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眼中的好人:孟兄祥宾
黄鸿河

孟兄祥宾是个内秀之人,古人说“讷于言而敏于行”用在他身上比较合适。他有两项绝活:一是左手剪纸,右手赋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二是全球主要节日,信手拈来,且能诗画“剪”然纸上。这在我的朋友中绝对是出类拔萃。
最早结识孟兄是2020年10月,为什么记得清楚?因为这天我们一起加入的济南市作家协会。但当时并不认识,而是到了晚上组织了一场小型聚会,当时还有几位同时入会的朋友一起参加。那次聚会我对孟兄印象不深,他坐在哪个位置也没注意。只是看他在群中年龄较大,给大伙倒茶次数最多,对谁都毕恭毕敬,说话不多还似乎有点紧张,给人以迂腐的感觉。
直到前不久在一次闲聊中方知,那顿饭是孟兄买的单。
2021年6月,市文联组织建党百年采风活动,孟兄没有参加采风,参加了茶话会,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他带来一套庆祝建党百年的作品,是一首长诗和一幅剪纸,题目叫《一大归来》,刻画的是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和邓恩铭。这幅作品后来被山东省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诗文入选《文脉中国·中华优秀文学作品选》一书,并获“华语300家中国文学年度奖”及“中华民族宝贵民俗传承与守护者”称号。
那天孟兄坐的是副主宾位置,给我留的印象深了一点。他仍然是上次见面时那个样子,给文友们逐个倒水敬茶,还几次欠意的解释因家庭拖累未能一起采风等。其实到场的人员对谁去没去采风无人关注。我稍微打量了一下他,中等个头,白白净净相貌显得挺忠厚。我当时感觉跟孟兄交往可能会少些共同语言,因为他太重礼节,循规蹈矩,不知是否是受了孟氏家族遗风。
当时“都市头条”主编宋俊忠兄给大伙解释说:“孟兄家庭情况特殊,不像我们,采风可以说走就走。”并私下告诉我:孟兄老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小儿子患脑瘫,快40岁了,须臾也离不开人手。三口之家都要靠他照顾,家庭负担确实挺重。我听罢俊忠兄的介绍,瞬间产生了恻隐同情之心,便主动同孟兄加了微信,方知他微信名叫“太平人家”。
后来在“广电群”和“都市头条”中经常看到孟兄发国际国内各种“节日”的祝福诗句,而且有剪纸配图。
2021年12月10号凌晨,我收到了孟兄发了第一篇问好微信,这天是“世界人权日”,而且附散文诗一首:“每一朵花都可以绽放美丽,每一棵树都能茂盛葱郁;每一个人都有平等权利,苍天赋予我们相同待遇。”而且还附上很漂亮的剪纸。12月21号冬至,孟兄发来微信诗和剪纸:“恭贺冬至喜临门,祝友与我好缘分。贵人举德愿载物,友谊长久情亦深。冬日问安倍觉暖,至情牵挂彼此心。安度今冬惟吾愿,康乐福寿承好运。”看到孟兄如此热情洋溢的问候,我也开心的回微信说:“今日冬至,依传统风俗今天开始点梅花,每天染红一小朵,九九八十一天,朵朵梅花都染红,春节就到了,春天就来了。”
孟兄对世界上很多节日都很关注,每到节日这天他都要写一首朗朗上口的祝福诗,而且在诗后面还注明节日的出处,让我们方便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比如前不久他写“世界爱虎日”诗一首,洋洋洒洒24句,最后两句是“龙腾虎跃秉好运,乐见国人享福祉。”再配上一幅威风凛凛的“虎啸山林”剪纸,注明爱虎日是由13个全球野生虎分布国的政府首脑联合发表《全球野生虎分布国首脑宣言》,决定将每年的7月29日定为“全球爱虎日”云云。再比如前天“八一”建军节,赋诗曰:“护国铁壁铜墙,护民平安健康······唯此八一之际,夙愿共圆梦想!”等16句诗,再配上三军将士英姿飒爽剪纸。
我闲来无事,把他在广电群中发表的全球各类节日诗稍作归纳,竟然有267首之多。也就是说他宣传了全球267个公共节日,并且义务标配剪纸,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奇迹。
今年5月23日,孟兄邀请几位热心老济南的朋友坐坐,大概是因为我送过他一本拙作《回望济南》,他便把我也列入热心老济南行列。头三天晚上孟兄就给我打来电话,诚恳说明是请原某报社崔社长,老朋友多年未见,为他从外地回济南接接风,麻烦我去坐陪。在孟兄再三解释下我才听明白,原来崔先生在职时为宣传济南锅炉厂帮过忙,孟兄是感恩崔先生。济南人有好客的品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手”也是人之常情,但过去是为了企业,现在退休快10年了,再自掏腰包为企业答谢人家,这可真是可圈可点的爱厂精神,不是谁都能办得到的。
孟兄心意难得,我当然恭敬而且从命。那日晚餐是兴高彩烈的,因为彼此之间熟悉,似乎在坐者都是东道主,而真正买单的东道主孟兄倒成了红花映衬下的绿叶。
那晚,我还是从大伙交流中了解了一些孟兄:
孟兄1975年到莘县插队,任知青组长。1978年回城分配到济南锅炉厂,1982年入党。他担任企业团委书记期间,把锅炉厂团组织推进到鼎盛时期,厂团委被团市委命名为标兵团委,全市只有两个团委获此殊荣,另一个是济南化肥厂团委,都是响当当的大型国有企业。孟兄连任5届党委委员,是委员中最年轻的,而且兼任企业宣传处长,负责企业宣传、企业文化、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他组织办起了很规范的厂报,每月两期,从撰稿到编辑,从画版到出版,而且还兼任厂电视台的采访、编辑到总编辑的大任,直到2017年退休。济南市机械局系统不少大型国有企业如济南汽车配件厂、山东电力设备厂、济南汽动元件厂、济南元首针织、济南轧钢厂等厂报负责人都受过他的指导,有的已经成为专业报刊和电视台的骨干。听闻如此,谦虚低调的孟兄让我刮目相看。参加聚会的臧兄也讲了一段孟兄宣传“铁饭碗”和“风雨同舟”的故事,此事在当年曾经轰动济南:
1995年3月,时任济南锅炉厂党委书记兼厂长的魏篁因工作突出,市政府奖励他个人1万元。魏厂长觉悟高,把这个钱交到厂里,委托办公室和孟兄任职的宣传处安排。当时全国上下正紧锣密鼓地推行国有企业“砸三铁”政策,企业职工人心浮动。孟兄和厂办主任等同志商议后,提出给全厂2500名职工每人买一个(快餐杯)铁饭碗,魏厂长听罢欣然采纳,并语重心长地说:“送给大家这个铁饭碗,为的是依靠全厂职工把企业搞上去,使我们手中的铁饭碗捧得更牢,使锅里的肉盛得更多。”在那个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砸三铁”的日子,全国几千万职工为砸掉铁饭碗而惊慌失措的危机时刻,济南锅炉厂厂长给职工送来快餐杯,职工们亲切地称为“铁饭碗”,那感觉不言而喻,真是“春风十里,不如有你。”人心所向,众志成城,企业能不蒸蒸日上吗。
再说风雨同舟的故事:1998年4月30日下午,天降细雨,正是下班时刻。只见锅炉厂门前涌出片片色彩斑斓的雨衣群,背面统一印有“风雨同舟,共创济锅辉煌”。这是厂长魏篁用自己8万元年薪为全厂职工每人定做了一件雨衣。当时天公作美,新雨衣刚发到职工手中没几天,老天爷就连续两天下起雨来。一时间,从锅炉厂飞出的件件雨披宛如朵朵鲜花一般,绽放在济南城区的大街小巷,引来无数双羡慕的眼光。有诗为证:赤橙黄绿青蓝紫,雨衣宛如花盛开。风雨同舟心连心,济南锅炉暖未来。而这次“风雨同舟”的策划者正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孟兄。
“铁饭碗”和“风雨同舟”两个故事,分别在《机电日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劳动报》《经济日报》《山东工人报》《济南日报》和济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曾进行了报道。
那天宴席上,崔社长说的一段话或许是对孟兄人品的最好诠释:“我认识祥宾40年了,那时候我是报社编辑,他是报社通讯员,他爱厂如家,对朋友实实在在。那时候是这样,现在还是这个样,40年如一日,不容易。”
孟兄祥宾,8岁就跟母亲学剪纸,几十年来创作各类剪纸430多种,从24节气到12生肖图、戏剧脸谱图、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系列人物图。为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孙中山、鲁迅、雷锋、齐白石等人物肖像剪图。为各类中国传统节日、世界重大节日剪纸,给各种动物也有维妙维肖的剪纸。还为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同学及济南锅炉厂的同事等130多对新婚夫妇义务剪窗花、剪双喜、剪顶棚花。今年春节前夕(1月13号)《齐鲁少年》报的合刊,整版刊登了孟兄9幅中国传统节日剪纸作品,并且介绍了其汇总几十年剪纸经验手法,意在创新升华,弘扬传承非遗。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没有持之以恒的追求是办不到的。
孟兄还勤于笔耕,在家庭压力挺大的状况下仍然笔耕不辍,连续多年创作诗歌1600余首;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1200多篇,其中30余篇登上了《经济日报》《大众日报》《济南日报》《中国机电日报》《山东工人报》等报纸的头版头条。
2024年8月9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