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问题刍议(杂文)
文/ 毋东汉

我越来越觉得当代领袖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很重要、及时和正确,意识其意义之深远,字字超千金。
党内的腐败现象表明,我们的不少领导干部忘了初心(共产主义信仰),忘了使命(为人民服务)。他们以权谋私,把江山大印当作个人印钞机。结果锒铛入狱,甚或跳楼自杀。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焉能如此“惨烈”?追根溯源,怪谁?谁之罪?
共产主义信仰不可速成,在战争年代,是枪林弹雨中形成的,在和平年代,是战天斗地、血汗夯歌声中形成的。单指望四十天培训或几个月党课,能培养出布尔什维克,打死我都不信!
我以为,加入少先队,加入共青团,加入共产党。这是共产党人成长的三个学校。犹如小学中学和大学。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如水滴石穿,即共产党员的扎实修养。当然也有自学成才、成为共产主义战士的,例如鲁迅。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特殊原因,农村民兵连和团支部涣散直至消逝,这是所有撰写村史的人遇到的笔下缺憾。在宗族观念、派性斗争严重的社区村庄,党的组织活动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前,人们信仰畸形发展:某些村庄,耶稣信徒远远超过共产党员人数。政治学习淡化如秋水,打麻将蔚然成春风。有不少党员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忘记了初心和使命,甚至不再是群众中积极分子。从这样的党员中勉强选出来的干部,很难真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他们对共产主义失去信仰。他们整天忙于哄群众拥护、骗领导信任,谋升官发财。“村哄乡,乡哄县,一直哄到国务院。听说上级来检查,弄个盆景教领导看。”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开国领袖说得好:“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中国梦”,无疑要依靠人民群众,离了干部带领显然不行。我们的干部状况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佔百分之多少?信仰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佔百分之多少?在现有的村支书中,年轻时加入过共青团的佔百分之多少?为了竞选支书而突击入党或走后门入党的占百分之多少?人们心知肚明。更要命的是:如今农村发展党员,选拔干部,竟然不顾党章规定,盲目地分指标,限年龄,一味强调“年轻化”,破坏了领导班子“老中青三结合”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传、帮、带”。逼得有卓识远见的党支书依靠老年协会和关心下一代协会发挥参谋顾问作用,弥补干部年轻化带来的先天不足。难怪关、老协被人们称为“共产主义老年团”。
面对农民进城和农田荒芜情况,我们采取了退林还耕等举措,保证中国人要端牢中国碗,逐步实现食品安全。振兴农业,美丽乡村,优惠农民,有许多人想到要学习河南的南街村,走集体化道路。能走是能走,关键还是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我们的不少干部,忘记了初心和使命久矣,忘记了开国领袖教导久矣,偏离公有制路线方向久矣,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久矣。因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及时提出,使人们惊醒和重视,但许多年轻干部的“初心”还在启蒙阶段,他们“使命”水平还很幼稚,组织上入党,思想在党外,虽是党员,觉悟停留在入团前,认识还不如少先队员。其表现例如,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呼号是:“时刻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而个别新党员竟公开讲:“先入党,后竞选,求发展……”人们立即联想到他宅基地申请未批等事由,其个人打算,昭然若揭。
总之,干部问题是共产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干部是干出来的,不是培训班念书念出来的。考公务员的做法是不完全科学的,应当从基层锻炼、考验和选拔干部,废止新型科举制度。要用开国领袖接班人五条件考验选拔培养干部。像马晓磊那样的党委书记就应当提拔,肩压更重的担子!
唉!“混得不行的人都关心政治”,诚如是。若风吹草动,这批人无飞机可乘,无绿卡出境落户,只能为保家卫国拼命,“匹夫有责”之匹夫!
明知人微言轻,如坐筛放屁;然而心怀忧虑社稷使然,斗胆命笔,竟刍议干部,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024-9-1-于樵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