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诗联学院《七绝天地》249期】
~~~~~~~~~~~~~~~~~~~-
日月(敬金忠)
,绝句起承转合之转法,,,
前人出于诗法与理念的异同,对于起承转合的重视度有异,有极强调的,也有认为需要强调整体浑成的。但有一点,他们都不否认,就是如果能转得好,就算无功,整个诗还是平平,但至少能无过,不会出现大的差池。相反,不会转法、写不好转法的,往往就会写得诗不象诗,意思寡淡无味。
如果用起承转合法,通常转就是第三句。如果不是,自然也会有例外。总的来说,转法在诗中的用法,正常有三种:
一、一句一转。
二、第三句转。
三、末句转合。
单第二句转的也有,不过不多,我一时想不起具体例子,印象中老杜有这么写的。第二句转容易尾大不掉,后面三四句重复。第二句转,则多半后两句用对仗。老杜的绝句是变格,所以我们了解一下就好,不要去模仿。
关于转的重要性,其实我不必再多说了,尤其初学诗,多半是按起承转合法中规中矩地写,则这个转就更重要,因为第三句原本就是绝句中最该发力的地方。当然,如果想更进一步,讲究整体的浑圆无痕,则就不止是这样了,一气直下、首尾浑成,有章法却让人根本注意不到,那才是最高明的绝句,只是现在说这些太早了,我们还是回正题,老实研究这个转法。
一、一句一转。
一句一转,顾名思义,就是除开第一句得是起始之外,剩下的三句,每一句都有一个意思,但整体又是连贯的,是就某个方面的展开。古人曾特别说过这种写法,说:绝句一句一转,却是四句只成一事,着重尤在第三句一转,方好收合,虽只四句,却与律法无异,意不透不妙,意已竭亦不妙。上二句太平,振不起下二句。下二句势高,恐接不入上二句。用力要均,如善射者之撒放,左右手齐分,始平耳。
当然这个说得有点复杂,比喻倒是很妙,和射箭一样,得双手同时分开配合,箭才能射得平准,不然肯定就射飞了。但其实也不复杂,我们具体看一下诗就能明白:
崔兴宗写真咏
画君少年时,如今君已老。
今时新识人,知君旧时好。
这个如果用我们以前学的八法来分析,这个是用了对比法,从今与昔的不同来咏,一句昔,一句今,再一句今,再一句昔。妙在一句一转。
你们看,起句是画君少年时,这个是破题了,暗起,下面马上就是一转:如今君已老。如果这一句是接着少年时的神态样子写,那就是承,现在这样,这就是转了。而第三句,它又不肯接着今天老了的崔兴宗来写,不着一语,反而又跑去说别的了:今时新识人。现在才认得你的这些人——
怎么样?又不接着说现在的朋友和自己了,反过来跑去接续第一句的少年,知君旧时好。这一句是一转,但同时也是承,是合。为什么呢,我们上次说的分承法大家还有印象吧,很显然,这首诗一句一转,但同时转中有承,第三句承的第二句,第四句承的第一句。这么写,才能让诗是一个整体,意思连着转了三次的同时,却是第一次的转,都有一个暗丝扣住彼此,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就到哪儿,这个不成的。
再看一首:
溪口云
溶溶溪口云,才向溪中吐。
不复归溪中,还作溪中雨。
这个诗要写的是云,特定的溪口的云。而云这东西,到处都是,怎么样才能体现出,诗人要咏的这个是此处(溪口)的,而不是随便扔给哪朵云都成的溪口云呢?你们看这个诗,怎么样?很巧的构思,云没个性,可溪口有啊,那条溪……于是全诗就扣着云和溪的关系这么一口气写下来了。〈诗境浅说续编〉里对这个诗作过解读,说:诗言溪中水气,蒸化为云,既腾上天空,当不得更归溪内,而酿云成雨,仍落溪中。雨复化水,水更生云,云水循环而不穷,可见无往不复,不生不灭。以诗格论,如游九曲武夷,一句一转,愈转愈深。
这首的妙处也在于一句一转。但能成其妙的前提,是诗人能很敏锐地提炼特性,而不是随便写:哦,吟云啊,那我就去写白白的真奶奶的白吧!哦,还可以好软啊软得象棉花——当然,这样凑成合乎平仄要求的诗当然也成,也是写作的自由,只是,和这个溪口云一比,那就真低劣到不好意思说了。
明明这首也没用什么高深的典故,没用什么特别的华美词藻……说它全是口语都可以。为什么呢?这个为什么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说,答案早就和你们说过了,端只看你们自己有没有意识到。
那就是要思考,要有眼力和对美或对一些事物的敏感。而这些都是后天能培养出来的,一个是自己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一就是多读书多汲取知识开阔眼界。舍此再无他法。
我们用《一句一转》的格式写五绝或七绝一首 题目自拟 内容不限 使用平水韵。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盘古诗联学院编辑部》
《七绝天地》249期作业(一句一转法)
01.成人之美02.宁静03.柯美柘04.藏岚05.李凤英06.郑举纲07.何惠明08.李广恒09.洪德明10.春草11.赵偲含12.一剪梅13.晁春阁14.禅禅15.张丽辉16.世外桃源17.白金禾18.黄伟琰19. 海纳百川20.杜豆豆21.陈友福22.林辉荣23.杨斯桂24.萍果25.李文涛26.春云27.刘爱美28.迟晶三阳29.金秋立红30.羽海微云31.訾春英32溪水33日月
01
七绝·盆景
文/成人之美
着意育苔坪草浓,藓衣老石扮青峰。
细枝同韵参天树,山水欣然捧在胸。
02
五绝·咏菊
文/宁静
陌上菊花黄,秋风妒欲狂。
挟霜无日扫,落地亦含香。
03
七绝·新农村
文/柯美柘
水泥地面小洋房,不见从前土筑墙。
绿树环涂新象貌,根除昔日乱肮黄。
04
五绝·随吟
文/柯美柘
天阔任鹰翔,迢遥马力彰。
水深鱼奋跃,春好百花香。
05
五绝·棒瓜
文/藏岚
园栽长棒瓜,叶茂满黄花。
香味引蜂蝶,果多弯竹笆。
06
七绝·咏菊
文/李凤英
金菊花开满地黄,秋风拂面送清凉。
搜肠刮肚寻佳句,妙语华词咏蕊香。
07
七绝·秋裹伏
文/郑举纲
伏天流火南风燥,谁料中秋暑气隆。
过往同期凝露降,高温远去送凉风。
(演英收录)
08
七绝·荷塘
文/何惠明
池水清清映绿荷,鸳鸯交颈向天歌。
花香遍地蜂儿闹,碧柳依蓬情意多。
(一木一石收录)
09
七绝·秋
文/李广恒
夏尽秋来日渐凉,花凋柳瘦草衰黄。
飞鸿列阵衡阳去,寒菊篱边沁暗香。
10
七绝·秋荷
文/洪德明
枯叶无华枝泛黄,风骨依旧气高昂。
多姿美貌虽失去,不染污泥玉藕藏。
11
七绝·秋菊
文/洪德明
晚秋九月降冰霜,寒气三分木叶黄。
莫道百花凋谢尽,金英傲放送幽香。
12
五绝·秋虎
文/春草
时雨送清凉,忽然生暑狂。
原来秋老虎,去复显威强。
13
七绝·古城夜色
文/赵偲含
独自沿堤沐晚风,怡心佳境入眸中。
龙亭高耸清园近,皓月华灯千载融。
(诗妖收录)
14
七绝·秋色
文/一剪梅
西风扫叶落山间,寒露燃枫色彩斓。
冷艳菊开秋有韵,高飞大雁去无还。
15
五绝·菊
文/一剪梅
冷艳傲寒呈,幽香为客惊。
不知秋雨意,却懂菊花情。
16
七绝·秋山
文/晁春阁
溪谷幽峦备入冬,秋翁换季易芳容。
无形笔蘸春颜色,绘就峰红别样浓。
17
七绝·咏菊
文/禅禅
秋园菊影韵如诗,霜露相侵意不移。
摇曳风中添雅趣,残枝飘落亦成思。
18
七绝·秋日乡田
文/张丽辉
秋日乡田金穗开,西风过境入村来。
坡头硕果满枝缀,园里青蔬独自栽。
19
七绝·秋韵
文/张丽辉
幽幽石径轻烟扬,郁郁青松雅韵长。
岭上枫林初染赤,坡头野草慢凋亡。
20
五绝·村居(一)
文/世外桃源
锄园惊雀栖,蝶乐入花堤。
蔬果枝头艳,稚儿追逗鸡。
21
五绝·村居(二)
文/世外桃源
菜园初过雨,庭院碧生姿。
蔬果清风弄,花香入晚炊。
22
七绝·金光叶
文/白金禾
天才日月笔尖狂,四海为家画卷香。
白露轻风鸣盛世,西行落叶反金光。
(袁谷成收录)
23
七绝·凉秋
文/黄伟琰
一弯新月探窗前,飒飒西风抚鬓边。
促织相催梧叶老,几声雁叫往南天。
24
七绝·重阳
文/海纳百川
秋风润笔枫调色,夕彩铺笺菊赋章。
万里征鸿书信寄,千杯共举庆重阳。
25
七绝·渴望秋凉
文/何惠明
早已临秋热不休,鸣蝉嘶叫哪知愁。
苗儿蔫缩期甘雨,丹桂思开露亦收。
26
五绝·凉秋
文/杜豆豆
萧萧秋夜凉,轻拂月边棠。
渐觉衣衾薄,还闻落叶黄。
27
七绝·诗兴
文/陈友福
一诗摆渡灵魂写,天地玄符韵律情。
引笔兴怀描述爱,不成文理望贤诚。
28
七绝·秋季开学
文/林辉荣
枫叶浅红雏菊黄,长空鹰击雁南翔。
秋风抚面精神足,黉室书生进学堂。
29
七绝·中秋月夜
文/林辉荣
圆月中秋挂树梢,小船湖面顺风漂。
一行白鹭腾空起,鸣唱黄鹂翠柳条。
30
七绝·白露吟
文/杨斯桂(湖北)
白露金风寂寞凉,梧桐老树叶凝霜。
蝉藏蛙隐池塘静,碧水清波映月光。
(世外桃源收录)
31
七绝·他病了
文/萍果(西安)
退休闲暇一身轻,绕膝孙儿喜气盈。
忽报夫君生大病,如雷震耳泪珠倾。
32
七绝·陪护
文/萍果(西安)
公交地铁早争先,心系亲人医院牵。
三伏难熬任汗沁,辛劳伺候在床前。
33
七绝·桂花树
文/李文涛
推窗月下一园幽,金桂香浓溢满楼。
遥想吴刚常弄斧,无由何必斫乡愁。
34
七绝·初秋喜雨
文/春云
话说迎秋落雨凉,雷轰云渡费周章。
欣然即兴随它去,淋湿衣衫也不妨。
35
七绝·秋夜
文/刘爱美
落叶飘零满地黄,忽来夜雨滴秋章。
披衣望断街灯处,思念悠悠向远方。
36
七绝·春晨湖光山色
文/迟晶三阳
日出东方照世妍,云蒸霞绚映河川。
高山峡谷浑成色,竟揽沼湖风景鲜。
(羽海微云收录)
37
七绝·中秋月夜
文/金秋立红
冰轮悬挂满天明,舟曳清波巧奏笙。
桂影婆娑华夏夜,黄鹂鸣唱万山萦。
38
七绝·夜醒
文/羽海微云
秋宵梦醒几疑何,满室生辉浴月波。
风动纱帘兼细细,静听蟋蟀唱清歌。
39
七绝·果农
文/訾春英(河北)
清风软露正提神,瓜果红黄香染身。
十里烟村犹似画,田头翁媪笑迎人。
(青青子衿收录)
40,七绝·酒
文/溪水
精挑五谷酿琼浆,玉露清醇琥珀光。
醺醉可曾邀月饮,莫违仙境采诗囊。
一句一转
41,七绝 酒
文/日月(‘敬金忠)
星落琼杯醉月行,神游世外入云城。
无端掀起春思梦,白发红尘别样生。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冰冰
野鹤 段志军 张丽辉 汪凤森
张旭祖 郑举纲 黄伟琰 徐家齐
收稿: 徐成美 臧岚
制作:李凤梅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4.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