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就曹州芳华,独领艺界风骚
——评黄国强的牡丹与芍药画作
▲文/郭卫东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9 月 7 日,“迎中秋,庆国庆”——黄国强国画小品展在中原古玩城曹州画坊开幕,为菏泽的书画爱好者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
在曹州这片文化的土壤里,牡丹与芍药无疑是最为璀璨的明珠,它们不仅是大自然赋予的绝美馈赠,更是艺术创作者们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而黄国强和他笔下的国画牡丹、国画芍药,则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艺术华章。
当我们谈及牡丹,脑海中往往浮现出大唐的富贵气象,那是李白笔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华丽与雍容。然而,黄国强的国画牡丹却另辟蹊径,避开了这一传统的富贵气息,转而融合了宋人的极简之美与明清的素雅之气。这种创新的表达方式,犹如在繁华喧嚣中寻得一片宁静的角落,让观者在清新脱俗中感受到牡丹别样的韵味。他笔下的牡丹,不再仅仅是外在的华丽表征,更是内在气质的凝练与抒发。大家闺秀的婉约与小家碧玉的质朴巧妙地合二为一,于四月清浅的时光中,氤氲出无尽的诗意。这诗意,是对传统的尊重与突破,是对美的重新诠释与演绎。
相较于牡丹的雍容华贵,芍药似乎略显低调。然而,在黄国强的画笔下,芍药却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魅力,气场陡然提升。他赋予了芍药新的生命与灵魂,使其不再是牡丹的陪衬,而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这种对芍药的独特刻画,展现了黄国强对不同花卉特质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
黄国强的牡丹与芍药小品,宛如一首首精美的宋词,让人沉浸其中,不忍释手。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他的画作之所以能给人如此强烈的感染力,一方面得益于他对传统绘画技巧的熟练掌握和传承,另一方面则源于他在传承基础上的大胆创新。这种创新并非是对传统的摒弃,而是在传统的土壤中培育出的新苗,既带着传统文化的根脉,又展现出时代的新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黄国强的艺术成就离不开他的恩师霍春阳先生的指导与影响。在传承恩师艺术精髓的同时,他不忘开拓进取,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为传统的花鸟画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正是他能够深得先生赏识并被寄予厚望的原因所在。
黄国强的作品不仅是对曹州风光的生动描绘,更是对地域文化的有力传播。他以画笔为媒,将牡丹之都的骄傲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画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曹州的美丽与独特,感受到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在当今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黄国强坚守着自己的艺术初心,用牡丹与芍药画出了人间的艳阳天,为中国的绘画艺术宝库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期待黄国强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能够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创作出更多令人惊叹的佳作,让曹州的牡丹与芍药在他的笔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为中国的艺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独具慧眼的人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与感动,与他一同领略这世间的美好与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