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河
文/叶志权
我思念家乡的小河,因为我生于斯长于斯,她曾给了我无尽的滋养与欢乐,像母亲一般精心呵护着我,伴随我走过幸福的童年。
小时候,我住在四川的一个叫斑竹园的山区小镇。镇子后面有一条小河,一年四季静静地流淌。河水不深,清澈见底,水里游着许多的小鱼;河边一排垂柳,风过时,柳枝随风舞动。
夏日里,在小河边乘凉是最惬意的事情,记得每天放学的时候,我们这些“熊孩子”就会奔到小河边嬉戏,安静的小河瞬间就喧声一片。满河的喧闹溅起浪花,把整条河变成儿童乐园。原本安静的小河似乎也感染了我们的活力和生机,变得活泼起来,一路欢笑,奔向远方。
然而如果疯玩得过头了,小河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一天,我突发奇想,背着3岁的弟弟,站在齐腰深的河水中俯下身子,不留神居然沉了下去!更糟糕的是,弟弟从我身上滑落,落在水中乱扑乱打。好在水不深,我及时将弟弟抱了起来,才没有发生意外。
那个时候,我最得意的就是到小河下游的深水区,站在河中一块凸起的石头上,做跳水动作,一个猛子下去直接潜到河岸边。记得有一次,我扎进水里还没游到岸边便想站起来换气,一脚没踩到底险些溺水,幸好有邻家大哥哥及时施救。那天,我在慌乱中肚子里饱灌了许多河水。
家乡的小河,有时也会使性子,特别是遇到夏天暴雨时节,小河就一改往日的温柔,变得粗暴奔放起来。
对这样一条充满野趣的小河,我是爱之深切,畏之亦深。母亲时常会用“易涨易退山溪水”告诫我,但是禁不住炎炎夏日里清凉河水的诱惑,每天放学或者砍柴归来,我便会情不自禁地跑到河边,把书包、衣服扔在岸上,跳下去亲近她,与她嬉戏。
有时,我会爬到岸边的麻柳树上,摘下些树叶捣碎,放入河里的一些石头缝里,等到鱼儿被“麻”翻,就顺手捞起来。回到家里,用路上扯回来的几片南瓜叶把鱼包好,放上盐,用柴火烤熟了吃,那味道真是格外好。
如云烟过眼,一晃,我离开家乡近50个年头了,其中有43年,都在贵州山区铁路履职尽责,为铁路运输安全保驾护航。那些在家乡小河边成长的趣事,变得比梦还遥远。
今天,再回忆从前,时光好像就在那里驻足了一般。啊,家乡的小河,你是我童年的摇篮,我会永远把你珍藏在心中。
作者简要情况
叶志权,四川成都人,铁路政工师,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1986年开始爬格子,相继在《人民铁道网》《西南铁道报》《中国散文网》《散文随笔》《秘境黔东南》及铁路文学《贵州铁道文艺》《苗岭彩虹》发表新闻以及报告文学、杂文、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数千篇。《小站人,扛起责任与大爱》获贵州省2013年第十一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文学作品类报告文学一等奖;《小站,我心中那些抹不去的印记》在“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火车头’”全国铁路优秀文艺作品展暨技能比赛文学征文活动中获得散文二等奖。
总价值八万元的文学大奖
三苏文学2024年“陈氏梅花杯”中秋诗词大赛启事
“天上满月,人间团圆”,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中秋也是诗词的盛会,在2024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与国礼书画家、陈氏梅花创始人、三苏文学艺术顾问陈永华老师一起联合举办2024年“陈氏梅花杯”中秋诗词大赛。
陈永华老师简介
陈永华,笔名梓淼,斋号永芳轩,1960年出生于四川峨眉山。现住青神县。他在艺术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是陈氏梅花创始人,并有“牡丹王“之称。陈永华的画作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创新的元素,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感。他的画作中,梅花、葡萄等元素尤为引人注目,陈氏梅花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1、大赛时间:9月1日一9月18日
2、截评时间:9月26日。
3、评奖结果将于9月30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4、大赛收稿:赵文碧,微信名/三苏文学,微信号/ZWB612462。
5、大赛对象:关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的海内外所有诗词爱好者
6、大赛主题:以中秋为主题。
7、大赛体裁:诗、词、歌、赋、散文诗。
8、大赛作品:投稿首行注明“陈氏梅花杯参赛作品”。大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文责自负。
9、大赛平台:入围作品將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刊发
10、评奖要求:浏览量占50%(浏览量必须500以上,点赞、在看100以上。),评委点评占50%。
11、大赛评委:由青神藉著名诗人王宇春老师任评委会主任,评委会成员:王宇春、陈永华、李安全、叶志权、李建全、勇健、赵文碧。
12、大赛评奖: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13、大赛奖品:一等奖一名,奖品为“陈氏梅花”一幅(价值24000元)和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二等奖2名,各奖陈永华老师国画一幅和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三等奖3名,各奖陈永华老师国画一幅和精美荣誉证书一本。
14、大赛期间作品赞赏10元以下不发放,赞赏10元以上60%归作者,40%用于平台运营
三苏文学
202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