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围绕“家的未来在孩子,国家的未来在青年” 这样一个主题和中心思想,写这篇文章。
先从一个搞笑视频说起,老婆:我又换工作了。啥子工作?在工地干木匠。哦,好!现在一天挣好几百。哦,那么厉害!我跟你说:你在家里该吃啥子还是买来吃。晓得了!麻将还是打起。好!再等几天,我发工资了给你寄点钱回来哈。晓得了晓得了,好嘛!
一个视频,虽然他只是幽默风趣,搞笑逗乐而已,但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关注度很高。留言的不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为这个老公点赞的多,更多的是调侃,这样的老公多…好……如果视频里的这个老公跟老婆说话再加上一句,把娃娃管好……那就更好了。
更多网友是调侃逗乐,我以为是否还可以从深层一点…从视频中折射出来引起社会关注的更广泛而深刻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
男人养家糊口,天经地义,女人“自食其力”,仅凭随意;男主外,女主内……你怎么看?个人认为:新时代,新女性,男女分工不同,地位同等,责任都重大。“养家糊口”,“生活是否殷实”,在父亲。料理家务,“相夫教子”,“夫强子才”,在母亲。
“母以子贵”,“夫以妻贤”,“妻以夫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教育培养孩子,不仅仅是为家庭的未来,也是为国家的未来做贡献。
天下母亲,之所以伟大,在于母亲的责任重大。母亲被认为是最伟大的,不仅是因为她们在家庭中的角色,更因为她们在社会中的贡献和对下一代的深远影响。母亲的角色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创造者,更是情感和精神上无可替代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母亲最伟大这一观念深植于多种文化和哲学之中。几个关键理由
①无私的奉献:母爱被认为是最无私的爱。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她们不求任何回报,只是单纯地爱着自己的孩子。这种爱让母亲在关心孩子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判断,她们不会因为自己的欲望而干扰孩子的成长。
②柔弱胜刚强的力量:《道德经》中提到,母爱具有柔弱胜刚强的力量。母亲的爱看起来是柔软的,但又是包容的,她们不追求权力或争斗,而是用关爱和耐心来引导孩子成长。这种柔弱的力量能够改变人心,带来和平与和谐。
③平凡中的不平凡:母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平凡和普遍。母亲的爱是默默无闻的,她不寻求赞誉或关注,只是默默地为孩子付出。尽管看似平凡细微,但母爱的力量却能触及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产生深远的影响。
④生命的赋予与守护:母亲不仅赋予孩子生命,还负责养育和保护他们。从怀孕的艰辛到分娩的危险,母亲在每一个生命的诞生过程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付出和牺牲,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行为之一。
现实中要注意的问题。母亲是孩子接触最多、最信赖、最依靠、最亲近的人。然而现实中与之相反的事例可不少,孩子对母亲,对父母,不仅不亲,而十分疏远……根本没有那种母子父子之亲切和情感。孩子最亲近的却是婆婆和奶奶,外公和爷爷。
母亲是孩子第一个老师,母亲的一言一行,言行举止,对孩子将起到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母亲离家长期在外的工作,母亲对孩子却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仅只是遗憾和感慨,而给我们是什么样的思考乃至深思和反思!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是,母亲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到子女的培养教育是否成功,孩子是否成才的重大关键问题。从相关的某些意义来说,妇女的个人素质,对于家庭和国家都很重要,国家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办怎样相夫教子的培训班,以及专业学校。
现实中,夫妻都工作,为家庭创收,无疑是好事,然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孩子成为长期无父母的留守儿童……千万要注意,有其利,也有其弊。孩子谁来管,谁来教?孩子的教育,要孩子成为家庭和国家未来的人才,比什么都重要。夫妻都工作,只好将孩子的生活(是否科学),以及育管理,全权推给了父母,由于是两代人思维、三观、理念,以及对孩子的宠爱和溺爱,总是什么都依着、宠着、惯着,不论孩子对与否,不予纠正,不要说舍得打了,就是连一句重话都不说,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有的孩子只能听好听的话,赞扬的话,因而成了“老子天下第一”,家庭唯我独尊,稍大一些的孩子就敢和老人顶闯,甚至骂骂咧咧的,即使老人再想教育,管也管不了,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过去那个年代,家里孩子多,不具备现有的生活条件,吃饱穿暖就很不容易,教育也一般,但却知道怎样做人,因为亲眼目睹父母的艰辛,孩子要是不听话,挨骂是常事,还要挨打,“黄荆棍下出好人”。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这样下去必影响孩子的成长成才。一个家庭的未来在孩子,一个国家的未来在青年。这才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必须引起所有人的重视。参考文章:未来在青年,奔腾吧“后浪”
家事国事天下事!家事不是小事,家国情怀……必事事都重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天下之本在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国家的未来在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家庭做起。1955年9月20日,邓同志在“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讲话)寄希望于青年,中国的未来在青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寄希望于青年,希望成为最杰出的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毛同志)”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要加强对青年政治引领,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
虚无实有202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