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着木棉花,寻找岭南时光的宝藏!
文/李志刚
木棉花开,绚烂如斯,不仅妆点了南国的春色,更以其药食两用的特质,融入了岭南文化的肌理。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广州南越王博物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诉说着两千多年的故事,连接着过往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并蓄,成为岭南文化的一处独特典范。
漫步广州南越王博物院,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每一步都踏在了厚重的历史之上。这里,不仅收藏着南越古国的珍贵遗物,更是研究岭南文脉悠长与创新精神的活化石。园林之内,古木参天,花香袭人,巧妙的井渠设计,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利用的智慧。水系环抱着古建筑,潺潺流水,如同历史的低语,讲述着那些逝去的辉煌岁月。
回首往昔,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继而挥师南下,征服百越。主将赵佗顺应时势,建立南越国,后归顺汉朝,其治国理念与策略,至今仍为后人所称道。赵佗不仅是一位勇猛的将领,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治国者,他的足迹,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影响着岭南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民族融合。
时光荏苒,两千年的风霜雨雪,未能抹去南越王宫署的痕迹,反而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南越王宫署遗址中,那科学有序的井渠系统,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更是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被列为国家考古界的年度案例典范之一,成为了研究古代城市规划与水资源管理的宝贵资料。这不仅是对大国工匠精神的致敬,也是对岭南人民智慧的见证。
岭南,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文化交融的前沿。南越王博物院的存在,不仅守护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开放的姿态,将岭南文化推向世界。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创新与交流的平台,吸引着国内外学者与游客的目光,让岭南文化的繁华,得以跨越时空,留证于世。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交融。木棉花开之时,不仅是大自然的盛景,更寓意着岭南文化的生生不息,正如那历经风雨仍傲立的木棉树,既是药也是景,象征着岭南人民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
南越王博物院,以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岭南的故事,让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的交响。在这里,每一块石板,每一滴井水,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属于岭南的记忆,而我们,有幸成为这些故事的倾听者与传承者。
作者简介:
李志刚,笔名:变为常态,资不深文学爱好者,业余马拉松跑者,现居姑苏,曾游览长江黄河珠江流域。喜欢传统文化和人文地理,热爱祖国咫尺河山。 志行天下,文跑江南,山河情愫,跨界人生。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大赛为期一年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