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性小说《多情的土地》
作者:谢云峰(江西)
第四章 大有作为
第四节 离别
东光病癒以后,回到了小山村,每天只能养病,不能参加劳动。虽然大哥已迁出到县城郊区,还好弟弟都大了,也能参加队里的劳动赚男动力的工分了,吃穿都不愁,因为日举在单位上班,所以比其他家庭生活要优越一些,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十分重视老革命老干部和烈属后代的生活,一九七八年初,离休干部谢日举携爱人和五个子女全部转为城市户口,吃商品粮,搬到了县城居住在安排的房屋里,过上了城市生活。
就将要离开这片多情的土地时,全家人在感情上都是难以离舍的。这片土地伴随谢日举八九代人的生活,居住了近二百年。先是由无偿耕耘到替地主种田,由政府分配田亩自耕到全部收归集体所有赚工分按劳分配,前面三种方式劳作,生活都非常贫困,只有实行集体所有制按劳分配,生活才有了保障,才做到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生活条件才逐步好起来。
“我很小就嫁到这里来,生活了几十年,真是有点舍不得啊!"春华对全家人说。
“是啊!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这么多人,真是有感情的。一下子要离开确实有点不舍。不过不要紧,县城离这里也不算远,何况还有房子在呢!"东光回答妈妈说。
“姆咪,你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到城里享享福啦。”星光弟弟也接着说。
“走之前,我们还是看看我们劳动过的山地和田土吧!"春华向大家说。
“好的。”大家回答后,就起身朝外面走去……
第二天一早,就担着东西,离开了这个小山村,朝县城方向走去……
回想起几十年多情的土地,春华总是感慨地说:“我们一家人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完全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英明领袖华主席给我们带来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定幸福生活。没有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华主席的英明决策和领导,就没有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和幸福生活。"有诗为证:
遗志继承齐向前,老人尊重抚扶全。
离休干部多关照,携带妻儿尽顾迁。
告别山村城内住,参加单位事中肩。
泽东思想难忘记,既定方针永用贤。
(未完待续)
江西省著名旅游景点系列诗之十四
七律 天柱峰
晓言(江西)
水面轮船湖岸靠,攀沿悬壁上天宫。
九龙盘踞神威露,灵石藏岩香火红。
欢乐岛前皆景色,喜经一线尽颜风。
长廊歇脚安心享,井内清泉入口中。
七绝 我爱看电视
晓言(江西)
老年电视难离别,连续剧情相眼观。
破案战争侦探片,新闻联播每天看。
七绝 晨练身体好
晓言(江西)
暮老身虚需注意,每天晨练应经常。
早操漫步新鲜境,健壮清心见太阳。
作者简介 :
谢云峰,笔名:晓言,网名:叱咤風雲,中国银行宜春市分行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大学文凭,中级职称,89年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全国中青年改革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全国、省市知名报刊及媒体平台发表千余篇论文、文章及诗歌,并有获奖。在《中华山水诗刊》任总编,在当代诗人作家档案认证平台认证为金牌作家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