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祖国在我心中征文一一
文/丁继坤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速度最高、在线规模最大的国家,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感到十分荣耀和自豪。由于儿子在四川省成都市工作,我们经常去成都来来往往。我从乘车到成都的旅途中,深刻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祖国75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因为从西安到四川成都,隔着我国南北气候的分水岭-一座盘踞在秦、蜀中间巍然屹立的秦岭。从历史发展时期的解放前,自古至今从西安到四川,没有翻越秦岭的铁路。唐朝诗人李白曾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名诗。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元旦,一条贯通秦岭南、北的宝成铁路穿山而过,是我国第一个十年建设计划取得的重大成果,从此打破了上蜀道时秦岭难以翻越的历史神话。

2007年以前,人们要去远在千里之外的成都,路途遥远,乘车途中需要翻山越岭,而且还要在列车上度过一个夜晚,十几个小时后才能到达目的地。2010年10月,由于儿子在成都结婚,我与家人第一次乘坐西安至成都的列车。列车好似一条奔腾的巨龙,一会儿穿越山洞,一会儿横跨桥梁,在一阵阵轰鸣声中,直向秦岭之巅盘旋而上。观望列车窗外,秦岭山脉的绿水青山层层叠叠;旖旎美丽风光映入眼帘,使我深刻感受到只有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才能以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逢山穿洞,遇水架桥,在重重叠叠的崇山峻岭中,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2012年7月,孙子要在成都过满月,作为爷爷奶奶前往祝贺义不容辞。因为时间仓促,我到韩城车站购买车票时,只剩下次日早晨6时的车票,其他时间的车票已售完。无奈之下,我只好购买上层的硬卧车票。为了能赶上乘车时间,早晨从韩城到西安根本赶不上,我和妻子协商后,下午坐上到西安的客车,于晚上八时左右到达西安。为了节省费用,我们当晚暂时在车站广场等待乘车。到了次日凌晨5时左右,我们拿着行李,开始进入候车室等待乘车。没想到时间快到了,还不见检票进站。旅客开始吵吵嚷嚷:“为什么还不让进站?”这时只见进站口上的电视显示屏上出现了“晚点待定”的字样。

大约过了一个钟头后,人们还不见动静,这时车站服务员告知大家:“昨晚因上线下了暴雨,路基受损,为了保证旅客的安全,正在抢修,请大家谅解。”没办法我们一直等到上午9时左右、才开始进站乘车,到了成都已到晚上10时。还有一次去成都购买车票,售票员告知我,中、下铺车票卖完了,只有上铺车票,无奈之下,我们就只好购买。到西安乘车后,天还没黑,我们还能坐在下铺与其他旅客交谈。
到了晚上10时,列车上车箱要息灯睡觉,我和妻子只好攀爬到上铺。睡在上面,车在行驶途中摇摇晃晃,巅簸的非常厉害,使人难以入睡。加之年龄不饶人,晚上起夜,上下十分不便。到了成都车站后,由于一晚上睡眠不足,感觉头昏脑晕,非常难受。那时就想:“好出门不如呆在家,没有什么大事,再不受出门难这种洋罪了。

”2012年10月,我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西安至成都的高速铁路开始动工建设,不由人万分激动。到了2017年12月6日,全长600多公里的西安至成都的高铁建成并正式通车,设计时速250公里左右,运行时间3个多小时,比原来节约了十几个小时,再不用为晚上乘车而发愁了。
2018年6月,我和妻子第一次乘上了西安至成都的高速列车。下午4时我们进入车箱,不论是车里环境还是坐位干净整洁,焕然一新。列车员热情招呼,认真服务,使人心情舒畅,感觉好似回到家里一样温暖体贴。我们乘坐在风驰电挚的高铁列车上,好似腾云驾雾,非常快速;眼望窗外、美丽风光一闪而过。穿越秦岭时的感觉没有巅簸及铁轨连接的撞声,便不知不觉到了汉中,进入四川境地。

一路上我不时观看列车上的时速表,一会儿280多公里,一会儿260多公里;广元车站到了,绵阳车站到了……在短短的3个多小时,列车就顺利驶人了成都东站,这时下车后的太阳还没有落山,从西安到成都朝发夕至、方便快捷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据相关资料介绍:到2023年底,我国高速铁路投产新线2500多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基本形成,有诸多的世界第一;京广线是世界上最长的高铁、京沪线是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从乘坐高铁、如今上蜀道不再难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有力见证了祖国在我心中75年来,取得翻天覆地的辉煌成就。






韩城市新城办河渎村四组:
丁继坤 电话:1899235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