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抗日英雄
浑名“张小骚”的由来
石凤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江苏省淮阴县说到张其坤很少有人晓得,提起“张小骚”,那真是没人不知道。他在五十年代骑过的一辆宝石蓝的意大利自行车,我曾见过车子很轻,车圈是铝合金,辐条是空心的,他笑着说,“我的自行车从王营到淮阴(当时清江浦是淮阴属地),只蹬‘三脚半’”(快)。钢丝(辐条)断了在“车行”(个人修理、出租自行车店铺)换上国产的(实心),再断还是国产的,我们的质量跟人家不好比。
他的浑名是因为建国初期“三反五反”运动,被错定为“老虎”精神受到了刺激,说话有时“没高没低”的。
(一)
革命老前辈,
运动错定罪。
头脑受刺激,
言语人领会。
(二)
浑名张小骚,
谁个不知晓。
倍受人尊重,
百姓夸他好。
(三)
英雄勿能忘,
建国名功臣。
传承红基因,
当好接力人。
1941年10月3日,毛泽东致电少奇同志并告陈毅:“中央决定少奇同志来延安一次,并望能参加七大。动身时望带一部电台,何时可以动身盼告。”
1942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电报通知:“中央决定少奇同志回延安参加七次大会。望少奇同志即将工作交代,携带电台,动身回延。何日可起程,望告。”这样,少奇同志回延安之事便提上了日程。
3月19日,少奇同志带领华中赴延安的100多名干部,在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五旅第十三团的护送下,从苏北阜宁单家港出发,踏上了回延安的征途。
少奇同志化装成老板,警卫班战士多化装成跟班、马夫,沿途由各根据地派武装和向导一站接一站护送。
有人传说过,说起张其坤可不简单,是过去电影《平原游击队》里扮演队长李向阳的原型,曾护送过时任新四军政委少奇同志过铁路去延安的“淮阴抗日英雄区长”。
1942年12月30日,少奇同志一行安全到达延安。这一路途经山东、冀鲁豫、冀中、晋绥,历时9个月,穿越了敌人103道封锁线。到达延安后,少奇同志总结这次远征时,曾幽默地说:“我们也等于进行了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大家吃尽了千辛万苦。”
一九五三年淮阴县召开“先进干部代表大会”上宣读名单时,当读到渔沟区模范干部代表隽广才的名字时,时任县民政局长的张其坤不由得一愣,然后走近他跟前仔细端祥起来说:“隽广才,你这小子命真大呀!”一九四五年夏天,你违反八路军的纪律,我是执行军纪“处决”你,没想到你对党忠诚,事后并没有背叛革命,我差一点要了你的命,你不怨我吧?隽广才说:“老区长,您说哪里话呢,我违反军纪,理应死罪。但您用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方法,故意放我一马。战友们手下留情,并没有用子弹枪杀我,刺刀也没有在要害部位置于我死地,我心知肚明,哪能恨您呢?能让我重新走上革命道路,我应该感谢您才对呢!”说着两个人伸开长臂来一个有力的拥抱,让在场的干部代表无不为之动容。淮阴人都知道张老前辈过去杀敌勇敢、打仗勇猛,是革命有功之臣。他生活俭朴,身着退色的蓝卡机布中山装,走到哪里干部群众都喜欢跟他聊天,受人尊重,没有人会计较他的言行举止,如今张老已经过世多年,英雄不应该消失在我们历史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