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昨天欣赏了康宗生老师的《七律•秋江月》(见附录),很有感触。
康老师现在南海,优游于亚热带海滨,怡情养性,享受着幸福的晚年。他在作品的题记中说:之前,他曾在武汉蛇山峰顶,居住了一十二年。在那时,朝朝暮暮,望黄鹤楼,步长江岸,仰观碧空的那轮桂魄,欣赏清澈东流的江水中荡漾的月影,心情格外的惬快。自然,就从他的网名“明月吟秋”,我们也可以想象到他那段岁月的欣然……,
光阴易逝,年华易老,美景难忘,于是便在这甲辰龙年初秋,见晴夜明月,便想起旧日的美好,更写出这首瑰丽的秋月!
回忆也有传染性,康老写的回忆的韵律触动了我,使我也想起了悠远悠远的儿童时代,想起了那几乎淡忘的岁月中的念想的孑遗。小时候的农乡,秋的朗夜,虽然没有浩荡的江水流秋月;但高悬天心的一圆晶莹,它那柔和的清辉,将围绕着它的素绢般的白云晕成淡淡的七彩。清辉七彩,铺洒在田园垄亩,倒映在澄澈的村前溪流中,让田垄都变得素白清幽,让溪流都变得闪烁迷幻……
秋虫在啼鸣,鸟儿在梦呓,农乡的孩子,更是踏着月色在墙前屋后,在田埂垄背,追逐闲走。捉迷藏,抓蟋蟀,逮蝈蝈,模鱼蟹,直到夜深更阑,累极了才回家倒头大睡。第二天上课,往往会被老师提着耳朵弄醒。
细心的师友也许会注意到,我这次的是“依韵康宗生老师的《七律•秋江月》”而不是“步韵”,缘由是康老的韵脚上的“暌”,这个字,对我来说则是险韵,遇上它做韵脚,我总是过不去,往往“闪”着走。“险”“闪”谐音,“险韵”“闪韵”,无形中我竟然将之通假了。



七律
故乡秋月
依韵康宗生老师的《七律•秋江月》
连振华
朗夜风轻薄雾低,纤云绕月现凄迷。
溪流湛澈携光走,雀影朦胧带梦栖。
晚籁倾情邀垄亩,清辉照步逛田畦。
童年旧事多遗忘,唯有秋蟾不坠西。
2024.09.02夜


附录康宗生老师原玉请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