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性小说《多情的土地》
作者:谢云峰(江西)
第三章 文化运动
第四节 无忧无虑
其实在农村的小山村,文革很早就结束了。在七〇年左右,农村一切都很正常,群众在党的干部带领下,坚持党的领导,都尽职尽责地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创造丰富的物质资料,确保粮食产量,努力开发家禽养殖,要求每家每户必须养两头猪和一定数量的鸡鸭鹅兔羊和耕牛,保证供应商品猪给国家外,还必须确保自用食肉。土地基本上归集体所有,仍按劳分配,各家各户给一定的自留地,种植蔬菜水果自给,以提高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同时大队上还成立了文艺宣传队,编排节目歌颂英雄人物和忆苦思甜,宣传毛泽东思想,到各生产队演出。并且经常组织电影放映队进行免费的放映。
学校也相当正常,日举几个小的孩子都在大队的小学和中心小学读书,全部都是免费供学的,当然午饭必须自备,老师完全是全心义务的从事教学任务,就拿大队发给他们的月工资,从不乱收费。他们除白天在学校上学外,下了课就赶忙回家,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打猪草、砍柴和钓蛙给鸭子吃,晚上还会去照王鳅、鳝鱼以及抓甲鱼;星期天随大人去河边钓鱼,生活过得挺有意思。
“姆咪,我们放学回来了。我们去钓蛙给鸭子吃哦!”一大点的小孩说。
“好的,要注意安全。记得早点回家。”春华嘱咐着。
“好哦!”一溜烟似起走了。
……
而老二雪梅和老三东光就铜鼓县中学读初中,全是免学杂费,书费就学生自己解决。由于生活困难和家庭收入比较低,学校还会给自学金,除去书费外,还有节余,用于每日三餐的生活费。他们每周回家拿点粮食,蔬菜靠自己种点,还要到农村去砍柴,自己做饭洗刷打扫卫生,也是有滋有味的。
那个时候,不管农村还是城市,安全环境十分好,路上掉的钱物都会及时归还失主,车辆不锁也没人偷,门户不关不锁都没有人进去偷任何东西。
小孩子都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向雷锋同志学习!”一股助人为乐的风气遍布神州……
一九七二年开始,这个山村接收了十几名从上海下放的知识青年,队上安排在各家各户吃住,由队上补贴。他们刚来时什么都不懂不会,对农村的农作物一点都不认识,韭菜认为是草,青禾苗和麦苗都以为是草,农活怎样干也不知道……有诗为证:
神州大地无奸贼,五毒消亡不再留。
外出何需加铁锁,随丢勿要找人求。
雷锋处处皆能见,路道时时尽可休。
下放知青劳动就,农村锻练品行优。
(未完待续)
江西省著名旅游景点系列诗之十
七律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晓言(江西)
景德镇名天下著,蟠龙岗上展区扬。
陶瓷民俗专巡览,历代古窑奇放光。
喜看清明稀少示,欣观元宋贵珍藏。
久传风火仙师庙,制作人工手艺强。
七绝 小镇初秋
晓言(江西)
金黄铺满小城镇,柳树秋蝉闷热鸣。
只见红枫残叶赤,微风吹过地间清。
七绝 野鸢尾吟
晓言(江西)
须根发达粗长白,石隙草原多向阳。
绿叶芬芳将蕊护,紫花生就顶端香。
作者简介 :
谢云峰,笔名:晓言,网名:叱咤風雲,中国银行宜春市分行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大学文凭,中级职称,89年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全国中青年改革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全国、省市知名报刊及媒体平台发表千余篇论文、文章及诗歌,并有获奖。在《中华山水诗刊》任总编,在当代诗人作家档案认证平台认证为金牌作家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