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晚樊川上,
凉风袭我衣。
今朝初入校,
戴月看灯归。
按平水韵,归,衣一韵。
作诗需要激情,想像力和灵感。昨晚看到昔日校友上传的夜景照片,很有感觉,只得了尾句,一时吟来,却不成诗。子时一过,醒来,看着这几张照片,忽起灵感,诗句便随手拈来。我想像着,仿佛自己一个人置身于那唐代诗人曾经云集的樊川道上,秋夜的天空是那样的高远深邃,揽月阁上灯光明亮,道上的路灯一直延伸到远方。北方的孟秋,已经有了早晚,凉凉的夜风,轻轻吹到我的身上,掀动着我的衣裳。此时,自已便仿佛看到昔日的同窗。今天是长安区秋季学生开学的第一天,辛苦一天,夜晚方归,置身于这美好的夜景之中,心有所感,随手拍上几张。于是,诗便一气呵成了。
美是共通的,
美不仅存在于外,
美存于人心中。
只有美好的心灵,
才能深切感受到外景之美。
于是,隔着夜空,
同九百年前的唐代诗人对话。
隔着夜空,
同自己的同窗对话。
我想像着,
如果郑谷,杜牧置身于之情景下的诗情。
同时想像着,
自己的同窗会有怎样的体验。
身同一景,
心同一理,
有诗有画,
有画必有诗。
这诗么,
不是从指间写成的,
是从心里流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