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赵国武,1945年生,吉林省大安市人,曾任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代表作长篇小说《苍苔岁痕》《嫩水东流》两部,《散文杂记百篇(上)》,《散文杂记百篇(中)》《国武诗文集萃》《庚子记事》《短篇小说集》等多部作品付梓。

《秋访新站镇及周边景区》
文/赵国武
2024年8月31日,正是初秋时节,我同大安政协一行20余人通过公路大桥,乘车对黑龙江省肇源县新站镇等地进行文化采访。按采访程序我们首先来到了衍福寺考察,由于现在正在重建,还不对外开放,我们算是捷足先登啦。
由于我们还是从“不贰门”进入,只有从北面顺次说起我们的见闻:
北面的后殿“万佛殿”已整修好,金碧辉煌,宏伟壮观,一瞅这就是佛事重地的固有建筑,大殿通道前两侧分别竖立着一排石刻众佛像,栩栩如生,先声夺人,有人献香、叩拜,香烟袅袅,佛事活动正在进行。
高耸的白色的释迦摩尼像矗立在一个较空旷的地域,气势庄严,这是佛寺內最高的塑像了,令人震撼。
其中的钟楼、鼓楼、已建成并装饰一新,非常的华丽,琉璃闪光,两侧的藏经楼也已修缮完毕。双塔仍矗立在那里还没有进行粉刷,正殿“密迹金刚”已装修好,但没有开放。原来的照壁也焕然一新。山门大殿“大千护法”已建成,正在装修中。
整个寺区已恢复原有的规模,气势恢弘,庄严肃穆,金光闪烁,过去所谓的“金寺”名不虚传。因为没有解说,只能从视觉感观上说说所见吧。
接着我们顺着山门楼走出衍福寺,来到了南面的湖边,沙白水清,湖水悠悠,非常平静,爽风徐来,阵阵凉意,真有秋天的感觉了。贵妃浴场也非常的静,看来这不是洗浴的时节,新新湖湿地景区的牌子树立在那里。前望,浩渺的湖水泊在天地间,嫩江遥遥在望,这固然是湿地景区了,因我熟悉那片天地。回头望,还是岸边沙岗的成片参天的老榆树郁郁葱葱地立在那里,没有一片黄叶,别有生气,树的躯干盘结交错,四分五裂,枝叶繁茂,蓊蓊郁郁,占据着它所能达到的空间。为了排照树上的牌牌及树种、树龄,我深入其中,不慎被一种植物的毛茸茸的尖刺群扎中多处,非常的疼和痒,已红肿了起来,突然想起儿时的办法,吐了几口唾液于扎伤处反复地搓稍好些,索性结束游览,乘车去出河店古战场参观。
出河店同白金宝一带是一处古战场遗址,说的是完颜阿骨打大战辽国天祚帝的故事,完颜阿骨打跃马扬鞭的雕塑伫立在那里,下有铭文写得清清楚楚:
出河店之战简介:
辽末,天祚皇帝昏庸无能,怠误朝政。天庆二年(1112年)2月,在混同江城设“头鱼宴”,招待千里之内各女真部落酋长。席间,辽帝欲醉,命令各酋长依次跪舞助兴。生女真完颜部酋长阿骨打拒不从命,辽帝恼羞成怒。翌日令密使萧奉先以边事为借口,欲将杀之,免有后患。萧奉先说,阿骨打粗野,不知礼义,无大过,杀之将有碍向化之心,莫如加官封爵笼络为好。
阿骨打幸免一劫,开始筑城堡、造兵器、修铠甲、招兵马、屯粮草、兼并附近部落。辽帝深感不安。是年九月,命统军萧挞不野调重兵驻扎宁江州(今松原市宁江区伯都纳古城),以随时应调征伐。是月,阿骨打率军不足千人,一举攻克宁江州,得兵二千五百多人,并开始对混同江行宫(今新站古城村址)和皇后店(今民意乡他什海古城)以及行春捺钵的皇帝发兵进攻。
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11月,辽都统萧扎里,副统帅萧挞不野率十万大军驻守混同江要塞出河店。是月某夜,阿骨打命令军队点燃火把,连夜从宁江州向出河店进发,,黎明到达江边,辽兵发现后立即凿开江水,企图阻止阿骨打渡江前进,被阿骨打先行部队击退,大军迅速过江时以天亮,大风骤起,飞沙走石,隐天蔽日,天助军威,军借天势,仅三千七百人的队伍,乘风势全线出击,十万辽军大败,溃不成军。(金史.地理志)记载:天会八年,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与此,遂建以州。此战,史称“出河店”之战,它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回想天祚帝也真不厚道,否则怎会惹来灭国之灾,民生涂炭,血流成河,还给完颜阿骨打一个“以少胜多”的美誉,被美国的西点军校当做范例。
除了回顾历史其余便再也没有什么景致和记载,接着去新站“乌兰诺尔站人文化陈列馆”参观了。给人惊喜的是一个村级的陈列馆,竟将“站人”的故事说的明明白白。回答你何为“新站”的疑虑,让我大开眼界。清朝康熙年间的1686年,为了信息通畅,分别在黑龙江肇源地区的茂兴和古龙分设驿站,其间距90里。但是飞马传书,人马疲劳。于是在雍正五年(1727年),在这两个驿站之间增设新的一站,中间这个驿站距两边的驿站间距各45里,换马再行传书,这个站即叫“新站”。又传说清朝初期为平定藩邦作乱,开始削藩,吴三桂被镇压后为不留遗患,将其大将镇压,部队兵卒解散,中层军官遣返流放山海关以外,来到现在黑龙江省所辖的古驿站,成为站丁,繁衍生息。由于吴三桂在征战云南时收编过大量的汉、白、苗、彝、藏大批少数民族,所以流放的站丁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此居住、还给站丁出钱盖房、说媳妇以安民心,并统称为“站人”。长时间的同化、通婚、生憩并形成了共同的民俗、生活习惯和共同的语言习惯,即是北京汉语言地方化的新生语言习惯,多有儿化韵,听起来很柔和。
陈列馆里,还把驿站的大事记标的清清楚楚,三大家的发展,始祖事迹,站人的名人倍出。如刘达(原名刘成栋)当过孙中山的秘书,清华大学的校长兼党委书记等。
陈列馆里还收集陈列着站人最原始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厨具和手编,有些我不认识,有的我在童时也曾见过,勾起我的久远回忆,真好,真温馨,这上哪儿还见识得到。
要想知道得更多还是去亲眼见识一下吧,很值得。
然后我们参加了新站铁路的东北亚最大的沈铁物流中心,也叫沈铁内陆港,过去战略装车点,具有战备性质。潘经理亲自陪同讲解,货运站内车皮、集装箱、仓库满是的,呈现出宏大的规模。后来我才知道,方圆500公里的粮食都集中在这里发运,年到发量达到400万吨,得天独厚。而且又增加了页岩油开发器材独家发运的运输任务,运输规模更大了,一派兴旺景象。而且从原来新站镇的战镇长口中得知,新站镇是黑龙江省前几位大的乡镇,人口近7万人。他还讲述了多年来他们一代一代的干群成员,凝心聚力谋发展,提升经济奔小康的心路历程,感人至深。他谈起新站的历史,还风趣地说,在新站抓一把土都具有辽金历史的味道。
最后我们参观了新站镇的书画裱装店,并欣赏大师张浚杰、魏起章等一众书法家和画家的书画作品,同时现场行书作画,分赠来人。这种慷慨义举令人感动,采风团人人真的是满载而归呀。
在招待午餐的座谈中,大家侃侃而谈,分别发言,诚表心声,不约而同地谈到这是一次震撼心灵的踏查,是一次收获颇丰的采访,是一次内容丰满的交流和沟通,是临县间最欠缺、最有意义的历史性访问……无不感到新站镇的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大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慨叹,感叹我们的封闭、孤陋寡闻,因为我们之间只是一江之隔啊!一衣带水的江东江西啊!由此人们又说起嫩江公路大桥的修建和作用,并约定再次访问的意愿和大安作客的心灵邀请。是的,我还会再去的,我还有很多未解之谜需你们解答,在你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站人的多情好客,看到了你们的艺术天分,你们身上的雅骨,你们丰厚的时空历史和人为的人文历史,我要向你们学习并走进你们之中,做心灵的沟通和迟到的历史资源交流。
受战飞老师之约,特将采风临场所填写的一首小词作为我的结束语吧!
《瑞龙吟·秋游衍福寺》
黯凝伫。一色碧透南湖,鹜鸥漫舞。惊鱼潜底无觅,渔舟点点,欢声笑语。
临湖路。沙岗万株林海,曲盘艳目。萧妃浴场沙白,水清见底,今人沐浴。
临岸辉煌金寺,译名衍福,庄严肃穆。大火尽焚无余,僧众凄楚。唯存照壁,双塔说千古。白金宝、辽金争霸,江山易主。事与孤鸿去。典型战例,非遗尽诉。漫道出河处。陈列馆、千年站人志物。飞扬意趣,一帘旧絮。
*说明1.衍福寺周边处处有典故,它坐落在黑龙江省民意乡大庙村,后因火灾被毁,近年来逐渐新建。2.相传辽萧太后在新新湖沐浴,今而得名。3.出河店系辽金大战古战场,在今大庙村东侧几公里处,附近还有白金保遗址。完颜阿骨打以少胜多,成为经典战例。4.吴三桂被“削藩”后其部下被流放到当时的驿站,驿站是个多民族的群体,统称为“站人”,在此繁衍生息,如今又设有乌兰诺尔站人文化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