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归何处》之千锤百炼(三) 作者:心如大海
“你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潘总看着我的报告说。
“潘师傅,您不是说我回来了,就可以商量筹建装饰公司的事吗?”我依然执着。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的党中央号召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我们公司正在和外商接触,准备搞中外合资企业,这也是响应党的号召,顺应时代的潮流。因此,一些坛坛罐罐的事情就不搞了。你作为公司的储备人才,先到家具厂做副厂长。一旦合资项目启动,你就立即介入,参与其中,成为中外合资企业的一分子。”
“潘师傅,其实成立装饰公司也是务实之举”我还想再争取一下。
潘总习惯的扬起头,眉毛高挑,眼睛睁大,快速的眨动两下,然后眉毛落下,明显的双眼皮很是帅气,我想肯定有女孩子被这个表情迷倒过。
“哎!你先把这个茶几擦一下,一会儿有客人来。”他转了话题。
我去墙角的脸盆架上拿了抹布,把脸盆的水倒掉,接了半盆新水,认真的擦拭茶几。
两个三人沙发前,摆放着两个茶几。茶几是木制的,一米二长,四十公分宽,中间嵌着花岗岩台面。四条几腿,雕成了兽爪,兽爪下还有个小球。
“这家具就是咱们自己的家具厂做的,姜海君,也是咱们无线电厂的,你应该认识”潘总看着我擦拭,聊着天。
“当然认识,我们车间插电感的小木托,就是他们做的”我先用湿抹布反复擦拭,再用拧干的抹布用力擦,直到茶几能映出人影,才端着脸盆向墙角走去。
“哎,你这是擦完了吗?”潘总说着就去摸茶几的腿。
“这可不行!你只做了表面文章,看来,还是要继续提高啊!”他的口气明显的有失望的感觉。
我端着脸盆,僵在那里。脸热,心跳,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赶忙返回来,擦拭茶几的脖子和腿……
惠宝剑来了。“潘总,英国和法国都联系上了,捷克斯洛伐克也联系上了,他们答应给咱们找合适的企业对接。”一身宽松的西装,白衬衣上一件驼色毛背芯,黑色的三接头皮鞋,锃光闪亮。
自来卷的头发,留的不长,胖呼呼的脸,圆圆的眼睛,一个黑色的手提公文包挂在手腕上,说话时,用另一只手把衣袖向上拉一下,露出金链子的手表。
“这是咱们保定行署丁文斌丁专员的司机。丁专员有两个司机,一个是梁伯平,一个是惠宝剑,这就是小惠子”潘总笑着转脸看着我。
“你好!”我站起来,想过去握手。
惠宝剑斜了我一眼,继续和潘总说话,根本就没打算搭理我。
“你先到姜海君那儿去报到,这边有了进展再通知你。”潘总看出了我的尴尬。
“哎吆,这不是张主任吗?潘总跟我说了,知道你要来,欢迎欢迎!快请坐!”姜海君非常热情。
“那个谁,那个,哎……还没给你介绍,这是你嫂子,这是我们无线电厂的张主任,他来咱们这儿担任副厂长。”他边说边比划。
“啊哦!那就是张厂长啦,来,先喝杯水。”厂长夫人也很热情。
姜海君不是一般的木匠。他长的白净,穿的干净,兰色的卡的中山装,寸头,笑的时候,眼睛眯起一条缝。
“我先给咱们张厂长介绍一下情况,咱们厂不大,有十来个木工,三、四个油工,都是安徽人,目前主要生产我设计的家具。你看,这是图纸。”他说着话,推过来一打图纸,有沙发、床、书架、写字台,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梳妆台,两个窗头柜中间是个抽屉,长着四条兽爪腿,上面正中是个立起来的椭圆的镜子。有点复古的感觉。
“这是您自己画的?”我真有点不敢相信。
“是啊!这都是我画的。咱们的家具不光在咱们这儿卖,北京的房山、长沟和琉璃河都在卖。”他很自豪。
“您画的真不错”我由衷的说。
“咱们目前还有一笔业务,是用柞木制作马桶盖儿,是给日本加工的。这个任务量比较大,咱们自己生产不了,就外包了。抽点时间,我带你去看看。这样,我先带你看看咱们的厂子。”
走出办公室,来到院子里。
“咱们用的木料,主要是红、白松和樟松,这种木头不爱变型。结合细木工板和密度板、三合板、五合板,咱们的家具还是不错的。这是烤窑,专门烤木料用的,这是木工车间,这是油工车间。这油漆有高光的,也有亚光的,个人喜好不一样。有醇酸漆,也有硝基漆,目前咱们是手工刷漆,将来咱们要发展到喷漆和烤漆……”这个人真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他滔滔不绝的说着,我津津有味的听着。必竟是曾经的同事,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作者简介:心如大海,华人诗社创始人、社长。原创作者。阿紫艺术团、剑兰夫人主诵团成员。配音秀达人,VV官方认证主诵,多家媒体平台的主播。朗诵作品近30000余篇。主播简介:红嫂,辽宁大连人,朗诵业余爱好者。喜欢唱歌跳舞,热爱生活。用声音传递真情,用真诚温暖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