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登鹳雀楼
游记/许刚(山西)
甲辰年九月一日,随团到了山西省永济市,开启永济一日游之旅。
第一站我们来到鹳雀园。我拾级而上,登上了鹳雀楼,逐层观赏。
筑 楼戍边,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唐朝李瀚在《河中鹳雀楼集序》中说:“后周大冢宰宇文护军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此可见,此楼当时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是一座成楼,存过700余载,元初毁于战火。
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一层主题千古绝唱,二层源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四层旷世盛举,五层黄土风韵,六层极目千里,使盛唐的氛围和华夏文明得到充分展示。鹳雀楼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外表经过磨平处理后,进行了油漆彩绘,立刻使该楼变得古典风雅起来,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
中都蒲城繁盛图
永济,古称蒲坂、传为舜都,春秋属晋、汉置蒲反县,清雍正六年,蒲州河中府设永济县,94年撒县设市。旧治蒲州城为戍边上重镇,扼浦津关口,当秦晋要道,西卫京师、东保三晋、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金河大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唐代曾两设中都,是全国六大雄城之一。其始建规模之大,不能尽详。
繁盛图设计以当地民间社火及玄宗东巡蒲坂为背景,由1500余个精心烧制的陶塑人物和800余间楼堂馆会组成,精美逼真。
站在六层,极目远眺,顿感心旷神怡,母亲河黄河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当年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三人饮酒做诗的场景又仿佛浮现在眼前。
第二站黄河大铁牛。抚摸中华瑰宝唐代开元大铁牛,感叹唐代先民铸铁技术的精湛,以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第三站普救寺。普救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山西省“十佳”旅游景区。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因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的动人爱情故事在此发生,而成为驰名中外的爱情圣地。据唐《高僧传》记载,普救寺隋初已有之。千余年来,它历经沧桑,反复兴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经过多年来的全面修葺,而今是寺宇巍峨,集唐、宋、明、清古建筑为一体,规模宏伟,独具一格,气势非凡,蔚为壮观。寺内古朴典雅的莺莺故居“梨花深院“,牵动了对对恋人的仰慕之情。挺拔耸立的莺莺塔的蛙鸣效应,使多少中外游客留恋往返,叫绝称奇。天下寺庙不谈情,唯有山西普救寺”,这座千年古刹每年9-10月举行“世界情侣月”活动,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寺内屹立的莺莺塔以奇特的结构、精湛的工艺、明显的回音效立而著称于世。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弗寺的“石琴”并称为我国四大回音建筑。并与缅甸掸邦的摇头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齐名,被学者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参观完三个景点,我们就结束了永济一日游。大巴车在平展的道路上飞驰,大约四十分钟就平安回到了芮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