的坟前,恭敬诵读:
蒋氏乐云,我之娘亲。同村嫁娶,禾嘉屋场。生子有四,春景风香。
吾母高风,首推善良。同情弱小,济困扶伤。善待亲邻,名播四方。
吾母高风,孝顺双亲。天寒地冻,浆洗衣裳。和睦妯娌,全村榜样。
告知吾母,祖德庇佑。孙子孙女,保研考公。满腹才华,孝友传家。
泣血吾母,九泉安息。今岁清明,子孙全勤。个个虔诚,坟前怀想。
弄子饴孙,茹苦含辛。祖母深情,日不敢忘。贡品美酒,悉数收藏。
尚飨
不孝儿:张美春【笔名张百川】率全家泣告
二0二四年四月四日
时光任苒,岁月如梭。娘离开我们整整十八年了。但在我的心里,娘一直就在我的身边,未曾离开我半步。娘的勤劳,娘的善良,娘的孝顺,植入我的骨髓,形成了儿子的人生座右铭:心存良善行正义,人当正直品自高。
娘啊娘,只要看到娘的字眼,看到妈妈字样,儿子总是不能自己,热泪盈眶。
娘啊,儿子真的真的好想您。


不需拉票,公平公正
茅盾文学杯
全国首届文学书画大赛!!
主办: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我国引航级文艺组织)!!!

大赛日期:2024年8月12日--9月22日
第一副主编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茅盾,著名作家,文化活动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新中国文化伟人。他的精神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将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为纪念茅盾先生,铸造当代民族魂,我国引航级文化组织中国燕京文化集团特发起“茅盾文学杯全国首届文学书画大赛”,欢迎广大爱国志士踊跃参赛!!
一、报名步骤:
1、提交作品:书画、诗歌、短小说、散文、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请发微信(为提高沟通效率,本大赛不接受邮箱投稿)。附作者简介300字内,照片一张,详细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
3、投稿数量:诗歌1--5首;小说、散文、杂文限3000字内;书画投稿,限照片5张。
两部大典同时征稿
https://mp.weixin.qq.com/s/bqwkozix-1k0ICwE7-aBuw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橙色网址↑即可阅读

https://mp.weixin.qq.com/s/laAJLY-dDay31nnkSbKKMA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橙色网址↑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