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诗意的深情倾诉》
——读胡卫民的组诗《村庄的语言》
文/静川
我一直挺喜欢胡卫民的田园诗,最近,又读了一组他新出炉的一组诗《村庄的语言》,小诗首首都很接地气,朴实、真挚,整的我有点心长草,想回老家溜达溜达。
这组诗的语言恰似乡村那未经雕琢的璞玉,朴实无华却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诗人仿佛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善于运用简洁而生动的笔触进行描绘,那些精妙的表达,诸如“那影子,已经搭在近旁的小河上/任由鱼儿玩耍”“仿佛一棵树,也有这样的声音”,带着读者穿越文字的屏障,仿若身临其境般置身于那充满诗意的乡村世界。他对于选材独具慧眼,从日常生活的细微角落中挖掘宝藏,那些常见却又极易被忽略的乡村景象,如安静生长的小树、缓缓飘来的积雨云、淅淅沥沥的雨声、娇艳欲滴的樱桃、悠然归巢的鸽子等,在他的笔下皆成为了传递乡村韵味的信使。以小见大,于细微处展现乡村的宁静之美、美好瞬间、悄然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温暖画面。
在《河边,小树静谧》这首诗里,诗人开篇对小树看似平淡无奇的刻画,“一棵小树兀自空落着/似乎无事可做。除了刮风/除了遮阳,和慢慢膨胀年轮”,实则展现了其在平凡中持续而坚韧的生长力量。随后,影子与小河的亲昵互动,“那影子,已经搭在近旁的小河上/任由鱼儿玩耍”,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与活泼。毛毛虫努力向树叶爬行的细节描写,更是让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细腻的描绘,逐步展现出河边小树周边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悠然自得的美好意境,也生动地体现了乡村生命的自在与悠然,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感受到生命在这片宁静土地上的自由呼吸。
《积雨云》中,诗人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积雨云一片片缓慢飘来的情景,“一片积雨云飘过来/后来,又飘过来一片”,突出了其沉稳凝重的特质,仿佛时间都在云的缓慢移动中变得迟缓。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积雨云聚拢成更大云团的期待,这种期待不仅仅是对雨水的渴望,更是对大自然力量变化的敬畏与关注。“但愿越靠越近/成为比自己还巨大的一块铁”,字里行间透露出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期待。同时,诗中提到“四周明亮/说明它们并未遮蔽太阳”,巧妙地描绘出天空的景象,也暗示了希望与光明的存在。最后,诗人描述“我”在玉米地中等待下雨的情景,将人的期待与自然现象紧密结合,“齐膝深的玉米地里/我在等待下雨/而积雨云/一旁的太阳也很着急/正看向这里——”,生动地展现了乡村人与大自然之间那种微妙而又紧密的联系,让人感受到乡村人对雨水的依赖以及对大自然恩赐的期盼。
《雨声》则仿佛是一首由远及近、由虚到实的乡村交响曲。诗的开头,诗人充分发挥想象,描绘雨在高空的碰撞与融合,“一开始只是凭空流淌,想象/雨在高处碰撞、融合/发出多大响动/我的耳朵够不到”,突出了雨的神秘与难以捉摸。随后,诗人将笔触转向雨落向老家的各种具体事物,“雨燕、树林、房屋、水筲、鸡架、狗窝/还要与空气摩擦”,这些熟悉的乡村元素与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雨景图。最后,诗人讲述了母亲因雨匆忙抱柴火的情节,“那时,一看见雨了/我娘就赶紧往屋里抱柴火/因此,雨落到了那捆柴火上”,这一细节充满了亲情的温暖,使雨声与乡村生活场景紧密相连,让读者在感受雨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乡村生活中的烟火气和亲情的醇厚。
《樱桃熟了》像是一首对家乡物产的赞美诗。诗人开篇点出樱桃成熟的主题,“满树的樱桃熟了”,瞬间将读者的目光吸引到那挂满红果的樱桃树上。接着,诗人细致地描述了本地樱桃的小巧鲜嫩、色泽饱满、水灵灵的特点,“小巧、玲珑/红得鲜嫩、饱满、水灵/还特别胆小/你得耐住性子/倍加小心地/一颗一颗/从树上往下摘/弄不好一汪水就破了”,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一颗颗娇艳欲滴的樱桃在枝头轻轻颤动。随后,诗人将本地樱桃与外地樱桃进行对比,突出了本地樱桃的娇弱和独特,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物产的熟悉与喜爱。这种对比不仅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本地樱桃的特点,也反映了乡村生活中的细腻与美好,让人联想到采摘樱桃时的欢乐场景和品尝樱桃时的甜蜜滋味。
《晚霞中的鸽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乡村傍晚宁静而祥和的优美画卷。诗人首先描绘晚霞洒进高粱地的美景,“晚霞洒进高粱地”,为整个画面铺上了一层温暖的底色。接着,诗人描写鸽子归巢的情景和它们发出的粗糙叫声,“吃饱了的鸽子/不搂着高粱穗过夜/而是要赶在一天中的时光散尽前/回到村庄里/咕咕咕,是高粱米粒在叫/声音粗糙/仿佛来自一块铜的深处”,展现了鸽子归巢的急切与欢快,以及乡村傍晚特有的声音。最后,诗人以鸽子归巢后太阳的孤单作结,“现在四周安静/没有什么紧要的事/所以,鸽子们一身轻松/呼啦啦地往村庄里赶/让西沉的那面铜/多少显得有一点儿孤单”,通过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乡村傍晚的宁静与悠然,让读者感受到在这片土地上,生命的律动与自然的节奏和谐共融。
《鸟在树上》通过一个意外的小事件,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紧张而又真实的瞬间。诗人以有人用皮筋瞄向树上的鸟作为开篇,“我见过一个人,把皮筋套在/拇指与食指上。瞄向树上的鸟”,瞬间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紧接着,意外发生,弹丸打到了瞄鸟人的虎口,“不慎,弹丸打到虎口上/一种难以掩饰的疼甚至扩散到了/我的嘴角”,这一细节描写让人感同身受。诗人对瞄鸟人痛苦反应的刻画十分生动,“他不想让我看出来他有多痛苦/只是吐着长气吹呀吹/仿佛在吹,冒烟的枪管”,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意外与无奈,也让读者对乡村生活中的小插曲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玉米地》将现实的玉米地与对未来的想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引发了人们对乡村发展变迁的思考。诗人先描述玉米地中人多热闹的场景,“人越聚越多,装不下了/便有了一环、两环/处于三环位置的玉米地/今年还是玉米地”,展现了乡村劳动的繁忙景象。然后,诗人提及玉米地的位置和可能的未来用途,“还能打出很多灿烂的粮食/我夹着镰刀/到庄稼地里去/其实就是进入了日后的某个居民区/或者歌舞升平/乃至其他什么场所”,将现实的玉米丰收与未来可能的土地用途变化相对比,反映了乡村在时代发展中的变迁,让读者在感受当下乡村丰收喜悦的同时,也不禁对乡村的未来产生思考。
《遥远的雷声》捕捉了乡村生活中的一个瞬间场景,通过雷声、孩子和皮球的不同动态,展现出乡村生活中的宁静与纯真。诗的开头描绘雷声在天空中的隐隐闪烁,“轰隆隆地,天空/发出碎裂声/但这次/只是在远处闪烁了几下”,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然后,诗人询问在草坪上踢球的孩子是否听见雷声,孩子们边追逐边摇头的反应,表现出他们在自然中的无忧无虑,“我问草坪上踢球的孩子/你们听见雷声了吗/他们边追逐,边摇头/皮球突然被踢飞/在空中旋转着,滚动着/仿佛一个哑巴雷,”与远处未传来声音的雷声形成有趣的对比,凸显了乡村生活中的那份宁静与纯真,让读者感受到乡村孩子们在大自然怀抱中的自由与快乐。
《写到乡野》这首诗作为组诗的收尾,具有升华主题的重要作用。诗人开篇表达了对乡村书写的强烈意愿,“总是写到乡下/且愿意把所寄居的城市/视为乡土的一部分”,这种对乡村的执着关注和深厚情感贯穿始终。接着,诗人将城市与乡土相联系,描述了城市在庄稼地中的景象,“从空中看/城市在一大片庄稼地中/街道如田埂、沟渠”,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城乡融合的视角。最后,诗人提到山峦,强调了乡村自然景观的重要性,“至于山峦就不说了/乡下不缺它们/遮阳、避风,有靠头/开门就能见到……”,进一步凸显了乡村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整首诗不仅是对乡村的深情描绘,更是对乡村与城市关系的深刻思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的深深眷恋和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总体而言,胡卫民的这组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悠长。诗人用朴实耐读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让我们在诗中感受到乡村的温暖、宁静与生命的律动。尤其是在《写到乡野》中,诗人对乡村的深厚情感达到高潮,愿意将城市也视为乡土的一部分,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情感,成为这组诗的点睛之笔,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乡村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也让我们对乡村这片土地充满了敬意和向往。
这组《村庄的语言》,不仅是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情赞歌,更是一座连接城市与乡村、现实与记忆、人与自然的心灵桥梁,引领我们走进那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乡村世界,去聆听、去感受、去领悟乡村生活的恬静之美。
附诗:《村庄的语言》(组诗)
文/胡卫民
河边,小树静谧
一棵小树兀自空落着
似乎无事可做。除了刮风
除了遮阳,和慢慢膨胀年轮
用不着拴牛拴马了
日月,也是拴不住的
它拉长自己的影子就像
使出浑身的力气
那影子,已经搭在近旁的小河上
任由鱼儿玩耍
小河水哗啦哗啦,多好听
仿佛一棵树里,也有这样的声音
毛毛虫贴在树皮上沉睡
许久才弓起身子
向一枚油绿的树叶爬去……
积雨云
一片积雨云飘过来
后来,又飘过来一片
仿佛在追赶
它们缓慢、沉稳,铁一样沉
铁一样内心翻滚
但愿越靠越近
成为比自己还要大的一块铁
四周明亮
说明它们并未遮蔽太阳
齐膝深的玉米地里
我在等待下雨,而积雨云
一旁的太阳也很着急
正看向这里——
雨声
一开始只是凭空流淌。想象
雨在高处碰撞、融合
发出多大响动
我的耳朵够不到
但是,雨终究要落向老家的
大河、田园、牛背、雨燕
树林、房屋、水筲、鸡架、狗窝
还要与空气摩擦
那时,一看来雨了
我娘就赶紧往屋里抱柴禾
因此,雨又落到了那捆柴禾上
它们,仿佛一件件乐器
我实在说不清,合奏出的
那是一种怎样的乡音……
樱桃熟了
满树的樱桃熟了
书中说的樱桃小口
应该就是我们本地这样的樱桃
小巧、玲珑
红得鲜嫩、饱满、水灵
还特别胆小
你得耐住性子
倍加小心地
一粒一粒
从树上往下摘
弄不好一汪水就破了
不像外地来的那些樱桃
粒大、色紫、皮实
一嘟噜一串地
怎么吆喝都行……
晚霞中的鸽子
晚霞洒进高粱地
吃饱了的鸽子
不搂着高粱穗过夜
而是要赶在一天中的时光散尽前
回到村庄里
咕咕咕,是高粱米粒在叫
声音粗糙
仿佛来自一块铜的深处
但你不能敲击铜
那是另外一种急迫的声音
现在四周安静
没有什么紧要的事
所以,鸽子们一身轻松
呼啦啦地往村庄里赶
让西沉的那面铜
多少显得有一点儿孤单
鸟在树上
有时候,鸟在树上也是危险的
我见过一个人,把皮筋套在
拇指与食指上,瞄向树上的鸟
不慎,弹丸打到虎口上
一种难以掩饰的疼痛甚至扩散到了
我的嘴角
他不想让我看出来他有多痛苦
只是吐着长气吹呀吹
仿佛在吹,冒烟的枪管
玉米地
人越聚越多,装不下了
便有了一环、二环
处于三环位置的玉米地
今年还是玉米地
还能打出很多灿烂的粮食
我夹着镰刀
到庄稼地里去
其实就是进入了日后的某个居民区
或者歌舞升平
乃至其他什么场所
遥远的雷声
轰隆隆地,天空
发出碎裂声
但这次
只是在远处闪烁了几下
并未传来声音
说明那个雷
离得远,或者有点小
我问草坪上踢球的孩子
你们听见雷声了吗
他们边追逐,边摇头
皮球突然被踢飞
在高空旋转着,滚动着
仿佛一个哑巴雷
写到乡野
总是写到乡下
且愿意把所寄居的城市
看成乡土的一部分
从空中看
城市在一大片庄稼地中
街道如田埂、沟渠
那些铁皮车辆
让我想起蝲蛄和农具
至于山峦就不说了
乡下不缺它们
遮阳、避风,有靠头
开门就能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