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悦
现今射阳县新坍镇境内有个叫靠漁湾的地方,离我老家(现海河镇陈墩村)很近,步行大约十几公里的路程。那是我小时候放暑假乘船回乡的必经之地。
靠漁湾是个传说中有许多故事的地方,它因当地有一处神奇的大塘而远近闻名。
“射阳自古神话多”。小时候,曾听老一辈人说,我祖籍射阳是因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而得名,据此,当地有关部门早年还循着这一古老的神话建造了一座创国内吉尼斯纪录的中华后羿坛球形雕塑。而靠漁湾大塘的传说,则是当地后生们从民间挖掘出来的近乎神话的真实故事!
据悉,有关靠漁湾大塘的传闻曾轰动了大半个中国,且至今仍留下许多不解之谜。
这个大塘表面上看起来并无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多年来无论遭遇多么严重的干旱,大塘里的水絲毫不见减少,且无论发生多大的水灾,大塘里的水也从不外溢。冬天,其塘面上雾气腾腾,但也从来不会结冰。
相传,上世纪七十年代,有村民患皮肤病试着下塘用水清洗,没几天竟奇迹般地好了。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大半个中国。于是,南自香港,北至哈尔滨,人们象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来求取“神水”。
据当地长者们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靠漁湾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喝“神水”风潮,那时间,全国约有二十多个省、市的各类患者蜂拥而至,导致当时靠漁湾的轮船航班天天爆滿,大塘周围上百亩好端端的庄稼被前来取水的人夷为平地。
听说,各地许多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其家属已遵医嘱为之准备后事,但抱着侥幸的心理前来喝了“神水”后,竟奇迹般地康复了。时至今日,其中仍有不少人健在人世,令许多专家都无法解释其个中原由。
“神水”激发了许多已陷入绝望之中的患者的想象,他们把最后的一絲希望寄托于靠漁湾大塘。无奈之下,当地政府多次出面做了大量的“辟谣”工作,并先后两次平息了大规模的喝“神水”风潮。但靠漁湾大塘的神秘面纱却始终没有被真正揭开。
相传清同治五年,整个苏北接连下了一个月的大雨,外围洪水源源涌入盐阜平原。因新坍地势较高,当时未被淹入水中,由附近盐民轮流看护大堤。一天夜里,由于成群的泥鳅在大堤底部钻洞,导致大堤突然崩坍,大水倾泻而下,瞬间冲向了大塘。可大塘似乎未受任何影响,水位、水温自成一体……这使得大塘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据民间流传,在很久以前,大塘曾是一位得道高僧的立足之处,其塘底除有一条暗河直通大海外,还有一只千年老鼋镇塘把守。这个故事经几代老百姓爭相传说,越传越为神奇!
为揭开大塘的神秘面纱,1954年,当地县政府排涝站调来12台管径20寸的抽水机到大塘抽水,结果整整抽了一天一夜,塘内的水竟絲毫不见少,吓得有关人等赶紧停了下来。
1987年4月的一天,大塘的西北角突然泛起一股浑水,随即大塘的水面呈现出一半清澈、一半浑浊的奇异景象。不一会儿,塘中间又出现了一条宽宽的清水带。附近许多村民亲眼自睹了这一奇特的景象,于是,“鼋大仙”显灵的说法又再次传开。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四面八方求“神水”的人们再次纷至沓来,大塘周边上百亩的庄稼再次被夷为平地。成千上万的人前来烧香磕头,拜取“神水”,祈求祛病消灾。
1990年初,紧靠大塘的新塘村三组村民周正明说是不信此邪,发誓要把大塘里的水抽干见底。正好他有个亲戚从台湾回来探亲,听人们对大塘众说纷纭,便热情资助周正明,祈望揭开大塘的真面目。于是周正明买来1吨柴油,用了7台机泵,连续抽了五天五夜,只见大塘的水位只下降了3米,几乎直上直下的塘壁终于显露在人们眼前。而当大塘水位下降到5米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抽水机的扬程明显不足,塘里的水仍然探不到底。由于缺少水体的支撑,大塘四周多处出现塌方,距大塘十几米处的渔湾供销站屋墙开裂……在场的许多旁观者说,如果继续抽下去,一旦发生大塌方,其人身财产的损失将十分严重。周正明见状只好草草收兵,并回水归塘。很快,大塘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这次抽水亊件使人们看清了大塘的部分面目,然而并没有真正探明大塘究竟有多深,留给人们的仍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谜。九十年代末,江苏省科技局组织人员对大塘进行测绘,发现其东北角水深竟达96.3米,足足有三十层楼高。同期,经南京大学分析中心测定,大塘水中富含硒、锶、镁等19种化学元素。其中,被人们称之为长寿元素的硒、锶的含量远超天然矿泉水的含量。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据笔者了解,时至今日,靠渔湾大塘的一系列奇异现象,仍未得到专家们科学合理的解释。人们热切期待科学家们在不远的将来能真正揭开靠渔湾大塘的神秘面纱,以正其视听!
注:文中部分史料摘自@远山烟雨抖音
作者简介:陈悦,江苏盐城人,笔名程越、皓空冷月,原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盐城分校党政干部专修班学员、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江苏盐城广播电视总台主任编辑。历任原盐城市科学技术协会秘书、江苏《信息之窗报》(后陆续更名为《沿海经济信息报》、《生活晓报》、《东方生活报》)首任总编,《盐城广播电视报》执行总编, 中国盐城广播电视网站创始人(CEO)等职,并先后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全国经济信息报刊优秀作品一等奖、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优秀作品一等奖、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苏好新闻奖等诸多殊荣。多年来,曾先后在全国各级纸媒、电媒、网媒平台发表新闻及文学作品数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