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志权
进入九月,当漫天旋转的枯黄划出季节更替的轨迹,秋林愈发显出她的秀颀与挺拔,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东西来装饰的洒脱和孤傲,在这带些凉意的夜晚,在飒爽的秋风中,倾听秋雨的私语,生命涌动起汩汩暖流,无名的情愫漫过心头。
当秋风渐渐褪去,秋雨过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斑驳的光阴,给整个世界披上一层柔和的金色。九月,以温婉而深邃的姿态,悄悄地、轻轻地步入我的生活。这个时节,没有了喧嚣与浮躁,我沉浸在温柔而深沉的思索中。在这份宁静与深邃中,挤出时间与秋风秋雨共舞,成为了我心中最温暖的寄托。这份兴味,驱散了我心中的雾霾,让灵魂得见湛湛青天,让我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宽阔与坚实。这个时候,我总会将台灯点亮,让柔和的光线洒满书桌,然后再次沉浸在码字的世界中。
告别过去,收拾惨淡而短暂的人生时光,一瞬间颇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之感慨。只争朝夕,体验人生五味;只争朝夕,寻找不一样的神奇。记得年少时轻狂,抱负远大,曾经很羡慕那些舞文弄墨的人,曾经很自以为是,总希望有那么一天,奉献更多精彩与绚丽呈现给世人。而今变了,变得对自己很失望,我知道自己并非完人,或许是缺乏世俗的圆滑和投机。所以,往往会痛心地发现自己的“迂腐”,但似乎又觉得自己不缺乏追逐梦想的信心恒心,心中留下的是坦然面对,淡然取舍。
秋风伴秋雨,落花片片,秋风轻叹,生命终究还是回到黑白中去。或许,我早已被遗忘,尘世早已荒凉,那还眷恋什么呢?别再怀念落日时分那温馨的风景,别再怀念黑夜里那首歌我曾经唱过。如今,这些场景都与我无关。时光与台灯的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温馨而又宁静的氛围,在这样的时刻码字,真是难得的享受。
很多时候,我总会宅家,或是坐在窗户边,或是倚靠在座椅下上,舞动键盘为自己的梦想舞蹈,用心码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选择舞动键盘跳舞,也就选择了一种超然,选择了一份豁达。这也是这些年我演绎山区铁路和小站人无私奉献的出发原点。
舞动键盘,倾情跳舞,执着追梦,砥砺前行。曾记否,在火热的山区铁路生产一线,紧张的防洪现场,尽职尽责的忙碌着......我更加坚信,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对梦的渴望、对梦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文字在心间流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世界。边远小站的一抹橙黄,在秋雨朦胧里,我按下快门,“咔嚓”声声,美景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小站人的执着融为一体。短暂时光,是一场精神的旅行,既驱散了身体上的疲惫,也洗净了心灵上的尘埃。
不为纷繁复杂的世事扰乱心神,只希望尽情呼吸这沁入心脾的清凉。听,那秋雨,仿佛在吟唱,唱的是四季里最甜的歌;看,那秋风,仿佛在翩舞,舞的是四季里最美的曲;想,那秋色,仿佛站在秋的路口向我招手,遍地金黄,硕果累累。
望着九月交织的雨帘,侧耳细听风和雨的呢喃对话,感受着秋的庄重,秋的韵致,秋的恩典。蓦然回首才发现,我在对走过的岁月一字一句填写的同时,九月给予了我更丰厚的回馈。此刻,心灵仿佛被洗涤,生活中的烦恼与忧愁,都会随风而去,只留下秋风秋雨带来的宁静与喜悦。
雨不停的下着,缕缕秋韵萦绕脑海。别再追寻了,九月的诗篇已随流水失语,这个秋天有数不清的故事蔓延。秋风秋雨里,真希望那个仍在小站的她这个时候出现在眼前,真怀念那些彼此一直厮守的日子,一起撑起秋意,撑起暮色,撑起绵绵爱意。如今,她在遥远的小站,只有我独自漫步在这秋风秋雨的季节。宛如断弦的提琴还在幽幽的颤动,只是已经拉不成调。那些旧得褪色的记忆,那些陈年旧伤,只要秋风轻轻一吹,便纷纷扬起。
窗外,雷鸣闪电,风声雨声更加急促,凉意阵阵。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心境,只配与窗外的秋风秋雨共舞,共同感受秋的过程,共同去探索人生的真谛与价值!
作者简要情况
叶志权,四川成都人,铁路政工师,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1986年开始爬格子,相继在《人民铁道网》《西南铁道报》《中国散文网》《散文随笔》《秘境黔东南》及铁路文学《贵州铁道文艺》《苗岭彩虹》发表新闻以及报告文学、杂文、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数千篇。《小站人,扛起责任与大爱》获贵州省2013年第十一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文学作品类报告文学一等奖;《小站,我心中那些抹不去的印记》在2023年“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火车头’”全国铁路优秀文艺作品展暨技能比赛文学征文活动中获得散文二等奖。
总价值八万元的文学大奖
三苏文学2024年“陈氏梅花杯”中秋诗词大赛启事
“天上满月,人间团圆”,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中秋也是诗词的盛会,在2024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与国礼书画家、陈氏梅花创始人、三苏文学艺术顾问陈永华老师一起联合举办2024年“陈氏梅花杯”中秋诗词大赛。
陈永华老师简介
陈永华,笔名梓淼,斋号永芳轩,1960年出生于四川峨眉山。现住青神县。他在艺术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是陈氏梅花创始人,并有“牡丹王“之称。陈永华的画作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创新的元素,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感。他的画作中,梅花、葡萄等元素尤为引人注目,陈氏梅花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1、大赛时间:9月1日一9月18日
2、截评时间:9月26日。
3、评奖结果将于9月30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4、大赛收稿:赵文碧,微信名/三苏文学,微信号/ZWB612462。
5、大赛对象:关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的海内外所有诗词爱好者
6、大赛主题:以中秋为主题。
7、大赛体裁:诗、词、歌、赋、散文诗。
8、大赛作品:投稿首行注明“陈氏梅花杯参赛作品”。大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文责自负。
9、大赛平台:入围作品將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刊发
10、评奖要求:浏览量占50%(浏览量必须500以上,点赞、在看100以上。),评委点评占50%。
11、大赛评委:由青神藉著名诗人王宇春老师任评委会主任,评委会成员:王宇春、陈永华、李安全、叶志权、李建全、勇健、赵文碧。
12、大赛评奖: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13、大赛奖品:一等奖一名,奖品为“陈氏梅花”一幅(价值24000元)和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二等奖2名,各奖陈永华老师国画一幅和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三等奖3名,各奖陈永华老师国画一幅和精美荣誉证书一本。
14、大赛期间作品赞赏10元以下不发放,赞赏10元以上60%归作者,40%用于平台运营
三苏文学
202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