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文化沃土,绽放创新活力
文/余青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揆诸畴昔,中华文化穿越兵燹水火,度过重重浩劫,一直传到今天。宋词、楚辞、汉乐府、唐诗……我们有无比灿烂的中华诗歌文化;重阳、上元、清明、元宵……我们有深入人心的中华节日文化;竹编,陶瓷、酒酿、榫卯……我们有“其艺必精”的中华手艺文化。但面对如此繁复庞杂的中华文化,我们如何适从?依我刍荛之见,根植文化沃土,绽放创新活力。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深入挖掘,根植文化沃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类学说在文化激荡中大放光彩;汉朝独尊儒术,奠定儒学正统地位;明清时期,儒学结合时代特征发展创新。譬如酿酒,都说储放越久,酒质越好,闻起来越香。文化,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同样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挖掘。
守正开新,气象万千。筚路蓝缕,培养文化自信。
我们在文化中,陶冶一份刚毅坚卓。“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我们从中得到面对惨淡人生的坚韧顽强;“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我们从中得到傲立世俗的超凡平庸;“回看射雕处,干里暮云平”,我们从中得到看待世事的襟怀坦荡。中华文化以“润物细无声”之势,给心灵以美的熏陶,给生命以丰厚的馈赠,给人生以深沉的鼓励。这使我们更热爱自己的文化:冬奥会上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折柳寄情等文化展示,将中华文化和冰雪运动完美融合;《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以文化厚度彰显精神高度。带来现象级流量……“虽干万人吾往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中华文化爱得深沉。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转化,绽放文化活力。
从农耕文明进入信息时代,从乡土社会转为城市聚居,科技时代为传统文化注人新元素。如今现代化的生活,原有文化传统的简化,并不意味着文化内涵和价值会彻底改变。相反,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予以展示、创新,才能推动文化兴盛。做法上,我们将内涵丰富的特色的文化,以线上科普、文艺演出、民间传颂、特色旅游等形式创新展开,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有趣。思想上,我们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连贯“中国式现代化”;知“天地与我并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知“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融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文化火炬仍在传递,“历久弥新”,是我们坚持创新的根基。
如同波澜壮阔的长河,中华文明一路奔涌而来,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浇灌出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在中华文化的支撑下,中华民族才得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饱受挫折而不断浴火重生。故曰:根植文化沃土,绽放创新活力。
(四川省渠县中学余青芮)
总价值八万元的文学大奖三苏文学2024年“陈氏梅花杯”中秋诗词大赛启事
“天上满月,人间团圆”,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中秋也是诗词的盛会,在2024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与国礼书画家、陈氏梅花创始人、三苏文学艺术顾问陈永华老师一起联合举办2024年“陈氏梅花杯”中秋诗词大赛。
陈永华老师简介
陈永华,笔名梓淼,斋号永芳轩,1960年出生于四川峨眉山。现住青神县。他在艺术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是陈氏梅花创始人,并有“牡丹王“之称。陈永华的画作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创新的元素,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感。他的画作中,梅花、葡萄等元素尤为引人注目,陈氏梅花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1、大赛时间:9月1日一9月18日
2、截评时间:9月26日。
3、评奖结果将于9月30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4、大赛收稿:赵文碧,微信名/三苏文学,微信号/ZWB612462。
5、大赛对象:关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的海内外所有诗词爱好者
6、大赛主题:以中秋为主题。
7、大赛体裁:诗、词、歌、赋、散文诗。
8、大赛作品:投稿首行注明“陈氏梅花杯参赛作品”。大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文责自负。
9、大赛平台:入围作品將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刊发
10、评奖要求:浏览量占50%(浏览量必须500以上,点赞、在看100以上。),评委点评占50%。
11、大赛评委:由青神藉著名诗人王宇春老师任评委会主任,评委会成员:王宇春、陈永华、李安全、叶志权、李建全、勇健、赵文碧。
12、大赛评奖: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13、大赛奖品:一等奖一名,奖品为“陈氏梅花”一幅(价值24000元)和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二等奖2名,各奖陈永华老师国画一幅和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三等奖3名,各奖陈永华老师国画一幅和精美荣誉证书一本。
14、大赛期间作品赞赏10元以下不发放,赞赏10元以上60%归作者,40%用于平台运营
三苏文学
2024年8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