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望月】(外一首)
作者:雪丰谷
水底的月儿,望久了
一个皎洁的身影
也会像潜艇,一点一点浮现
这么多年了,那段往事
吐着龙井的芬芳
总会送几缕熏风拂面
品茶与赏月,道理相通
潜意识告诉我
一封信,还在投递中
你还在湖畔靠窗的木桌旁
一个人,像艘潜艇
静谧地,驶入我的字里行间
【晋祠】
跨入晋祠,鞋底也生风
恍若走进了一块飞地
泥土缅怀蹄迹
草木肥美
就连清晨的鸟鸣
也能席卷万马千军
我来的时候
钟声攥紧一只拳头
如同打铁的工匠
抡起一把锻剑的大锤
绝句四溅,散落于民间
在晋祠,光线似乎开了刃
削铁如泥
我发现自己孤零零的倒影
经过难老泉的藏锋砥砺
浑成一阙瘦金体
这两首诗分别展现了作者对西湖和晋祠的独特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 西湖望月
这首诗通过西湖的月色和水面的倒影,引发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诗中,“水底的月儿”与“潜艇”的比喻,创造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让人联想到记忆是如何随着岁月的积淀而逐渐浮现。诗人巧妙地将“品茶与赏月”联系在一起,暗示了回味过去与品味当下的相似之处。这里的“一封信”可能象征着未曾言说的情感或者未完成的心愿,它一直在“投递中”,代表着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 晋祠
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晋祠的壮丽景色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鞋底也生风”、“泥土缅怀蹄迹”等形象化的表达,诗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晋祠作为历史遗迹所散发出来的古老气息。特别是“光线似乎开了刃,削铁如泥”的比喻,赋予了光线一种锐利的力量,不仅照亮了现实中的景物,也照亮了诗人内心的感悟。“难老泉的藏锋砥砺”则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个人成长的过程,最终使诗人的倒影“浑成一阙瘦金体”,体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升华。
两首诗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时间和文化的独特见解。无论是西湖的柔美还是晋祠的雄浑,都在诗人的笔下变得鲜活起来,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