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华:养生的关键在于养心
(1)
养生需养身,
身体健康医生慌;
养生需养心,
心情舒畅喜洋洋;
养生需养志,
志存高远路通畅;
养生需养气,
气壮山河有力量。
(2)
饮食清淡,减少瘀滞。
不吃生冷,护胃保脾。
散步泡脚,活血舒筋;
锻炼静坐,调养身心。
亲近自然,汲取能量。
按时睡觉,气爽神清。
今天我学习了《大众教育学》“体育篇”之“养生与养心”,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养生,作为一种追求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身体的锻炼和饮食的调节,更重要的是心灵的修养和情绪的管理。在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挑战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心静、心宽、心态平和,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心静:静心是养生的基础。通过静心,我们可以去除烦恼,沉淀思维,达到内心的宁静。这种宁静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随遇而安,走向幸福。正如《大学》中所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静下来,智慧横生,人生向上生长。
心宽:心宽则百病不侵。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保持宽容的心态,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实现心灵的自由和快乐。心宽的人懂得“悦人者众,悦己者王”的道理,他们不献媚讨好他人,不费心处处钻营,而是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心态平和,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于养生至关重要。心态好了,与世无争,自在潇洒,生活才会美好。通过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急不躁,不攀比,不生气,不焦虑,不争输赢,不争高低,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轻松愉快。
养生先养心,修身先修行,做事先做人。通过养心,我们可以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实现健康长寿的生活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静心、心宽、心态平和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申莉:养生为先,健康生活
花钱看医生,
不如用它来养生。
每天笑三笑,
病魔也会被吓跑;
每天跑三跑,
医生可能去上吊。
今天读了孟国泰先生《大众教育学》“体育篇”之“养生与养心”的《不看病歌》,感受颇深。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是一种以养生为先,注重身心健康的理念。通过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疾病时的积极应对态度。
从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命活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种以养生为主的生活方式,强调了用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因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人们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读过这段文字后,我深感其对于健康生活的倡导和对于积极心态的推崇。孟先生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只顾着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把养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用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这段文字也让我思考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被其吓倒。正如文中所说,“病魔也会被吓跑”,我们应当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更加明白了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保持身心健康的决心。
作者:黄颖华、申莉(实达中学大先生)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