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梅花杯”中秋诗词大赛作品中秋赋
作者:留声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当轻柔的秋风拂过每一寸孕育希望的土地,一轮明亮的圆月悄然升至夜空的最高处,洒下万缕银辉,让万物都沐浴在这柔和而深邃的光芒之下。此时此刻,中秋佳节如约而至。年复一年,今又中秋。中秋,不仅是大自然的盛宴,更是人间情感的集中展现,一曲名为“天上满月,人间团圆”的华美乐章,在华夏大地上悠扬奏响。
天上满月,映照千古情思
抬头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如同悬挂于宇宙中心的一颗硕大而圆润的夜明珠,无瑕且圆满,它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悲欢离合,寄托了世世代代的游子对家的思念与向往。自古以来,明月便是中秋的灵魂,它不言不语,却以独有的方式诉说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切期盼。每一缕月光,都是穿越时空的信使,将远方的牵挂与近处的温暖紧紧相连,让孤独的心灵得以慰藉,让离别的相思得到寄托,把浓浓的乡愁化为淡淡的甜蜜。
人间团圆,共绘幸福画卷
中秋之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交织成世间最美的旋律。餐桌上,丰盛的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是团圆的象征。无论身在何方,人们总会想方设法回到那个叫做“家”的地方,与亲人围坐一堂,共享这难得的欢聚时光。孩子们在月光下嬉戏,老人们在回忆中微笑,而亲朋好友则举杯邀月,共话未来。这一刻,所有的忙碌与疲惫都烟消云散,只留下满满的幸福与满足。中秋,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得到归宿,让每一个家庭的故事得以延展。
中秋诗词,咏叹千古风流
中秋,亦是诗词的盛会。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以月为媒,以情为墨,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再到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些诗句,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镶嵌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它们不仅展现了诗人们对中秋月色的独特感悟,更深刻表达了人们对团圆、对亲情、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举杯同庆,共享太平盛世
中秋,一个关于月圆、关于团圆的传统节日,以其独有的魅力,跨越时空的界限,连接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拳拳之心。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并肩,举杯同庆,共赏那轮跨越千年的明月,感受那份跨越时代的温情。愿人间处处有团圆,愿每个家庭都能幸福美满,愿这轮满月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2024年9月7日·美景康城)
作者简介:
留声,原名夏留生,商水县作协会员。毕业于商丘师院英语系,中学高级教师。爱好文学,喜欢在汉字的排列组合中寻找乐趣。初中时,曾和几个文学少年一起创办了“汾河文学社”,立志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学时为校报通讯员。毕业后,因忙于各种公务、家事而梦断。临近退休,旧梦重拾,一腔热血,只为传承!
总价值八万元的文学大奖三苏文学2024年“陈氏梅花杯”中秋诗词大赛启事
“天上满月,人间团圆”,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中秋也是诗词的盛会,在2024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与国礼书画家、陈氏梅花创始人、三苏文学艺术顾问陈永华老师一起联合举办2024年“陈氏梅花杯”中秋诗词大赛。
陈永华老师简介
陈永华,笔名梓淼,斋号永芳轩,1960年出生于四川峨眉山。现住青神县。他在艺术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是陈氏梅花创始人,并有“牡丹王“之称。陈永华的画作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创新的元素,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感。他的画作中,梅花、葡萄等元素尤为引人注目,陈氏梅花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1、大赛时间:9月1日一9月18日
2、截评时间:9月26日。
3、评奖结果将于9月30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4、大赛收稿:赵文碧,微信名/三苏文学,微信号/ZWB612462。
5、大赛对象:关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的海内外所有诗词爱好者
6、大赛主题:以中秋为主题。
7、大赛体裁:诗、词、歌、赋、散文诗。
8、大赛作品:投稿首行注明“陈氏梅花杯参赛作品”。大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文责自负。
9、大赛平台:入围作品將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刊发
10、评奖要求:浏览量占50%(浏览量必须500以上,点赞、在看100以上。),评委点评占50%。
11、大赛评委:由青神藉著名诗人王宇春老师任评委会主任,评委会成员:王宇春、陈永华、李安全、叶志权、李建全、勇健、赵文碧。
12、大赛评奖: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13、大赛奖品:一等奖一名,奖品为“陈氏梅花”一幅(价值24000元)和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二等奖2名,各奖陈永华老师国画一幅和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三等奖3名,各奖陈永华老师国画一幅和精美荣誉证书一本。
14、大赛期间作品赞赏10元以下不发放,赞赏10元以上60%归作者,40%用于平台运营
三苏文学
2024年8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