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梁祝文化·峄山游学启动仪式暨原创歌曲《爱就来峄山》·《天下第一情山记》首发式圆满举行
王长鹰
2024年9月8日(周日)上午10时,品读梁祝文化·峄山游学启动仪式暨原创歌曲《爱就来峄山》·《天下第一情山记》首发式,在邹城市峄山梁祝峄恋园圆满举行!
来自济宁市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工作专班办公室、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枣庄学院、济宁市旅游局、邹城市景区管理局等部分师生及社会名流参加了首发式,并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曾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感慨,也曾流露出“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无奈……或许,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历史“浪花淘尽英雄”的魅力……
唐代刘禹锡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浩叹……确乎,翻开层层的历史叶片,人们不仅在孔老夫子“逝者如斯夫”的哲思中,记住了“千秋泗水”;也在秦始皇东巡祭祖的那堆奇石中,记住了“千古峄山”……
峄山,的确是“山不在高”,正因有了上古时期女娲“补天遗石造峄山”和伏羲与女娲滚石成亲的传说记载,方才沸腾了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心,让这位雄霸天下的帝王,萌生了为子孙后代定立“忠孝文化”的雄心……于是乎,历史的车轮,坚定不移地驭着这位帝王,也驭着他的秦王朝,一路风尘,更一路豪迈地从遥远的陕西咸阳,踏遍华夏的千山万水,最终来到山东邹城的峄山,为华夏民族的始祖——伏羲与女娲,奉上了中国第一位皇帝最真诚的敬畏!
现存于峄上梁祝读书处峄阳书院内的“秦峄山碑”(复制)是秦始皇先到峄上祭拜人类始族伏羲女娲,后到泰山祭天的历史碑证。
是的,是“敬畏”,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了“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才真正拥有了“尊严”,拥有了“尊严”,在人类浩瀚的星空中,方才拥有了“坚定的坐标”,一个伟大民族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济宁市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樊存常先生,毕生致力于“梁祝文化”的研究与推动工作,此次选在峄山举办的“品读梁祝文化·峄山游学启动仪式暨原创歌曲<爱就来峄山>·<天下第一情山记>首发式”,便是他热血推动“梁祝文化”落地的最好见证!
由此,峄山,便在“始祖山”(伏羲与女娲)、“帝王山”(秦始皇)、“爱情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基础上,多出了一个“峄山游学”的功能,边走,边学,边爱……这是少男少女们的天堂,也是东方爱情为人类幸福提供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