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不忘国耻。9月3日,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1945年9月3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史称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
1894年的甲午战争,泱泱大国居然败于一个被中国人过去看不大起的“小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1895年5月严复写文章喊出要“救亡”,然后全国朝野上上下下开始喊出“保国、保种”,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902年,梁启超先生第一个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中华民族是我们境内所有民族从过去千百年历史中演变形成的,是一种大融合的结果,是融为一家的,是多元混合的。梁启超当时说,传统中国人“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就只知道朝廷,不知道有国家。老百姓也没有国家的概念。
甲午战争的时候,普通老百姓感觉是个“朝廷的战争”,甚至有人称它为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当时日本人对中国的描述,“他们眼中的中国是四分五裂的、内乱不息的、一大批的自治的部落,上面有一个空的中国,像个帽子一样戴着,实际上是一盘散沙。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抗战时候就不一样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带给中国老百姓的不只是沉重的灾难,而且是精神上的强击,成为中华民族觉醒的催化剂。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义勇军进行曲》喊出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才意识到中华民族意识,从而走向民族自觉,大家感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存空间、共同文化、共同生活方式、休戚与共的一个共同体。
中国共产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4年,从平型关大捷、黄土岭之战到奇袭阳明堡、血战长乐村;从百团大战、陈庄战斗到车桥战役、雁门关大捷……胜利的旌旗,浸透着先辈的鲜血;壮丽的山河,书写着英雄的诗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10大战例(简略)。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军民最终把日本侵略者逐出国土。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正式宣告胜利结束
历史虽已远去,中国的贫弱被侵略践踏蹂躏的历史必须铭记,自强不息,告慰先烈,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砥砺奋进,强我中国🇨🇳。“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虚无实有202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