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查看https://m.eqxiu.com/s/wo4X14wL?share_level=3&from_user=202409067fd530a5&from_id=75ff3be4-f&share_time=1725804731109
情系母校荷塘
文/于淑芹 诵/梦锁清秋
大概是我太爱故乡,太爱母校的缘故吧,所以母校——伊通三中的那池荷塘,早已住进我的心海,令我时时想起,不曾忘怀。
就是在第三十五个教师节时,我回母校过节,我发现了学校的巨大变化。居然还有了一池荷塘!令我惊诧不已,兴奋无比。从那时起,我就深深的爱上了它。

我沿着荷塘岸边的甬路,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看也看不够。那景致美得无法形容。还是我文薄学浅,没有丰厚的文学功底,不能尽兴的描写荷塘的景观。我只能借助古人的名詩佳作来表达我的荷塘情结吧!古代汉乐府诗有赞赏荷花詩“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当有风吹来时,那满塘的荷叶,摇摇摆摆,真像一个巨大的瑶池,荷仙们穿着碧绿的纱裙,在翩翩起舞。粉红的荷花更像是圣洁的仙子,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即端庄又优雅,招人喜爱。这就是周敦颐挚爱的荷花。还有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林的“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还有那“清气满乾坤”的赞誉,把荷花的品格和神韵描述的淋漓尽致。荷香四溢,沁人心脾。我在荷塘边也沾了香气的熏染,浑身都似乎弥漫着香气。还有宋代大詩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红。”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等,正是这荷塘的真实写照。还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一幅幅画面,生动的刻画了荷塘的美丽,多姿多彩。鱼啊,蜻蜓啊,鸥鹭啊,采莲女划船啊,都展现了荷塘的美不胜收。还有近代大学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生动的描写了荷塘的夜景,那么迷人,令人流连忘返。不管是李白,还是李商隐,这千古名人的詩作,都对荷花给以绝佳的赞美,令人肃然起敬!我由此对荷塘,荷花,有了更深刻的感情。加上我出生在故乡伊通县伊丹乡,读书在伊丹中心小学,伊通三中。是故乡养育了我,是母校培养了我,给我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战胜了各种困难,勇往直前,走到今天,已经七十多岁了。
我感恩故乡,感恩母校的领导和老师的培养教育,才有今天的我,幸福的我!
我每每想起故乡,就想起了母校,想起了那美丽的,心心念念的荷塘!
正当金秋时节,第四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再次写下我的感念,写下我的祝福!
祝福故乡,祝福母校永远越来越好!发展壮大繁荣昌盛!
那充满勃勃生机的荷塘,不正是我母校——伊通三中的象征吗!
在母校伊通三中工作过的老师于淑芹
2024年9月8日
作者简介
于淑芹,原吉林省伊通县人,一九八六年调入长春市六十二中,任语文教师。已退休。高级职称。爱好广泛,有文学,朗读,音乐,歌唱,养花,詩书为伴,花为友,喜欢太极拳和健身运动。
主编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联墨书苑副总编;《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今日头条》《视频号》认证编辑。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2022年10月荣获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三等奖;2023年12月荣获《韶华杯》第六届全国诗词朗诵大赛三等奖。有二百余篇散文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三千余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