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 漳州一中古雷港分校
邱秋南
八十年代的四年中师生活,宛如一首悠扬的老歌,在我人生岁月的长河中轻轻吟唱!“忆君昔相聚,握手輙相知”,在那段青葱岁月里,我有幸结识了三位挚友——雄哥、阿龙和塔仔,我们四人成为了无话不谈、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雄哥,那个拥有一头自然卷头发的帅气男孩,仿佛自带光芒,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而给我记忆深刻的事情是他总是在周末尽情享受睡懒觉的惬意时光,然而神奇的是,他却能成为我们四人中的语言指挥官。尽管这有些奇怪,但我们三个人都心甘情愿地听从他的指挥。他就像一个充满魅力的磁场,吸引着我们围绕在他身边。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还是我们班唯一一对修成正果的夫妻中的主角,这份爱情的甜蜜,令人羡慕,祝福!
阿龙,在师范读书时,书法造诣便已崭露头角,临写颜真卿的《自书告身》贴,深得罗觉华老师的欣赏!但与他同窗,最让我难忘的一件事是买字贴,那次我们四人一同逛街,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正书》,标价 3 元。在那个囊中羞涩的年代,又恰好我们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没有足够的钱买下它,这时,阿龙果断地说道:“每个人出 0.75 元,把它搞定!”就这样,我们四人凑钱买下了这本书。而后,阿龙毫不犹豫地将字帖撕开分给我们。我幸运地分到了一贴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这一贴字帖,我珍藏至今,甚至成为了我给初中学生上课时的教材,虽然现在很容易拿到比这个印刷更好的版本,但我还是喜欢拿它临摹、教学,每当我翻开它,仿佛都能看到当年我们四人围在一起的场景,那是青春的记忆,是友情的见证!累了翻翻它,在时光的倒流中寻找一个心灵的慰藉!
塔仔,在中师三年级以后买了一台“海鸥”牌的相机,迷上了照相,师从教生物的洪启璇老师,从此,我们这帮哥们便常常有了蹭饭的好机会!他用相机记录下了我们青春岁月里的无数瞬间,那些欢笑、那些打闹、那些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都被定格在了一张张照片中!说实话,跟他走进洪老师冲洗照片的“暗室”,我才第一次知道了黑白照片的产生需要那么多的程序。现在科技发达了,洗照片简单多了,手机一按,微信上传给照相馆的朋友,就可以来一张彩色照片。但偶尔想起跟塔仔在暗室冲洗照片的情景,嗨!美滋滋的,是啊,那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永远不会享受到的真实的“古早味”!
而我,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特长,只是学校广播台的一名通讯员,写写介绍班级的通讯稿件什么的,在学校的广播台播放一下,偶尔也写些小文章,主要还是散文。但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跟着他们转,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学习书法最为认真,最初学《麻姑仙坛记》,后学怀素,上溯汉代魏晋碑帖,但资质迟钝,近花甲之年,再怎么搞,也是草书,只好投降于怀素和张芝。值得欣慰的是,这当初的一份热爱,竟在五十岁之后,成为了我的主业,让我成为了学校专职的书法老师,也给我带来了一些超额赞赏(惭愧)!
我们是文革后首届在初中招收的中师生,也与当时的高中生同龄,处于心理和生理的生长期。在四年的中师生活中,我们四个人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在兜里的钱允许的情况下,晚自修课结束后,悄悄地溜出校门,找一家大排档,我们会小心翼翼地掂量着手中的钱,点上几个小菜,再要一瓶一块两毛钱的糯米老酒(记忆老深刻,是1.2元)。在那温暖的灯光下,在酒精的作用下,我们谈天说地,有啥说啥,偶尔背后评论一下教我们的老师,说说他们的坏话(反正他们也听不到),也分享着彼此的梦想和心事,直到十一二点后,才偷偷地爬校门回宿舍睡觉(一般情况下,我们回来的时候,学校的大门已经关了),那就是属于我们年轻人的世界,适度的浪漫!
毕业后,我们四个人分散在四个不同的县域,各自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然而,距离并没有冲淡我们的情谊,反而让每一次的相聚都显得更加珍贵。只要其中一个人呼唤,其他三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立马到位!四友相聚,从不谈工作中的烦恼,也不涉及金钱职位,只有友情!岁月如梭,我们都已步入了爷爷的辈分,但这个主题从未改变!
去年,他们三个来到我家,我满心欢喜地说道:“四个小伙伴!”,我的大孙子却童言无忌地纠正道:“阿爷,你说错了,是四个老伙伴!我幼儿园的老师说,老师不能说错话!”听到孙子的话,我们四人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是啊,岁月不饶人,我们都已不再年轻,但在彼此的心中,我们永远是那群充满朝气、怀揣梦想的小伙伴!
回首往事,那些一起度过的日子,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我的心中徐徐展开……,我们曾在校园的操场上追逐打闹,曾在课堂上为了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曾经我们班级的女生宿舍集体送我们宿舍一张纸条,写着“祝你们找个农村老婆!”,我们组织宿舍的舍友奋起反击,极力反击,反正只要能说出口的就可以,当时谁也没有老公老婆,也不知道未来的他(她)们是什么样子,胡扯一通,那就是不会回头的青春岁月!夜晚被窝里在宿舍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那些简单而纯粹的时光,如今想来,是如此的美好而令人怀念……
如今,我们虽然脸上多了皱纹,头上添了白发,但每次相聚,那份熟悉的感觉依然如初。我们依然可以像年轻时那样,无拘无束地畅谈,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的友情,经过岁月的洗礼,愈发醇厚,如同陈酿的老酒,越品越香!真的好想再回到葵山下,一起读书写字、哪怕是争吵也是幸福!我想这个可能就是我们这种平常人的简单幸福!感慨之余,填一首《如梦令》,描述我们四个人的同窗友谊:“常忆校园深处,笑语欢歌同路。岁月逝匆匆,别后相思无数。回顾,回顾,情谊如初如故!”
(2024年7月27日深夜第三次修改完毕,离开电脑时,眼眶是红的,不能入睡)
邱秋南,男,大学本科。漳州一中古雷港分校高级教师。喜爱文艺,现为漳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漳州市古雷港开发区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