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今天的气温从往日的41℃降到了39℃,雨后天晴的秋阳没有了往日的灼热,把南岸双峰山的天空染成蓝天白云。吃过夜饭,下到楼来,被小区身后的夕阳余晖深深吸引。沿着车库出口漫步前行,赶紧去追逐滑落的夕阳。傍晚的双峰山,秋天的夕阳滑落在湛蓝的天空下,藏在“铜元之光”身旁的香弥山楼群身后,染成一片淡淡的浑黄。归心似箭的乘客,伴随出租车匆忙的脚步,赶在夕阳滑落前回到自己的家。来到双峰山路口,来到双峰山干道旁的“铜元之光”。坐落在梯台上的“铜元星球”在夕阳余晖下特别清新,星球上的三支银色火箭整装待发。白露后的“铜元之光”没有了秋老虎留下的热浪,市民三三两两,悠闲地坐在梯台两旁的坐台上,欣赏傍晚的清凉,母女俩一前一后,悠闲地朝着观景平台走来。
观景平台身旁的芭茅草,在傍晚的微风吹拂下摇曳着头,望着滑落的夕阳来到渝中融侨两岛身旁。
那片渐渐消失的余晖,把天际边的渝中半岛染成一片浑黄。 看,镶嵌在观景平台上的那玫古老的铜钱,铸造留下“1905”铜元局的来历:1905年,清政府光绪皇帝准旨在重庆南岸苏家坝创办川汉铁路公司,又试铸铜元,名曰:“铜元局”。1930年改名21军子弹厂。1937年,国民政府接管铜元局工厂,生产子弹,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如说它是一玫清代光绪年间的铜钱,1905~2024,它穿越了119年的时空,它既是铜元局的来历,也是铜元局的变迁,曾经的长江电工厂,早已被融侨半岛的金辉城替代。
双峰山崖头的“铜元之光”,你为双峰山片区3万多名居民出行,下铜元局乘坐3号线轻轨列车,让周边市民饱览“城市阳台”风光而建。过去,双峰山周边居民下铜元局轻轨站,要么沿着轻轨站步道爬上海铜路,再沿海铜路经苏家坝,转向双峰山路返回,至少步行40分钟。
南岸区政府考虑到片区居民出行不便,2020年下半年正式立项,投入2300万元开工建设,打造了从海铜公路上双峰山江城里路口,200米单向7部上行电动扶梯,并在海铜公路架设人行过街天桥,一端与下铜元局轻轨站的人行步道连接,另一端与上双峰山的电动扶梯连接。
“铜元之光”观景平台与铜元局轻轨站上双峰山的人行景观步道的配套工程,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向游客开放,既是为市民办的一件实事,也是为建党101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步道开通后,市民步行绕行距离由过去1.2公里缩短到476米,步行时间由平均20分钟缩短到8分钟,双峰山周边居民下铜元局轻轨站仅需10分钟,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市民的出行。
看,夕阳滑落在渝中融侨两岛的地平线上,殷红的夕阳中心弹出一只金蛋,把身旁的天空,“铜元之光”身旁的香弥山高楼,染成一片姹紫嫣红。
观景台上的摄影师架起长枪短炮,瞄准滑落的夕阳争抢镜头。 夕阳,渝中融侨两岛,乌云,天空,傍晚的楼群,与夕阳染红的余晖,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夕阳滑落,就在那刹那间,就在那一两分钟,去得那么匆忙。看着夕阳滑落在渝中融侨两岛的地平线下,留下的浑黄渐渐消失。像用淡的调色盘,留下一片淡淡的浑黄,伴随渝中融侨两岛,穿越两岛的万里长江,渐渐变成暮色。唯有观景台上的摄影师仍静静地等待,让那片余晖燃尽。静静地等待渝中两岛的灯火点亮。
灯火来临之前,跨越长江的菜园坝、石板坡长江大桥,车水马龙穿梭忙。
站在内环看外环,别有一番情趣,
菜园坝长江大桥躲在外环下,外环下的2只高架转盘与铜元之光的双环,形成双峰山崖头上下4个环,让无人机拍下的夜景不知迷倒多少人。
余晖燃尽,灯火点亮,“铜元之光”观光台下铜元局轻轨站的景观步道灯火通明。 “铜元之光”观光台下的菜园坝长江大桥,灯火璀璨车流忙,南桥头2只高架转盘的灯火,亮得特别耀眼。
重庆的夜呀,你为什么这样美,美得让多少游客眼花缭乱,美得让人犹如喝了
诗仙太白飘飘欲醉,神魂颠倒,美得差点让我窒息,站在铜元之光外环放眼渝中融侨两岛,两岛灯火璀璨的夜色,迷住了我的双眼。
犹如看到了洪崖洞的夜景,犹如看到了南滨路的夜晚,灯火璀璨车流忙,人海如潮好喧嚣哟……

白露过后赏铜元之光,你让我看到了:重庆直辖变化大,高楼大厦入云天;
轻轨地铁穿楼过,公铁大桥盖满江;高铁高速连成网,方便快捷好出行;观景平台随处见,到处都是打卡点;滨江大道一条条,两江四岸变美景。

这就是重庆的夜晚,这就是白露过后的“铜元之光”,这就是直辖大都市的夜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