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眸一笑百媚生
张智辉
《黑神话 悟空》堪为神话创造者,不仅使国产游戏大翻盘,悟空形象爆红网络,且让古建筑成为热门话题,爱屋及乌的是,“我的世界是寂静的,只有古建筑。”被金岳霖赞为“林下美人”的林徽因再回大众视野。

“又是繁星满天,就在今夜你最灿烂”。与其说“再回”,毋宁说“从未走远”。
“我与春风皆过客,你与秋水揽星河”。她本无意于诗,奈何天生咏絮之才,活成了人间四月天。有人称她是民国一道异样的风景,一个落入凡间的精灵。
济南作为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吸引了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多次到访,与济南结下了不解之缘。

“悟空”中的取景地,济南四门塔,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层亭阁式佛塔,为中国早期石质建筑之典范,有“中国第一石塔”、“华夏第一石塔”之美名。
1936年6月,林徽因夫妇应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之邀,来山东对铁路沿线的古建筑进行考察。他们早就向往东晋名刹神通寺一带的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等胜迹,下了火车就徒步直奔历城县柳埠镇。当时梁思成虽然因车祸导致左腿比右腿短了一公分,走路不便,但对此次旅行仍十分满意。
由于年久失修,当年他们见到的四门塔非常荒凉,周边杂草丛生,连塔顶也长满瓦松和小草。为此,两人不辞辛苦,立即动手对古建筑进行清理扫除,使这些古建筑重放光彩。他们还考察了神通寺一带的朗公塔,元、明两代墓塔30余座,以及千佛崖唐代造像和涌泉庵等古建筑。
这次实地考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 并得出结论:“中国古塔,是在其传统多层结构之上覆以印度窣堵坡样式的有趣结合。神通寺四门塔是这种融合样式最早和最简洁的实例之一”。由此,梁思成先生把四门塔写入《中国建筑史》。

“悟空”中的另一处取景地灵岩寺,也是林徽因夫妇此次考察范围。他们在济南长清考察了灵岩寺千佛殿、辟支塔、慧崇塔、法定塔等宋、元、明历代墓塔140余座等。
又在章丘考察了常道观元代大殿、白云观、清静观元代正殿、文庙金代大成殿、永青寺等。
林徽因夫妇把诸多古建筑考证、实测的科研成果,收入他们的名著《中国建筑史》。书中第四章第三节《南北朝实物》、第五章第二节《隋唐实物》都附有图片,分别对历城神通寺四门塔、长清灵岩寺慧崇塔作了专题介绍。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梁思成对济南古建筑的深刻了解和热爱,另一方面,对济南的古建筑也是一个很大的宣传和保护。
此次行程,林徽因十分辛劳。“每去一处都是汗流浃背地跋涉,走路工作的时候又总是早八至晚六最热的时间里。”林徽因在山东致亲友的信中说,“整天被跳蚤咬得慌,坐在三等火车中又不好意思伸手在身上各处乱抓,结果浑身是包!”从梁思成拍摄的四门塔照片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林徽因“测绘济南神通寺墓塔”的场景,她头戴草帽,身穿短袖束于腰中,脚踩塔基边缘,手扶塔身测绘,身边碎石遍地。

从可以查阅的文字史料看,林徽因三访济南。除这次古迹考察外,此前于1924年4月22日首访。彼时她作为翻译,陪同印度诗人泰戈尔在山东参观访问,同行的有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新闻报道称:“东方诗神偕同金童玉女抵济”“世界著名长髯诗翁泰戈尔先生与长袍面瘦诗人徐志摩和艳如花的林徽因小姐,如同松竹梅一幅动人的画卷。”第三次则是林徽因夫妇与金岳霖先生于1937年,因躲避战火南下途经济南。
林徽因的拥趸远不止金岳霖、徐志摩,爱上她不仅是其出众的颜值,更多是她优雅到骨子里的气质,那种让生命苍翠葱茏的魅力。
她把自己活成了一首诗,且精彩绝伦。
“一塔秀挺,楼阁巍然,殿瓦琉璃,辉映闪烁夕阳中,望去易知为明清物,但景物婉丽可人”。 “夕阳落莫,淡影随人转移,处处是诗情画趣,一时记忆几不及于建筑结构形状。”“夜宿廊下,仰首静观檐底黑影,看凉月出没云底,星斗时现时隐,人工自然,悠然溶合入梦,滋味深长。”不看书名《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你断不敢想象这是林徽因的古建筑考察记录。
她的身影一直在前,从未走远。“旗帜如春潮漫卷,爱恋开满人间。”
她定格在斗拱、飞檐之间,定格在“新鲜初放芽的绿”和“一树一树的花开”,在神通寺、在灵岩寺,与佛对望的身影依稀可见。
这个被后人尊称为先生的女子,如若回眸一笑,当仍旧百媚生焉,还有对她倾注一生的古老建筑的无尽眷恋。


投稿热线: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