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
(6601——6620)
张 鹏

6601.具体到某一个人写的某一个具体的错别字,追究起原因来,我们是很难准确到位地查找到根本的原因。有可能出于老师的疏忽,家长的疏忽,更可能出自学生自身的疏忽,但是无论何种原因,见了错别字指出、修改、使之今后书写正确,这应该是正确的到位的做法。学生上了大学以后使用电子产品过多,电脑,手机等等,不像中小学时代那样,每周或者每两周就手写一次作文,这也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文字水平日趋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值得警惕。
6602.你以为你在消费新闻,你在关注新闻,你在追踪新闻,实际上新闻却无时无刻不在甩掉你,我们前面关注过的新闻不用说太远,就这个夏天以来从姜萍的数学竞赛到万年县的猥亵性侵,到马翔宇的拼命举报,到今天的买卖尸体,我不清楚到底哪些事情被我们关注过并且最终水落石出,有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引来一段详细的文字材料的回应?大多数时候你的关心持续个三五天,新的新闻又开始横空出世,你处在从一个新闻向另一个新闻漂移的过程当中。一年下来,这些新闻让你的目光不断游移,也让你的记忆不断远去,如此而已。
6603.若干年前,有人居然质疑《荷塘月色》中写到了夏夜蝉鸣不真实。这个夏天,我是认真倾听了,天黑直到午夜,蝉鸣嘹亮,不绝如缕。坐在书房中质疑这质疑那,不如到大自然中走走看看听听,世界远比纸上的文字更丰饶更具体更生动。
6604.龙湾湖。其实老一代的泗水人不叫龙湾湖,而称之为龙湾套水库,它是位于龙湾套村和仲都、孙徐、城子、白仲泉之间的一个人工水库,从济河上游流下来的水于此汇聚蓄积。雨季拦水蓄水,洪灾开闸放水,旱时放水灌溉。小时候,跟着奶奶到仲都走亲戚,第一次看到龙湾湖,被它的烟波浩渺所深深震撼。我知道那是我生命中第一次对江河湖海的想象,那么多的水在我眼前荡漾,风吹来,浪花朵朵。后来在县城读书和工作,我经常骑自行车,甚至步行到龙湾套水库去看水,在没有见过大海之前,这是我见过的最大容量的水体。朋友说龙湾湖的晚霞夕照非常美丽。我的确经常去看白昼中的龙湾湖。夕阳西下时分也见到过,那是一湖碧波斜阳,斜晖脉脉水悠悠,的确是美不胜收。后来我走过很多的路,见过很多的江河湖海,但龙湾套水库留给我最初关于烟波浩渺的想象依然在我记忆里发酵,如同一坛老酒,想到故乡就会想到这片可爱的湖面和湖面上湿润的风。
6605.每个貌似强势的职场中,皆有吃不开的相对弱势者。从前年少时,老是认为,在公检法司工作的人,在政府大院里上班的人,个个都炙手可热。年龄大了,才慢慢认识到,不是人人都能混到威风凛凛的程度,谨小慎微,小心翼翼,是太多太多的人一生的宿命。
6606.七夕的午后。时值农历七月初七,今日泰安骄阳高照,晴空万里。饱餐,午后骑电瓶车到京沪铁路桥洞下方,那里有从泰山上涓涓而下的溪水。晒了一上午的山水,到午后一时左右,温暖而舒适。河床是水泥的底,并不发滑。流水有一尺多深,我或躺或站在水里,用小脸盆臽起水兜头浇下,浑身清凉,舒适。阳光灿烂,照在身上,流水冲洗着每一个毛孔。遥望远山,树木苍翠。这个季节刚刚立秋,天气依然延续着盛夏的炎热。有这样的流水,有这样的阳光,有这样的午后,七夕并不虚度,真的,非常快乐。
6607.幽默风趣是一切颟顸、专制、麻木、粗鲁的死敌。
6608.我喜欢看到自己刊发出来的网络文章,每分钟都有浏览量在上升,有人阅读自己的文字,这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在茫茫人海当中没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听你聊天,听你谈话,听你表达。每一个认真倾听我们,阅读我们的人,某种意义上讲都是我们的精神上的兄弟姐妹,向他们表示谢意。最害怕的事情是文章发表以后点击量持续盘桓低位,没有上升。某种意义上讲是阅读倒逼了创作。
6609.中小学时代,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向全班同学宣读,那时候一种强烈的发表后的快感让我的自信心陡然猛增,要知道那还仅仅是在几十个人的小范围之内。如今我们的文字一旦在网络上流传,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面向人类文明的全体,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在人类文明的任何一个群体,都可能有人与我们产生精神共鸣,与我们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珍惜这种缘分,让我们让我们的文字像一道绚烂的阳光,照亮人类精神的幽深的隧道。
6610.朝晖夕阴,山河草木,时光细碎,诗意清浅。有时,一段随笔的产生,仅仅是因为早醒或晚睡。我坐在书房的藤椅上,朝北纵目远处的山峦,此刻,远山浑然一体,树木隐藏在视野朦胧的深处。山巅朝霞初露,云层已有旭日的光影。鸟鸣声清幽,邻近楼顶起脊斜坡上青瓦历历,太阳能热水器经过一夜的冷静,横陈于铁架上的大水桶里的水,应该比白昼烈日下要凉了些,昨日午后烈日下,沸腾喷发的水汽我见过。邻人们还在睡眠中,此刻,整个泰安城里城外有几人已开始动笔写作?五时二十八分的泰安,我用数行文字,向您表达深深的谢意,您接纳了二十九岁之后的我,失意或得意,都在您的庇佑之下。
6611.吃好,喝好,玩好,睡好,工作好,不枉此生。学术,学业,填表,应该是增加幸福感的,而不是折磨人的。对于更苍茫悠远的时空而言,学术与煮猪头肉、磨豆腐、泥瓦匠、贩青菜并无二致,都是人类谋食的手段。
6612.友人F夸我,你身上,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尊重自然和直觉,尊重感官和现场,尊重常识和个体的正常的气息。他进一步说,不少人念了些书,就开始远离大自然和感官,你不是,你时时刻刻重视天气、植物、河流和云朵。
6613.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排队,对我折磨最狠的,还不是时光浪费、腰酸腿疼,而是不得不听周边同类的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聊天。无文采,无见识,无幽默,无情趣,聒噪不绝,无可奈何。
6614.仔细看,仔细听,处处可见一种焦虑和恐慌的情绪弥漫。每个个体都呈现一种朝不保夕般的焦虑,你见不到几个笃定、自信、从容、轻松的灵魂。这种状态,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挥汗如雨的农民反而从容不迫。这样说吧,似乎有一种力量,随时让你陷入被动。说实在的,还真不是钱的事,你看看大街上车轮滚滚,每辆车都是飞驰的人民币;你看看旅游区人头攒动,每个游客都是行走的人民币。只是,他们的脸色和语气,处处焦虑不安。
6615.传统的农业社会,人的情绪相对稳定,劳动,收获,绝少投机,也绝少暴富暴穷。当下,一套房产,让人患得患失,忽喜忽悲。一个电话,让人疑神疑鬼,坐立不安。一个表格,让人无所适从,进退两难。
6616.F学友在G省某高校任教,她说,每次考试,一旦出现了不及格的学生,任课教师比学生紧张、焦虑、不安、羞愧。因为,命题时,已经反复降低了难度。F说,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曾直言,学生不及格,无他,要么你没好好教,要么你的命题脱离了学生实际。不少管理者认为,给学生弄了不及格影响学生毕业,老师简直是自找麻烦。学生不高兴,家长不高兴,管理者不高兴,任课教师又要再命题、再阅卷、再登录成绩。特别是,周围的同行能宽则宽,你却严厉,简直是不通人情世故。因此,在教师和管理者那里,让学生顺利毕业,其实已成高校的人情世故一般。
6617.每逢见到那些数百、上千年树龄的苍松翠柏,我都叹慨人类的局限性。一株树,从唐宋元明清一路活到现在,见过叽叽喳喳的鸟雀,见过王朝政权更替,见过人情世故,见过战争与瘟疫。人已远,树犹绿。树者,从木从对,树木生长处,自然也就是真理、正义、天道之存焉。
6618.降半旗,降了就是降了。我对历史现场和历史事实异常重视,这是研究文史应有的最基本态度。昨日,与一位关系异常亲密的学友谈及郭沫若,我说,他可是享受过降半旗哀荣的大人物。电话那头,学友居然声音异常愤怒并坚决否认这个史实,且要与我赌一顿饭。挂掉电话,我把百度截图发给他,他才平静下来。作为一个通读过几乎全部《人民日报》至少头版的人,我自信自己对史料的熟稔。降半旗是一种待遇和现场评价,不管未来的历史如何评价一个人,历史现场无法更改。降了就是降了,历史就是历史。许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教授、博士,居然不清楚一些历史人物常识,多少有些遗憾。
6619.我并非历史专业的从业者,但对历史人物、时间节点、重要事件、具体细节是狂热迷恋的。我常将之归因于自幼喜欢写日记之故,日记的即时性,当天形成文字材料的迅捷、鲜活、精确,使得写日记的人对时间异常敏感。2000秋至2002春,硕士时代的课余时光,我几乎天天要钻入曲阜师大过刊室,直奔《人民日报》陈列架,每次均会浏览到忘乎所以的兴奋程度。愈是旧报纸,愈是年代远,愈是兴致浓。顺便也浏览《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那段时间的浏览,让我在讲党史、讲近现代史、讲革命史的人面前自信得颇为神情傲兀。友人们说我有猎奇的倾向,对此,我很承认,若是猎奇成为阅读的动力,并将持续终生,真该好好感谢猎奇。
6620.幽默天然地倾向于洞达和宽容,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与幽默无缘。幽默是对专制的不屑与解构。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省作协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