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晏应生
早在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写点文字记录沧桑的生活,有时还向报社投稿,也发表过。后来随着生活负担加重,这个又不能养家糊口,只能写写停停,甚至搁笔,直到六十岁的今天,才得以完稿,由一百篇散文组成,每篇大概二百字左右。虽说是散文,其实也可以以诗歌的形式排列,开头两篇我就这样排了。
一本二万多字的书,写了四十年,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颇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无奈。从而反映了事业艰难人生不易,理想与生活有时也会脱轨。
虽然跨时这么长,只因本书所写的内容与文句不随时间推移而改变,也看不到岁月的痕迹。它以通俗流畅的文笔,短小精悍的篇幅,即能散文又能诗歌的布局,把古典名句与乡村俗语以一个“情”字有机组合在一方自然天地乡土人文的盛衰荣枯悲欢离合里。以悠远的意境,老少皆宜水准,失意时写“情窦初开的落花放任天涯”的悲伤‘′付诸两行泪流”,;得志处就写“娇小草芽,情满天下”,可“极凌山之巅,领味地之厚”也。
书里有《垂柳依依,我在想你》的浪漫,《清明依旧雨纷纷》的悲凄,也有《狂风》发号施令的霸气与不切实际《一枕好梦》的幻想,然而更多的是笔者殷殷祈盼的《小桥流水》与《深山旅行》那样的大自然,一方净土,诸多花草树木融入了人情世故,让我心有所属。
许多句子也比较经典,值得回味,比如“原来是倒影,天地是你风景独好,世事是你正反颠倒”,“雾是天地在演戏,它是宇宙帷幕,是天地的导演,它让世界精彩,让前路难猜”,“任晚霞铺路,清风摇橹,把多少情丝悉心摆渡"等等,等等。
为了适应更多的人,本书采用精装彩印,文字加大,就是老年人随手就读也很方便,篇幅极短合符现时的生活节凑,还尽量避免生僻字词,很注重韵律、流畅、意境,等,文章读完了感觉回味还在,而不能释怀。 是一本即可入香书门第也让庶民百姓感兴趣,能上能下可以跨时空阅读的好书,值得珍藏。
还有很多优点我不能一一说明,让读者读后感知。最后我要说的是,这个序本来要请成功人士来写,借以提高本书知名度,可是,我没有!因为这是自己等了四十年才有的序!至于本书知的名度我无所谓,只要大家能够接受,我就心满意足。
谢谢您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