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传顺作品
☘️《 白 露 》
昼与夜相拥,喜极而泣的泪珠
在草木上滚落。草木一身滑爽
山寺的钟声滚落在合什的手背
善信,草木那样滑爽
草木含英吐翠,清气连连
朝霞唤醒河川流淌
光羽轻轻扇拂众峰
下坡的温度,骨折的落叶
雁鸣留恋的离愁,
及破袈裟上的绿松石
总是太过于苍凉
像白露透彻的内心
当慈悲湖里冒出汩汩的智慧
旁边的秋天,咉照出寂寞的容颜
日夜不息地淅出,涓涓滴滴
腾起的香烟栖落如修成的正果
挂在我们的眼睫上
❊ ❊ ❊ ❊ ❊ ❊
🌹【吉特赏析】
《白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露时节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悟,将昼夜交替、草木露珠、山寺钟声等意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苍凉的氛围。诗中“滑爽的草木”、“清气连连”等描写生动传神,而“骨折的落叶”、“雁鸣留恋的离愁”则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深度,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作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引人深思。
🔸🔸🔸🔸🔸🔸🔸🔸🔸
🔸🔸🔸🔸🔸🔸🔸🔸🔸
王传顺作品
☘️《七律·白露帖》(一)
稻粱还待后时黄,
暑末牵风秋夜长。
白露高低芳树里,
丹枫疏密画栏旁。
暮听次第鹤声起,
晓看联翩雁阵翔。
拂袖名清身易退,
褰裳无赘好还乡。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白露帖》(一)以白露时节为背景,细腻描绘了季节更迭的景致与心境。诗中稻粱待黄、秋夜渐长,勾勒出一幅秋意渐浓的画面;白露芳树、丹枫画栏,色彩鲜明,富有诗意。鹤声雁阵,动静相宜,增添了秋日的韵律与生机。末两句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归隐的高洁情怀,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韵味的秋日佳作。
🔸🔸🔸🔸🔸🔸🔸🔸🔸
🔸🔸🔸🔸🔸🔸🔸🔸🔸
王传顺作品
☘️《七律·白露帖》(二)
承露杉松枝尚稠,
龙山月落上西楼。
云天气象通无极,
秋色歌诗赞不周。
况是老怀增感慨,
何妨时日得归休。
临笺下笔酬心愿,
远意闲行尽自由。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白露帖》(二)诗中杉松承露,月落西楼,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秋夜图景。诗人以“无极”喻天地之广阔,以“不周”赞秋色之美,尽显其胸怀与才情。后四句转而抒发个人感慨,老怀增慨中不失豁达,归休之意中透露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作品情感真挚,是一首融合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的佳作。
🔸🔸🔸🔸🔸🔸🔸🔸🔸
🔸🔸🔸🔸🔸🔸🔸🔸🔸
王传顺作品
☘️《七律·白露帖》(三)
萸房菊蕊露初经,
风染晴林若画屏。
日拄瘦藤娱客路,
云陪老桂住山庭。
迁莺睍睆频相见,
宿鹭呢喃得细听。
坡朽流连谈往事,
淡然元是世间形。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白露帖》(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白露时节的景致,画面清新雅致,情感淡泊悠远。诗中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交织,如诗如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与淡泊心境。用典自然,语言流畅,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是首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佳作。
🔸🔸🔸🔸🔸🔸🔸🔸🔸
🔸🔸🔸🔸🔸🔸🔸🔸🔸
王传顺作品
☘️《七律·白露贴》(四)
旋闻黄叶唱离歌,
节令诚知复若何。
白露沃秋方小试,
清风屠暑正新磨。
林皋疏树蝉声断,
江浦斜阳雁影多。
借以朗吟甘淡泊,
且寻沈醉自婆娑。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白露贴》(四)诗中“黄叶唱离歌”寓秋意之浓,“清风屠暑”则生动展现季节更迭的力量。林皋疏树、江浦斜阳,画面感强,蝉声断、雁影多,动静结合,更显秋之韵味。末句“借以朗吟甘淡泊,且寻沈醉自婆娑”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情怀,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
🔸🔸🔸🔸🔸🔸🔸🔸🔸
王传顺作品
☘️《七律·白露贴》(五)
静见江南日色清,
就中凉暖倍分明。
门前桂巷酤香醑,
榻外杉篱拾落英。
壮志风云思已遍,
故乡人物赋初成。
此时露白银丝染,
每岁秋辉别样情。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白露贴》(五)描绘了白露时节的江南景致,情感与景色交融,静谧中透着淡淡的乡愁与人生感慨。诗中“静见”、“凉暖分明”精准捕捉了季节转换的微妙,而“桂巷酤香”、“杉篱拾英”则生动勾勒出秋日特有韵味。末句“露白银丝染,秋辉别样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意境与情感俱佳的佳作。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