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再献诗祝大黑山岛
非遗文化艺术季启航
天 琮

在“入梦海岛·遗脉相传”的诗意呼唤下,长岛大黑山岛首届海岛非遗文化艺术季暨座谈会,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灵韵交织,编织出一幅海岛文化的绚丽画卷。著名文化学者、东夷骨刻文字系统破译者、骨刻文书法艺术创始人、国家一级书法家、资深文旅专家、鲁东大学客座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丁再献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对东夷文化的深刻理解,为活动题写了寓意深远的对联:

内海人文历史传承久,黑山极品旅游创异多。
丁先生这幅对联,不仅点明了大黑山岛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也预示着其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美好前景。
丁再献先生对长山列岛的文化历史了如指掌,尤其是大黑山岛。他指出,大黑山岛是东夷文化的成熟区域,国家历史考古认定其为距今6500年来不间断的历史文化区,与陕西半坡遗址属于同一时期的文明。因此,位于大黑山岛北庄村的文化遗址被誉为“东半坡”。

近年来,烟台新绎旅游集团致力于大黑山岛的旅游开发。他们首先开辟了蓬莱至黑山岛的航线,随后在岛上开发了龙瓜山旅游景区,该景区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鲁东大学商学院二级教授曹艳英倡导的首届海岛非遗文化艺术季座谈会吸引了新绎旅游集团的注意,他们对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和参与其中。
“入梦海岛·遗脉相传”活动的背景,是大黑山岛在蓬长区域逐渐成为小众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文化自信和非遗文化的传承,进一步提升其海洋文化价值和旅游吸引力。黑山乡政府与新绎旅游集团的合作,不仅完善了岛内的旅游基础设施,更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广阔舞台。为了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挖掘大黑山岛的“百千万亿”文化体系,进一步释放长岛地区的海洋文化价值,以非遗文化为切入点,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大黑山岛,这片位于内海怀抱中的神秘土地,承载着东夷文化的千年遗脉,其文化遗址被誉为“东半坡”,与陕西半坡遗址同属史前文化的重要节点。丁再献先生的对联“内海人文历史传承久,黑山极品旅游创异多”,不仅是对大黑山岛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更是对其旅游产业创新与发展的肯定与期待。

近年来,烟台新绎旅游集团的介入,让大黑山岛的旅游开发焕发新生。从开辟蓬莱至黑山岛的航线,到龙瓜山旅游景区的开发,每一步都彰显了对海岛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对旅游体验的创新追求。而首届海岛非遗文化艺术季的举办,则是在鲁东大学商学院二级教授曹艳英的倡导下,对大黑山岛文化价值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将大黑山岛的文化价值推向了新的高度。活动聚焦海岛资源推介、文旅融合发展、非遗文化传承,旨在推动文化与旅游的双向赋能,实现和合共生,让大黑山岛成为蓬长区域乃至全国小众旅游目的地中的璀璨明珠。

骨刻文韵,海岛遗梦,不仅是一次对大黑山岛首届非遗文化艺术季的侧记,更是对海岛深厚文化底蕴与创新旅游发展的深度解读。它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自然的灵韵,也见证了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大黑山岛,这片承载着东夷文明遗脉的海岛,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界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写于2024年9月4日

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干部,现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鲁商集团分会副会长,山东原古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