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胡笳》刘晓新先生格律诗词卷!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
五律.塞外胡笳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素月映窗前,文姬塞外怜。
胡笳悲雁客,墨迹恋乡泉。
独忍寒风恨,何堪冷雪旋。
音扬萦暮帐,归汉寄来年。
七律.暑日闲咏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暑热何妨入境时,蝉鸣争唱柳梳丝。
轻摇锦扇寻高韵,细绾罗纱赋小诗。
竹影窗前天色晚,云浮梦里月星驰。
蛙声又起荷香处,未晓花开第几枝。
七律.禅花解语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俗世常修古寺缘,清诗韵里总情牵。
莲开一季莲花忆,瀑落千溪瀑水延。
心若浮云心易变,梦如晚月梦难圆。
青蓬结子连根藕,解语丝中也有禅。
七律.雾里荷花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雾里观花静水塘,宓妃入典洛神妆。
娇容染色丹青笔,秀叶吟怀古籍章。
有感心清除俗媚,无妨仙蕙立端庄。
风华未负江南雨,似玉凝珠一品香。
七律.夏夜修心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隐退江湖若许年,不关俗事只修禅。
看山听雨蕉窗外,饮酒敲诗竹舍前。
犹感神清心入道,似添智慧寺邀缘。
荷塘月下香风起,锦扇轻摇可比仙。
七律.霸王别姬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英名一世起江东,不舍虞姬梦幻空。
舞影飘花恩似海,美人赛玉剑如虹。
品高别过乌骓泪,才尽离归霸主风。
读史难平心有憾,悲怀赋墨入情衷。
七律.夏咏紫薇花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消暑休闲慢品茶,园开几树紫薇花。
枝穿绿线凉如水,蕊绽红云灿若霞。
不屑春时争百艳,惟求夏季惠千家。
姿容隐在山前谷,欲秀娥眉气自华。
七律.上海桂林公园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犹忆魔都桂树香,秋风缓步夏时长。
有缘客赏玲珑石,无憾人穿锦绣廊。
六角亭边围荇草,八仙台畔转花墙。
曾遭劫掠徐家汇,史载名园本姓黄。
七律.观潮怀古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潮涨波翻海月明,欲摧礁岛浪涛鸣。
吟怀忆起东坡句,寄意思来碣石情。
始信光阴如逝水,应知尘世若浮生。
而今有念书中客,颓笔残诗不必评。
七律.美人蕉闲咏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饮酒琴楼夜寂寥,夏时独赏美人蕉。
诗吟月下君前约,韵寄花间笔底邀。
始信修禅存惠誉,才闻增智感灵昭。
谁能泥醉痴情醒,知己红颜梦远遥。
七绝.西夏王陵遗址思咏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一
史载西行战事频,贺兰山下未称臣。
荒原今有王陵在,不见当年大夏人。
二
党项称功灭乱军,独居西夏史留文。
势成三鼎均天下,神秘消亡一缕云。
三
战火纷飞铁骑奔,蒙军横扫夏无存。
惟留墨字碑文记,难解奇文后世论。
注:西夏碑是党项族西夏王国遗留的一块石碑,碑上的西夏文成为历代文字学家研究的对象。
七律.阿拉山口哨卡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野陌苍茫冷彻寒,天山雪岭筑冰澜。
常怀雁迹神魂勇,志向边关祖国安。
战马情衷驰玉路,军兵砥柱立雕栏。
巡防要塞银妆裹,剑指乌云锷未残。
七律.访山寺有悟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山寺空灵古柏颀,浮云薄雾隐生机。
寻踪梵境菩提树,绮梦禅堂百衲衣。
应避喧嚣离市井,莫沾俗媚远京畿。
但修心绪平凡态,问道高僧悟抵玑。
七律.咏竹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竹韵清幽远梦飞,琴房赋曲莫相违。
一枝独秀虚怀谷,万岭芳华劲节晖。
紫笛音中思帝阙,寒箫声里忆皇妃。
凌波仙子湘江月,尧舜君山客不归。
七律.夏日荷塘闲咏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莲开含笑映晨晖,十里方塘着锦帏。
芦荡惊观金鲤跃,兰舟坐看白云飞。
一竿丝线垂波钓,万点青萍逐梦归。
难得闲情添雅兴,凭栏又见远山巍。
七律.晨吟腾冲稻花香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破晓晨风曙色微,腾冲古镇稻香围。
但知别过烟村去,犹念寻来客梦归。
花径吟诗观穗饱,水渠俯首捉鱼肥。
相缘往事当年忆,一缕情怀笔墨挥。
寰海清.观荷寄怀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寂夜荷塘。数枝摇蕾,风送幽香。
闲步未知路远,亭榭花廊。
悬空一轮月,波中影,萍里梦、犹醉情长。
莲心已入诗囊。结子涩、恰如俗世沧桑。
磨砺人生,苦难卓立何妨。
芙蓉出水更娇艳,几笺词韵墨留芳。
古今天下事,有悲欢、道寻常。
五绝.云绕青山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云绕万峰间,鹰盘百尺关。
闻锺寻古寺,策杖敢登攀。
七律.月夜琴吟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一弯新月入窗棂,独自操琴未肯停。
梦断弦音飞远雁,情传秋韵逐浮萍。
莫怜水里残荷冷,应惜波中苦子青。
珠落玉盘如雨促,人生羁旅叹飘零。
七绝.秋思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悲欢何必续离愁,遥想当年塞外游。
有忆前缘寻往事,一帘诗梦在清秋。
七律.访初秋农家小院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寻访山村落晚霞,院中篱架结丝瓜。
莫嫌素菜斟粗酒,应惜浮杯品绿茶。
柳畔溪环千百树,蓬门竹掩两三家。
不知此处农桑隐,禅境相缘气自华。
七律.处暑野游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雨后晨风处暑凉,云飞宇阔隼鹰翔。
禾登碧野高粱紫,稻压肥田黍谷黄。
笑语采园观果硕,携篮摘柚品梨香。
出游伴我吟诗趣,簪鬓琼花扮俏娘。
七律.秋夜月下闲咏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月影窗间一梦初,遥观天上有仙如。
禅花境里蛙鸣曲,古寺灯前梵呗书。
欲遣诗心方解意,犹存竹韵待耕锄。
君风悟得三分语,慧智怡然隐草庐。
七律.一苇江湖远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万里霜天笔下裁,虔心入寺久徘徊。
凭栏望雁排空去,依水行舟踏浪来。
一苇真如寻彼岸,千宗般若筑莲台。
悟时顿觉江湖远,禅在其中任尔猜。
七律.寄韵农家丝瓜小院
石泉林溪.刘晓新
绿掩窗前蔓过墙,篱悬翠玉瘦身长。
吟诗自赏秋时果,遣韵孤高季候妆。
忆起伸枝经暑热,曾观抱蕾绽花黄。
寻来此境农家远,小院含情也有香。
七绝.秋夜听雨
石泉林溪.刘晓新
珠落高檐未肯休,蛰声梦断已清秋。
莫嫌韵起轩窗夜,解语清人十二楼。
七律.竹风
石泉林溪.刘晓新
风吹竹影叶轻摇,梦起江澜逐浪潮。
饮酒胸中除块垒,裁诗笔下渡良宵。
情深莫忘嵇康曲,夜寂犹怀绝赋昭。
隐在秋林人有迹,读书解悟任逍遥。
七律.咏绿绒蒿有寄
石泉林溪.刘晓新
寻梦三江碧水湾,今生有幸赏君颜。
美人望月高原上,奇蕊披霞峻岭间。
何必花开争俗媚,应知客隐享清闲。
思来得悟禅心解,烦恼皆除不一般。
七律.聂荣臻元帅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苍山有泪祭忠臣,万马军前百战身。
黃浦教官名独帜,西疆统领振兴人。
悲怀抗日英雄气,苦难征程杰胆真。
对酒长天添壮志,中华崛起再酬君。
七律.徐向前元帅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黄浦排名第一门,布衣元帅世人尊。
临汾战火鏖兵胜,太岳硝烟弾洞痕。
戎马军中培学子,祁连山下悼亡魂。
西风古道西风烈,伟绩长歌伟绩存。
七律.步韵刘伯承元帅出益州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烽火硝烟出益州,风云骤雨袭雕楼。
悲鸣号角潮波起,怒卷狂飙铁血流。
元帅驰征鞍马志,书生檄笔少年头。
亮剑有忆忠魂骨,还赖将军史作秋。
七律.纪念林彪元帅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事过荣枯百世功,残诗欲诉此心同。
狂涛铁索神兵奋,烈马军魂勇杰雄。
有史可瞻犹未忘,无笺也识却还空。
青山常在胸怀立,雪压寒松一岭风。
七律.陈毅元帅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文雅元戎字仲弘,投身革命岂无凭。
外交事业风和雪,游击攻坚雨和灯。
梅岭三章擎泰岳,逆流二月战雕鹏。
一生报效中华志,遗嘱行间境界升。
七律.彭德怀元帅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平江起义大将军,苦难长征百战闻。
驰骋坡前飞骏马,强征敌后树功勋。
为民请命英雄汉,立党求公耿性君。
又是清明思念日,泰山有泪雨纷纷。
七律.纪念八一南昌起义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南昌举义史铭功,旗卷城楼喋血红。
划破长天枪弹乱,掀翻专制炮声隆。
孤军转战惊魂魄,百水归流汇杰雄。
开国元勋今有忆,浮雕栩栩印心中。
泸沽湖海菜花
聂尚奎
湖光摇曳绽奇葩,日濯瑶池透碧纱。
寄意桃源随玉带,融情波影对仙家。
当知皎洁冰心梦,莫笑娉婷水性花。
洗尽尘缘清自守,娇颜向月爱无瑕。
刘晓新简评:
泸沽湖是川滇两省交界处的"高原明珠",被称之为"圣湖"。泸沽湖分为"亮海"和"草海"两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泸沽湖,是一方远离尘嚣的净土,天空如洗,湖水清澈,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眼泪,静静地镶嵌在群山怀抱之中。每至春末夏初,当轻风拂过湖面,海菜花便悄然绽放,铺展成一幅令人心动的画卷,轻声细语:"海菜花又开,我在泸沽湖等你来。"
此诗正是以"海菜花"无穷的的魅力为主题,从这个独特的视角,表达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首联开门见山,"湖光""日濯""奇葩""碧纱,用绽和透"两个虚字很好的串联起出句和对句,既有有具象又有比拟,这是写诗开头的一种方法。
颔联带有主观意识"寄意""融情",进一步用了"桃源""仙家"比喻此湖此花的景色寓意美好的事物。
颈联则重点写了"海菜花","当知""莫笑"进一步提升了意境和花的特点。"海菜花"又名"水性杨花"属于沉水植物,可生长在4米的深水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濒危水生植物,对水质污染很敏感,一旦水质受到污染就不能生长。它还能吸附泥沙、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所以,人们又亲切地称它为"环保菜"。在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泸沽湖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尾联有感而悟,"清自守""爱无遐",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想象。
总之,这首诗较好的诠释了"圣湖"中的海菜花。提一点不足作为参考,首联颔联所表现的内容多少有些重意,完全可以表达更丰富的情感内涵,比如摩梭人的传统文化。
栖霞寺寄怀
石泉林溪.刘晓新.天津
寺隐林丛峻岭间,秋来枫叶醉红颜。
栖霞诵课三宗义,摩壁苦修千佛关。
未识皇尊成智慧,应知禅悟洗尘寰。
六朝风雨金陵月,不枉寻踪过此山。
柳迪赏析:
栖霞寺位于离南京城东北22公里的栖霞山,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为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是历史上的佛教圣地,也是江苏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犹以古寺和红枫闻名。南京人有一说:春牛首、秋栖霞,说的是春天要去牛首山看满山嫩绿;秋天则要去栖霞山看如霞的红叶。此作到此一游,颇为可读。
首联写栖霞寺的位置,地貌,及栖霞山最有名的秋日"枫叶",一个"醉"字,层林尽染,枝叶如丹,"霜叶红于二月花"之画面可想。颔联内容极为丰富。"三宗义"指三论宗,它是中国隋唐时代佛教宗派,栖霞寺为其发源地。这个宗派因根据印度龙树 《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百论》三部论典创宗而得名。"千佛关"写千佛岩石窟,这里有515尊佛像,万壑堆石,雄奇肃穆。栖霞寺不乏帝王将相到此观光,清朝乾隆帝称之为"第一金陵名秀山",隋文帝在此修建了八角五层舍利塔,故颈联叹"未识皇尊"。颈联下句"洗尘寰",因寺内有波平如镜的明镜湖,形如弯月的白莲池之故,这二者是寺内的自然风光,却也能让人生出"禅悟"。栖霞山如此厚重的文化,佛学渊源及历史,仅用二联囊括,足见作者学识。尾联总概抒怀,"六朝风雨金陵月",恰如其分,可以说一座栖霞寺,半部金陵史。尾句"不枉寻踪",身心之惬意,行程之收获可窥一斑。
此作直叙其事,气象浑厚,质古文雅,首尾有法。作者用事准确,写景自然,充分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创作才力。
编辑:上善若水開甯
日期:2024年9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