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末秋初时节,粤北大地风和日丽。应东华禅寺主持万行法师邀请,我们从广州出发,驱车三小时到达韶关市翁源县东华山风景区。坐落于这片绿水青山中的东华禅寺,迎来一件盛事——心经篆刻碑林落成。进入寺院法堂,万行法师合掌相迎。他形体敦实,须眉浓密,脸颊宽厚,炯炯有神的目光中透出几分慈祥。入座后大家随意交谈,万行法师语速沉稳,字正腔圆,其声与其形略显反差。经他介绍,我对东华禅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东华禅寺始建于公元502年,原名灵鹫寺。公元661年,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继承五祖衣钵后南归,经此寺而隐修,改灵鹫寺为东华禅寺,唐宋鼎盛,毁于明清。1997年,已闭关四年的万行法师,来到东华山又闭关潜修三年。在而立之年出关后,他决定恢复东华禅寺,再续禅宗香火。如今的东华禅寺有四大法宝:爱国文化、祈福文化、农禅文化、孝亲报恩文化。2022年,万行法师与广州篆刻书法家张瑞麟结缘,决定以张瑞麟篆刻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章,刻在从全国各地精选来的观赏奇石上,在东华禅寺的龙凤广场上建造心经碑林,以弘扬中华文化,这是全国首创,开天下之先河。心经印章共56方,相应刻凿于56座观赏奇石上,一印一石,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方有圆,有正有斜,疏密相宜,错落其间。也寓意中华56个民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以奇石之形态,佐以经句,金石之言,观石悟道。
万行法师以身作则,引导僧人及信众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寺院上空五星红旗长年迎风飘扬。中央电视台曾采访万行法师,宣扬其弘扬佛法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精神。宗教文化出版社、华夏出版社、新华出版社、现代出版社等先后出版了万行法师的《心中月》《降伏其心》《善用其心》《其心无往》等著作。张瑞麟儿时受父辈开蒙,学习书法,临摹法帖,几十年如一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后,进而探讨篆籀,先从散氏盘、克鼎等金文临摹开始,再进行篆籀创作,修炼到精致古拙,清新自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系列篆刻作品集,表现了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篆刻设计布局仿佛有古人的羽扇纶巾的飘逸和似巧似拙的潇洒,折射出的审美取向、技艺特点、艺术境界,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张瑞麟不仅坚守传统,更敢于创新,他尝试把篆刻艺术融入佛门。他的心经系列篆刻作品得到了西安法门寺、四川广德寺和广东弘法寺等的好评,并列入收藏。张瑞麟对中华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赋予每一方印章以灵魂,他的篆刻作品不仅承载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更流淌着现代艺术的血液。他的篆刻艺术宛如一部浩瀚的历史长卷,将诗、书、画的美学与雕刻的精髓融为一体。每一方印都承载着他对艺术的独到见解、情感注入和理解诠释。在他手中,这一门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文化正焕发出新的光彩,使后人传承古代的智慧和美学。参观篆刻碑林,众人皆流连往返。大家在万行法师的提议下,围拢着碑石合影留念。秋阳下,山风阵阵,暖意浓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