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
——读《我不是潘金莲》有感
作者:董小兰
《我不是潘金莲》,是前年从孩子刚寄回的一堆书里挑出的第一本,又急切切一天看完的。
内容是说李雪莲上访之事。李雪莲为了二胎不被罚款和不开除丈夫秦玉河的公职,两人商量好,先假离婚生下后再复婚。可等她抱着孩子去找秦复婚时,秦已再婚。她开始告,想证明离婚是假。败诉后,她又去找秦想要一句真话,结果被骂是潘金莲。于是,走上二十年的上访之路。
读的那天快九月了,连阴雨下了一周多,也是我术后最郁闷崩溃的一天……遇见这本书是天意吗?
看过刘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那喋喋不休的语言特色,那琐碎纠缠的枝枝蔓蔓,那一泻万里却入情入理的心理漫漫描写,都把读者牵得牢牢的。这本书依旧,只是更深刻得入木三分!古有祥林嫂,书里李雪莲,被过去所绊。都说人争一口气,可人只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是除了这口气,还有太多时间不可倒流的,眼下静好,亲人需温,岁月有待。或许昨跌得头破血流,但自己站起来是关键。再抬头看太阳,迈步蹚昨夕。哪怕再委屈,也硬撑,微笑。流行语叫,翻篇!止损!乐当下。
小说不足300页,共三章。第一章是序言,那一年。第二章也是序言,二十年后。第三章是正文,玩呢。却共17页!其中的老史,只管卖肉搓麻,一直到第14页了,才说一句老史是当年因李雪莲上访事件被撤的县长。之后,继续说搓麻。看时,还以为是另一个故事。这寥寥几笔,却如卤水,或拨千斤的四两。貌似风轻云淡得不着边际,却如当头棒喝。用笔老辣,对比冷酷!一个女人,二十年都在为一句污蔑四处奔波;一个开肉店,再排队也煮两锅,每周四的麻将还雷打不动。无多一字的牵扯,只两个故事,芝麻西瓜。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高人贤士的一息一寐?抑或生死疲劳的几世执念?阴晴由天,快乐由己。冷暖皆自为,醒来几度识。
序言的结尾很经典,在上访中李得知秦死,去自尽。桃园主人发现了不答应,让去对面山头他仇家的的桃园里,说是换一颗树上吊,也不费什么事。把明明严肃紧张得吐血的事情,犹如段子手般说得亦庄亦谑,一语道破。李终于破涕为笑。是啊,换颗树。多简单,只一念。如佛说,放下屠刀。
有首诗,别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种荷花,种了荷花采莲藕,采了莲藕卖钱花。老史知不知道这诗不重要,但诗作者起码颔首了。
谢谢刘震云老师,谢谢宝贝。
作者简介:
董小兰,宝鸡市凤翔区作协会员,爱好文字和音乐,喜欢记录和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
(审核:杨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