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引发遐想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新华社酒泉9月6日晚最新简讯: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68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渐趋成熟,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对此简讯,昨晚今晨,笔者志清想方设法查询深度细节,无果!可见上述简讯属于:字少金贵!原因估计:过于先进 无法展示!
然,此类“一字千金”的简讯,通常更会引发常人的惊奇与遐想。因为,笔者志清深深记得,这是新华社最近一年间,第三次发布类似“价值千金”的简讯!不仿转摘如下,温故知新:
(一)2022年8月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该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于2023年5月8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该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二)2023年12月14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三)2024年9月6日,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笔者志清提醒,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这一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是在轨飞行过276天后返回的。今年这一次试验的圆满成功,在轨飞行用时缩短为268天,并强调是“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渐趋成熟”。但,细节依然是“过于先进 无法展示!
今天9月7日凌晨,笔者志清只能查询科普公开资料,如下:
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China's reusable experimental spacecraft[23]),是中国研制的新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是指可以重复使用的、能够迅速穿越大气层,自由往返于地球表面与太空之间,运送乘员和有效载荷;也可以指较长时间在轨停留和机动、完成各种任务的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推进飞行器、行星着陆器、航天飞机等。与传统的单次使用航天器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显著降低发射成本。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多个国家和机构开始重视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研发。但,迄今只有美国的SpaceX成功实现了猎鹰9号火箭的回收与重复使用,并极大地推动了商业航天的发展。
资料显示,猎鹰9号(英文:Falcon 9),是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可回收式中型运载火箭,于2010年6月4日完成首次发射,2015年12月21日首次完成回收。猎鹰9号运载火箭全推力版的近地轨道载荷发射能力为22.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发射能力为8.3吨。2019年11月11日,美国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创下猎鹰9号运载火箭的载重纪录(15.6吨)。2021年9月15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利用龙飞船和猎鹰9号运载火箭执行了首次纯商业载人太空飞行任务,第一次将四名普通人送入太空。当地时间2023年5月21日,龙飞船搭乘猎鹰9号运载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搭载4名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太平洋时间2024年8月16日,Tanager-1搭乘SpaceX 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的 4E 太空发射场升空,进入地球轨道。将用于监测地球甲烷及二氧化碳排放。
如今,中国人,迅速追赶上来了!继2022年8月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该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于2023年5月8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该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2023年12月14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2024年9月6日,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笔者志清认为,甲辰年中秋佳节在即,“2024年9月6日,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意味着中国在航天技术上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使得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研发成为可能。近年来,我国在运载火箭、航天器设计、材料科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成功试验奠定了基础。随着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的成熟,商业化应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意味着我国未来的航天发射将更加经济,并将大幅降低每次发射的费用,使得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商业企业能够参与到航天活动中来。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推动航天服务的市场化,鼓励企业参与航天活动,形成良好的航天产业生态。中国人数千年的“飞天”梦想,可望梦想成真!为此特赋《天净沙》为评为观。
畅游星际苍穹。
往来天地从容。
宇旅舒心捷通。
可期如梦。
约仙琼阁相逢。
一一2024年9月7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