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师好!
天蒙蒙亮,在深秋的晨雾中,梧桐树已经泛黄,树叶随着秋风飘落。学校看门大爷已经开始工作了,扫帚与地面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寂静的校园格外清晰。
学校实在太小了,扫地声就像闹钟一样,已经摇醒了梦里的姜佩婷。她翻了一个身,还想赖床,迷迷糊糊中,她感觉到上铺窸窸窣窣的声响。周红已经穿好衣服,下床了。她从床底下拿出洗脸盆,打开了寝室门。一阵清晨的凉风吹进来,正好吹在对着寝室门的姜佩婷。她感到寒意阵阵,拢了拢被子,还想再多赖会儿床。“每次都这么早起床,多睡会儿不好嘛。”姜佩婷不能理解周红的勤快,心里抱怨了无数次。
在姜佩婷的起床气中,“叮铃铃——叮铃铃……”,校园里响起了一阵急促而清脆的铃声,随后,寝室灯就自动亮了。寝室长刘中华先坐了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喊:“起床了哈,都起床了……”
她的上铺曹婉清穿好衣服,已经优雅地下床了。
“哎呦……”姜婉婷喊了一声,然后头扭到了床里面。原来高桂花下床的时候,又踩到了姜婉婷散落在枕头上的头发。高桂花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了,并没有表示歉意。姜佩婷的“气”也来去匆匆。此时,她只想能多睡一会儿就多睡一会儿。
在同学们去洗漱的时候,周红已经回来了,对着寝室门口的穿衣镜理着云鬓,贴着花黄。韩晓萱扎马尾辫总是低着头,把头发拢起来,再抬起头,辫子扎得高高地。吉丽丽动作最利索,大手拢拢头发,橡皮筋一扎。
大家都已经收拾停当了。周红坐在吉丽丽的床上,和韩晓萱商量着早饭去哪里吃。
此时蒋木子欠身起来,看着还睡着的姜佩婷:“佩婷,起床了,我们起床吧……”
“几点了,再等会儿吧。”
“6点半了”,蒋木子一边说着,一边已经穿衣起床了。
突然,篮球场传来了一阵尖锐响亮的哨声,那声音如同针尖一般,瞬间穿透了姜佩婷的耳膜。 姜佩婷一个激灵,立马翻身起床,匆匆忙忙,穿好衣服,简单拢拢头发。跟着蒋木子,两个女生蓬头垢面,就向楼下篮球场冲去了。
虽然是一所中专,但是管理与普通高中一样,每天早上有晨跑和晨读。“形似”而非“神似”,学生管理比较宽松,没有高中晨跑都要争分夺秒背书的紧张感。
姜佩婷气喘吁吁站到班级队伍里,看看前后左右的女生,一个个都丽丽亮亮的,还透着大宝的香气。只有她和蒋木子两个人睡眼惺忪,一看就是还没有洗漱。但是,她们两个也不在意这些,能来出操已经是给学生主任最大的尊重了。
学生主任是一个五十多岁已经秃顶的老头,胸前挂着一个哨子,一套运动服。除了周末和下大雨,这老头每天六点半准时吹“起床哨”。姜佩婷一直认为他是自己要晨练,然后拉一群学生陪着他一起练。因为他家就和学校一墙之隔,住在学校隔壁的家属院。
“嘟嘟嘟”,集合哨猛地响起,声音凌厉而急促。
“不要讲话了,三个班班长互相清点一下人数。”学生主任扯着嗓子大声喊。
这个麻雀学校,三个专业,每年只招三个班级,一个专业一个班级。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去实习了。二年级已经是老油条,出操人数稀稀拉拉。只有一年级出操人数最整齐。出操人数多寡,会影响每个学期“优秀班级”的评分,所以“上进”的一年级比较重视。
姜佩婷所在的班是电子技术专业,男生比女生多。男生排成两列在前面领跑,女生跟在后面。
这个学校操场都没有,还要每天组织学生晨跑,真是应了那句话“强者是不会被条件所束缚”。学校周边的街道就是他们的“跑道”。
一生好强的学生主任,倔强的带领着他的学生们跑在商州市的街道上。
街上行人稀少,环卫大叔忙碌地扫着落叶。商州市的马路两边大多栽种着高大的梧桐。深秋的风吹过,梧桐树的叶子纷纷飘落,给街道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绒毯。枝干像一位孤独的守望者,坚毅地挺立在萧瑟之中。姜佩婷非常喜欢这深秋的景色。若干年后,她每次晨跑,都会想起那条梧桐树笼罩的街道。
“前面的男生跑慢点啊,我们都跟不上。”队伍里面不知道是哪位女生抱怨了起来。
女生的队伍开始凌乱了,有的女生尽量去追赶,有的女生已经跟不上节奏,索性就按照自己的速度跑,有的女生已经掉队,在马路上散步了。
一群人跑在大街上,队伍稀稀拉拉,没有晨跑的活力,有点像逃难。
在混乱中,有个男生刻意放慢脚步,等着曹婉清跑过来。这个男生叫孙明,在追求曹婉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漂亮的女生,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蜜蜂。曹婉清轻喘着,双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你早饭吃什么?我一会儿去给你买早饭。”孙明谄媚地献着殷勤。
曹婉清也没有拒绝,娇嗔着说:“我还没有想好,不知道吃什么。”
旁边的吉丽丽听到了,调侃:“我想好了,我要吃两掺,你去买吧。”
然后是周边同学的一阵哄笑。
终于晨跑结束了。别人的早饭时间,姜佩婷和蒋木子在洗漱,她们两个总是比别人慢一拍。
由于接下来要去晨读,上课了,没有时间吃早饭。她也实在不知道吃什么,龙州人喜欢喝的胡辣汤,她永远都喝不明白,只能吃点豆腐脑,还是一定要放糖的那种。
蒋木子路过食堂买了一根油条,从中间劈开,分了一半递给佩婷。
佩婷摇摇头,没有去接。
“你总是不吃早饭,这样会低血糖的。”蒋木子像大姐姐提醒着。
姜佩婷看看那半条像柴火根的油条,皱着眉头吃了一口。
两个人一边吃,一边向教室走去。
三层红色砖墙的教学楼,已经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晨读并没有固定的课程内容,完全靠自觉。喜欢语文,就朗读诗词歌赋;喜欢英语,就背单词朗诵ABC。中专课程设置还是很认真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需要理科基础知识打底,否则后面的专业课很难理解。一年级全部是学习普通高中文化课程,同样开设有语数外,再加物理和化学。
姜佩婷最喜欢语文和数学,尤其喜欢教语文的张老师。每次语文课,姜佩婷都觉得张老师宛如从古典画卷中走出的佳人,身姿婀娜,一头如瀑的长发或挽起来,或披肩,丝丝缕缕都带着优雅的韵味。一双明亮的眼睛宛如藏着星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当她解读那些优美的诗词时,目光中更添了几分灵动与深情。那是一位语文女老师独有的美丽。姜佩婷幻想着长大后也就成了她。但是一个中专生,学这么一个都不知道未来可以干嘛的专业,姜佩婷顿觉前途一片灰暗。
“我背会了,你给看着书,我背给你。”姜佩婷合上语文书,对同桌蒋木子说。
这两个女生已经厮混很熟了,志趣相投,形影不离。
“你怎么可以背这么快,我上阕都没有背下来呢。”蒋木子挠挠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姜佩婷一边背,一边双臂张开,好像她和主席一样站长沙的橘子洲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她太喜欢这样大气豪迈的诗词了。
“你一边背,一边想象,想成一副画,就能很快背会了。”姜佩婷傲娇地给木子分享着她的学习经验。
其实,后来在姜佩婷求学的道路上,她发现自己对文字天生敏感,真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课本学完,第几页,第几章讲了什么内容,她可以清晰的印在脑子里。
晨读过后,第一节课就是语文。张老师手捧着课本和教案,缓缓走进教室,微笑着扫视一圈,那目光好像有安抚人心的魔力。
“上课”,张老师轻轻的一声。
班长孙明响亮地喊出“起立”,全班同学整齐划一地站起身,异口同声地问候:“老师好!”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五单元小说。同学们,看过《红楼梦》吗? 没有看过原著,那看过电视剧、电影《红楼梦》吗?”
张老师话音刚落,就有同学附和着:“看过”。
“那大家一定知道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你们喜欢林黛玉吗?”
“喜欢”……
“不喜欢”……
有的同学点头,有的同学摇头。
喊“喜欢”声音最大的就是孙明,因为在他的眼里曹婉清就是“林妹妹”。
“不喜欢的同学,你发表一下高见。”张老师点名了一位男同学。这位男同学就是周红在食堂帮过的戴军。
周红上课第一天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一个班的,因此对他多了一份关注。此时她正好奇地回头看向站起身回答问题地戴军。
“林黛玉太爱哭了,每天哭哭啼啼地,还要病歪歪地,要吃药,是一个药罐子,谁养得起啊!……”
戴军话音未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笑声。
(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