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安徽省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

本期月课共收录作者71位,收录作品71首(阕),本期作者:李青、李德新、黄贻裳、张银辉、李朝晖、韩彩娥、朱曙光、李继山、张信旨、郑贤永、刘慧男、洪祖美、王武亭、韩大昇、孙杰浩、房永科、巩思硕、李广慈、陈高裕、陈爱文、王兆顶、张子耀、柳春、孟祥成、储余根、陈玉岚、李文涛、丁振华、傅卫国、郭立堂、刘旭东、刘朝为、费章勇、胡国俊、李开英、吴孝引、丁厚忠、徐秀海、翟颖军、舒建强、李素芹、黄振、陈树森、许奎、李正、赵颖、史国闻、叶显明、李永红、杨金保、杨丽萍、孙泓、王居正、张松琦、陈松海、金京、胡永成、宋保顺、魏增杰、郭学生、金嗣水、姚大全、李温和、杨俊彦、王殿奎、陶凤琴、张启明、章河生、何素芳、方霞、赵元席
1.李青
浣溪沙
又是西风渐渐凉,人间天上两茫茫。浮云聚散总无常。 消得闲愁斟病酒,摩挲往事立残阳。十年一梦不思量。
2.李德新
夜访冷庐
宴罢情还盛,披星访冷庐。
茶清斟盏碗,兴雅赠图书。
有论皆文道,无心即太虚。
莫谈闲杂世,一点不关余。
注:甲辰初秋,赴万松张兄宴,宴罢兴余,夜访“冷庐”,得赠吕雪冰先生画集三册,访后有记。冷庐,吕先生斋号。
3.黄贻裳
鹧鸪天·江南初秋
秋到江南八月天,梧桐叶落水云间。葡萄紫挂三千串,苹果红羞五十园。 琴弦响,舞姿漫;莺飞观舞到龙山。秧田晚稻青苗壮,直待丰收乐尽欢。
4.张银辉
〔仙吕·太常引〕秋来
问谁得似鹭鸥闲,沐浴晚霞丹。翁隐在芦滩,也不管长长钓竿。〔幺〕云侵岭角,风叠水面,动静有无间。不语这湖山,悄悄把人间换颜。
5.李朝晖
立秋首雨后
早晚渐知凉,蝉声暗隐伤。
天高云似梦,夜静月如霜。
临水怜荷老,循堤耽柳黄。
几多哦咏客,待采一篱香。
6.韩彩娥
初秋山行
周末登山早动身,行囊背起抖精神。
每从鸟语寻幽梦,犹自泉声洗俗尘。
几缕凉风才拂面,千枝绿叶更迷人。
一轮红日渐升起,极目秋山远景新。
7.朱曙光
高阳台·琅琊秋日闲吟
大野苍茫,中庭落寞,无边湿热难消。绿倦红残,鸣蝉兀自逍遥。凭栏无意怜归雁,望江流,隔岸听涛。路牙旁,蔫了梧桐,闲了芭蕉。 轻衫斗笠登高去,见野芳成趣,翠竹凌霄。古渡舟横,悠游西涧南谯。一衣带水连吴楚,下金陵,玉带飘飘。醉翁云:山水琅琊,景致妖娆。
8.李继山
秋兴
中元节过雁南回,清唳声声夜半迴。
气爽云高风淡淡,稻香棉绽雪皑皑。
梭穿五岳玉龙闪,浪涌三江银舸催。
寥廓霜天冰魄皎,陶家菊酒为君开。
9.张信旨
浣溪沙·立秋
八处高温照地狂。老君炉里烤肥肠。一层油渍一层香。 蒿草不留茶马道,农机抽遍芰荷塘。金镶玉待稻花扬。
10.郑贤永
处暑
尽日风兼雨,暑微晓色凉。
蝉虫鸣渐少,瓜果味增香。
散步清江岸,巡田野陌旁。
秋光能醉我,抓把袋中藏。

11.刘慧男
忆伊犁游
天地两苍苍,旅中车马忙。
一从花垄过,衣袖几年香。
12.洪祖美
〔仙吕·太常引〕田野暮晚
脚沾地气得闲悠,又是一年秋。岁月指间流,忽触动怀思太稠。〔幺篇〕远村黛影,长空倦鸟,呼应在田畴。漫步过桥头,夕阳下风光渐收。
13.王武亭
霜天晓角·甲辰处暑
秋水文章,却输今夏长。任笔无心也恋,天际远、柳风凉。 南窗,明月光。径来归梦乡。莫照与谁相约,同去看、菊花黄。
14.韩大昇
忆秦娥·秋怨三首(选一)
秋凄怨。长空人字南飞雁。南飞雁。晚天萧煞,雨收云断。 举杯独酌罗浮浅。空庭意绪催身懒。催身懒。远山斜叠,别愁无限。
15.孙杰浩(江苏)
苦暑
魔都六月甘霖少,炽暑难熬烈日炎。
试问谁人如客子,工装秽湿汗稠黏。
16.房永科
微山湖赏荷
兰舟巡弋藕花间,我叹瑶池落九天。
翠盖临风草裙舞,红蕖向日白鸥旋。
停桡只为君留影,隔水何妨客戏莲。
偶得一张圆叶戴,童心依旧寄来年。
17.巩思硕
立秋
休言秋景逊春期,风雨含情待墨为。
喜绘原田多彩画,新裁岁月一行诗。
18.李广慈
秋韵
风吹叶落雁归程,路转峰回鸟语迎。
漫漫农田泛金浪,茫茫林海奏秋声。
当年苦种缸无米,今日精耕粮满庭。
锦绣河山添锦绣,繁荣祖国更繁荣。
19.陈高裕
感秋
八月骄阳似未休,日斜却感早来秋。
晚风习习擦身过,晨露微微润叶留。
草木千山凝历韧,嘉禾万顷孕胸柔。
虽听窗外蝉声烈,但觉年轮已调头。

20.陈爱文
满庭芳·咏合肥海上瑧悦
海上惊涛,包河击棹,红楼耸立云旁。武陵烟柳,瑧悦辋川藏。六院两堂合璧,诗书画,缀九回廊。心归处,徽风古调,皖韵醉庐阳。 谁人倾汗雨,蜀山换貌,淝水更妆。霸都城,又添锦绣苏杭。登向高层追梦,人间美,羡杀吴刚。凭阑望,桃源福地,阆苑众庭芳。
21.王兆顶
漫步海滨
晚风拂浪送涛声,云淡蟾光分外明。
携手並肩沙石路,海边赏月念乡情。
22.张子耀
月上花令·秋韵
蒹葭苍老已秋浓。菊开艳,伴枫红。鹭旋舟绕泉河魅,藕菱丰。波淡淡,舞鹅鸿。 瑰景几多情未了,新月媚,照明空。那年晚上花丛去,两情融。顺心意,共清风。
23.柳春
〔中吕·喜春来〕秋歌(三首选一)
秋风秋雨秋声唱,秋草秋荷秋后伤,秋山秋水换秋装。秋未央,菊桂咏秋章。
24.孟祥成
一剪梅·初秋游故地有寄
青盖池塘景色幽,菡萏娇羞,杨柳纤柔。风光如故醉心头,阵阵风回,郁郁香留。 往事伤怀又是秋,一日相逢,十载怀忧。重游此地细寻踪,回忆堪怜,思念无休。
25.储余根
喜雨
初秋伏旱怨天晴,好雨知时乃发生。
莫说清风无助力,捎来惬意满山城。
26.陈玉岚
稻花
吹皱水波月影斜,声声唱醉一池蛙。
通通鼓点纷纷起,喜说丰年赏稻花。
27.李文涛
处暑
暑气渐消蛩语狂,风清露滴桂花香。
鱼游水渚芦花白,客醉家园稻穗黄。
柳色凋枯话陶令,秋声赋颂忆刘郎。
碧天云淡添诗意,鸿舞翩翩自远翔。
28.丁振华
〔双调·大德歌〕夏日田园
日幕涯,柳溪沙,烟送熏风一片霞。院那潜诗画,玉田丰、豆角爬。莲花吐艳摇摇夏,圆梦寄农家。
29.傅卫国
〔商调·秦楼月〕伏羊节
湖光剪,圣泉古镇烟花绚。烟花绚,虹门多彩,楚风齐献。(幺篇)欢歌载道非遗见,白汤肉嫩伏羊宴。伏羊宴,千人共飨,画乡长卷。
30.郭立堂
甲辰夏日游岳西三咏(三首选一)
消暑避高温,盘旋入小村。
林连密云绕,泉泻急流奔。
隔岸山空翠,临溪水不浑。
已烦都市闹,此处享清纯。

31.刘旭东
西北行
轻云微雨入关中,客路经行渭水东。
秦地风烟含古色,骊山楼阙隐晴空。
昭阳殿里霓裳曲,长乐城头杨叶弓。
最爱大唐灯火夜,游人应与我心同。
32.刘朝为
立秋
远树蝉声随暑尽,关河雁去不曾留。
农夫共话桑麻事,剩喜居园又一秋。
33.费章勇
秋日登龙眠山
秋阴天雨细,枫叶已橙黄。
石柱浮云绕,丛林薄雾妆。
山高空鸟隐,树密野花藏。
四处鲜人迹,无风心自凉。
34.胡国俊
秋步
秋步姗姗卸夏妆,天高云淡遣风凉。
夜来露湛明珠亮,日出霞飞爽曙光。
沃野葵丰圆灿烂,肥畴粟熟粒橙黄。
一年好景醲醅爵,菊艳千家赏桂香。
35.李开英
隔浦莲近拍·初秋
红榴果艳树绽。枣子风轻挽。鸟雀喳喳叫,欢飞穿,爱侣伴。知了歌渐断。梧桐灿。黄叶风飘散。 心思乱。深情怎寄,秋虫啾唧声唤。夜星点点,追月彩云穿缓。梦锁清秋别后怨。缱绻。牛郎织女相看。
36.吴孝引
立秋抒怀
卌载江湖得若何?鬓苍颜老挂牵多。
伺耕人作浮萍客,抱朴身成落伍哥。
几许潦贫斜蔑眼,数番奢侈冀望疴。
生来怕受闲言恶,却是闲言满耳窠。
37.丁厚忠
庭院观景
景色悠然宜住家, 闲挥翰墨度年华。
春光无限显峰秀, 秋雨如烟漫海涯。
旭日东升晨映彩, 夕阳西落晚添霞。
古城深巷藏幽处, 庭院凭窗细品茶。
38.徐秀海
处暑
处暑新临暑渐消,金风飒飒叶飘遥。
田间稻浪层层涌,陌上秋英点点娇。
瑞景华章怀绮梦,丰年彩卷绘丰饶。
恰如清籁怡心境,静悟时光韵若韶。
39.翟颖军
咏秋
西风阵阵送清凉,寒露山川草木黄。
泉响溪边疏柳映,鸟啼枝上晚霞狂。
惊心野旷菊千朵,放眼天空雁一行。
霜染枫林红叶丽,生情触景赋诗章。
40.舒建强
古黟西山下村秋行
墙烟篱栅隔村家,草径蝶飞追美娃。
浓翠无非田里稻,淡妆总是槛前花。
虽然鹭翅弄秋影,别有瓜香染牖纱。
惬赏西山芳野静,竹亭云下一壶茶。

41.李素芹
茉莉四度开
又见芳园茉莉开,盈盈素影月徘徊。
泠泠玉露知秋至,缕缕馨香暗送来。
42.黄振
秋光
悠悠夏去晚风凉,处处山村四溢香。
片片田园如画布,层层多彩染秋光。
43.陈树森
甲辰岁末伏
岁遣秋来暑未休,长堤草木燕还遛。
金蝉聒噪嫌雲暖,玉蝶匆忙觅径幽。
秫豆田间初饱籽,池塘苇底正藏鳅。
炎凉一任风调理,我自诗中作漫游。
44.许奎
立秋
夜凉昼热立秋天,四季轮回是必然。
莫道伏中无佳丽,且看窗外紫薇鲜。
45.李正
临秋抒怀
轻风处暑送微凉,金穗盈枝满野香。
蝉语渐稀秋意动,月华如水照荷塘。
46.赵颖
鹧鸪天·秋蝉
秋至寒来噪渐休。残声断续诉离忧。曾经翠柳吟风月,今守枯枝叹冷秋。 霜露重,岁时愁。孤鸣瑟瑟意难收。繁华过眼终成幻,独抱幽怀韵里留。
47.史国闻
风入松·秋雨新晨于紫藤廊见黄叶满地
素风凉雨唤云楼,黄叶昨成秋。紫藤湿碧分纤影,潦水微、难泛归舟。烦暑倦程将尽,木坪清意还留。 垂荫应晓念悠悠,廊下忘鸣啾。而今商曲吹成调,寸屏中、谁解闲愁。风帚行来云散,别离偏怕回眸。
48.叶显明
卜算子·夏秋之交诗与远方
夏去暑渐消,秋至风初爽。岁月匆匆交替时,诗意心中荡。 人生路漫兮,梦想何曾忘。若把流年作韵章,勿负时光上。
49.李永红
甲辰处暑
玉露金风袪暑狂,晨行野径觉清凉。
山鹰祭鸟由来义,溪客落英依旧香。
自救田园忙种菜,检修机械待收粮。
时而脑际生烦虑,多有欢欣共梦长。
50.杨金保
禅院初秋
竹柳僧墙半色秋,禅音佛乐洗烦忧。
明灯照笔留经处,碧玉春茶慢入喉。
51.杨丽萍
初秋
日色飞炎气,蝉声灌满楼。
倚栏栏炙背,行路路蒸头。
暑亦如同夏,风无唤起秋。
幸梧知季节,一叶水中浮。
52.孙泓
初秋吟怀
绿草不知秋,芦花已白头。
凉风初拂面,黄叶欲遮眸。
霞染长江水,云牵野外舟。
莫明思故里,何处落乡愁。
53.王居正
凤衔杯·秋
秋风吹过渐天凉,向日葵、依旧橙黄。金菊绽开浓艳、溢芬芳,蝉哭喊、退哀伤。 天空碧,白云祥。鸭飞腾、盘绕群翔,鸿雁北归将去、恋秋乡。田野望,满秋香。
54.张松琦
立秋湖上
江北历阳栖有家,鹰潭湖畔柳斜斜。
水心烟渚听凫乙,彼岸花园赏丽葩。
朝露时常漫湿履,星阑未见迭更华。
秋风约我双人椅。淡说邵平甜说瓜。
注:邵平、秦东陵侯。
55.陈松海
处暑
农家陌上一挥锄,汗滴禾苗往日如。
飞入诗家当旧雁,甲辰最是暑难除。
56.金京
处暑
残荷瘦柳草初黄,枯树寒鸦风正狂,
枫叶染红山果熟,荻花浮白鳜鱼藏,
蝉衣渐老声犹切,雁翅微开别意长,
新燕不知何处去?早秋已觉月流霜。
57.胡永成
甲辰夏秋之交有感
虽无布谷唱农耕,却感秋来脚步声。
偶见轻风吹叶落,又闻夜晚有蛩鸣。
巴黎赛场炎黄笑,华夏南疆霸主惊。
我趁天凉歌一曲,研词敲句颂繁荣。
58.宋保顺
处暑即想
恰逢喜雨洒初秋,身自清凉情自悠。
敢问蝉声何不歇,几时鸿雁落滩头。
59.魏增杰
秋韵
暑气渐辞宵渐长,西风稍紧晓晨凉。
朝迎旭日寻秋韵,荷瘦红残柳半黄。
60.郭学生
临江仙·秋韵
尽染层林光旖旎,天蓝水碧风轻。无垠稻菽浪波莹。民殷欣煦暖,国富颂安宁。 约俩钓翁寻野趣,趋溪越陌欢行。操弦渭畔看新晴。红霞追落日,白鹭二三声。

61.金嗣水
甲辰处暑前一日遇雨
通宵愁暑气,连日苦骄阳。
清晓身流汗,黄昏雨送凉。
秋来心愈静,夏去夜偏长。
老圃果瓜熟,闲翁饭菜香。
62.姚大全
孟秋吟
暑气徐消尽,金风渐日凉。
夏秋相接替,昼夜互交长。
岁月随流水,光阴染鬓霜。
莫愁鸿雁去,心静气神扬。
63.李温和
〔中吕·满庭芳〕时景小撷
尖椒辣锁,长枝果坠,青蔓瓜拖。秋来扯夏高温卧,细汗多多。蝶休歇翩翩绕落,鸟幽栖静静无挪。风头匿,清凉在那,抬眼是云波。
64.杨俊彦
秋老虎
池荷瓣落小莲蓬,阡陌高粱照紫红。
飘荡层云涵暑气,参差翠叶少秋风。
日光避热林藏鸟,夜幕寻凉汗湿翁。
借问天庭谁主宰,及时老虎退苍穹。
65.王殿奎
初秋感怀
经年有意客他乡,只为谋生费主张。
身老何辞飘泊苦,夜阑焉晓索居长。
尚存一息难消劫,未到三秋已断肠。
自叹诗家无福禄,逢人懒与说苍桑。
66.陶凤琴
处暑
时临处暑热难熬,烈日当头似火烧。
躲进小楼珠玉琢,吟哦敲句乐逍遥。
67.张启明
秋韵
风吹稻菽遍金黄,瓜果鲜甜园溢香。
秋韵胜于三月景,万家喜庆谷盈仓。
68.章河生
秋至
新凉生早晚,闷热去还留。
草木森依旧,蜂蝉噪未休。
闲云浮涧底,冷月挂枝头。
自在池边鹤,悠然陌上鸥。
69.何素芳
秋虎逞威
秋至依然暑气留,炎阳酷炙蜀山头。
地如炽炭青烟袅,天似熔炉热浪浮。
市井千家皆躁闷,乡间万户尽烦忧。
此威定不长存续,雨落之时势即收。
70.方霞
唐多令·初秋
云影卷还平。莲蓬抱籽馨。日暮时、池上风轻。暑气未消蝉未歇,荷半落、影犹清。 秋水细波横。白头鸥鹭惊。问流光、何事长情。信笔待书尘梦意,三两句、惹心倾。
71.赵元席
学诗自咏
两鬓飞霜结文缘,遣词觅句每忘眠。
雄鸡报晓常常后,老叟行吟屡屡先。
直把光阴当稿纸,更将生活掇诗篇。
宜长啸处且长啸,但计情怀不计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