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田社区合唱团在大连港东五街表演,为宣传大连做贡献)
9月3日上午9时刚过,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春田社区二楼多功能厅就座无虚席,老年声乐班兼老年合唱团团长于淑惠做了简短而热情洋溢的新学期开班讲话后,声乐老师张丽华便走上讲台开始上课。而此时,一楼舞蹈厅模特班也在上课,乒乓球室的4个球台正有老年球员在活动。
在该社区的墙上贴着一张公益学堂课程表,记者注意到,从周一到周日,书法、绘画、声乐、民族舞、朝鲜舞、模特、朗诵、太极、乐器等12类22门课程排得满满当当。这些课程,老师怎么解决?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该社区党委书记李丛。
李丛说,春田社区自2015年成立以来,在区和街道党委的关怀下,有了长足进步,装修一新的2368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完全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学习和文化、健身活动的需要。
(声乐班在张丽华老师(拿话筒者)领唱下练发声)
说到公益学堂老师,李丛脸上洋溢着笑容,她说,我们的所有老师都是由社区志愿者担任,而其中绝大多数是老年人。我们社区的老年人中真是人才济济,最关键的是,他们素质高、境界高,所有课程全是免费,所有老师上课都不拿课时费,而且多数都连续奉献了5年以上。比如,今天上声乐课的张丽华老师,自2016年公益课堂开课以来,除了身体原因休息一段时间以外,一直坚持每周上两次课。已进入古稀之年的张丽华老师在课堂上活力四射,特别是她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深受学员欢迎,声乐课每天都70多人。
“张老师退休前是教声乐的老师吗?”
李丛笑着说,不是,但她热爱声乐,很有亲和力,大家都喜欢她。为了当好老师,她先后自费跟了4位声乐老师学习。最让人感动的是,她老伴儿曲忠杰每天陪着她,跟她学声乐,给她当助手,负责音响,到外面演出时,还负责音响的搬运。还有,教国画和书法的杨年才老师,不仅教两门课,还负责指导学员课外活动。可以这么说,没有这些老年志愿者教师的大爱情怀和无私奉献,就没有春田社区的公益课堂。而且不光是志愿者老师,还有20多个班级的班长,都是老年人。他们不仅都有很高的威望和满满的正能量,还都甘愿奉献,积极工作。正是有这些志愿者老师和志愿者班长的辛勤付出,春田社区的公益学堂越办越好,每周到社区参与学习和活动的居民近700人次。


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受益的是社区全体居民,提升的是居民的幸福指数和社区的治理能力。用社区党委书记李丛的话说,社区书记就要领着居民高高兴兴地玩儿。
春田社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其中一个基本经验是老年人才作用发挥得好。正是,银龄耀春田,盛开幸福花。
2024年9乐4日清晨
作者:卢祥云,从事多年老年工作,退休后被聘为辽宁老年报特约记者,11年来,采写发表了数百篇新闻稿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