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绣乐陵
文/孙林英
朗诵:张春辉
是谁的意境,谁的想象,让风打了几个旋儿,便把五千年的时光,伫留在一棵裸老枣树上。
是谁的构图,谁的手痕,让绿色的云落在了这片土地上,将璀璨的星化为累累的果,缀落这偌大的枣林里?
乐lao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金丝小枣树距今已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始于商周,兴于魏晋,受益于当下,养育着乐陵的子子孙孙们。
千年松柏万年槐,不知枣树何时来。
王母娘娘为了赏大禹治水的功劳(公元前2200年),派金童玉女到人间给禹王送了两颗神枣滋补身体.谁知这两个顽童经不住那神枣的引诱,竟在半路上把神枣偷吃了..盛怒之下,王母将两顽童点成两颗枣骨,扔下凡间。这两颗枣骨随风飘落到神木(陕西)南乡的黄河西岸,入土生根,衍生出两棵枣树来。这两棵枣树神奇般地疯长,当年就结出光泽闪烁、香气袭人的大红枣。后来,不但枣骨能生出枣苗,而且枣树根系亦能快速生出无数枣苗。人们便把枣苗再移植,这样就很快在神木的黄河两岸发展成枣林。随着黄河水的东流,河水将枣骨、枣苗推移东下,促使陕北、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的沿黄河两岸,都繁衍出大量的大红枣树来。
枣果,丰肌细核,多膏肥美。为天下第一。
208年,曹操带来军队退到黄河北岸休整,儿子曹植端来一盘枣给父亲吃,曹操吃后说:’清新似甘露,甘甜似泉水’,好果啊,不知种植与何地?曹植说;’是乐氏枣,种植于乐陵国’。于是曹操带来部队来到乐陵,开垦荒地,枣粮间作。建造宫殿,修建城池,一个美丽的乐陵,便成了一个世外的桃源,一个看着就美的,实实在在的人间仙境 诞生了。
枣树冠不争天、根不争地、花不争艳、叶不争春。自己本身就是雕刻的艺术品。走进枣林,清新的大自然风光会震撼你,甜香的味道飘到几百米之外,花朵小的只有很近的距离才能看得到。假如你不是内地人,你不会以为,那是如桃子大的枣子的花。当你走进绿色的枣园里,当香气扑鼻的枣花,簌簌的落到你的衣袂上,当大地落满黄色的枣花时。你会相信这是乐陵吗?你会错觉这是在天堂里的花果园里吧!
1995年,乐陵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金丝小枣之乡”的荣誉称号。为4A级旅游景点。
德水之畔,嫦娥故居。枣树映绿,映在了万亩枣园里,映在了枣芽抽枝上,更映在了乐陵这片热土之上。枣树浑身都是宝,从枣皮、枣芽、枣叶,还有结下来的果子,包括根茎都可以入药。
大家熟悉的诗经《魏风.园有桃》中记载 园有桃 其实之殽yao。园有棘,其实之食。《豳bin风.七月》说八月剥枣 十月获稻。民间流传一日三枣,百岁不显老”、“日食一枣,医生不找”,枣子好处多,能直接吃,能泡水,还能添加在各种料理中,也是日常进补的绝佳选择之一。
乐陵是海退地,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土层松厚,属于微碱的土壤,富含微量矿物质。四季分明,光照时间长,形成了枣树的独特性。是先贤们的手,把乐陵这片大地绣的水碧山青,是劳动人民的汗,把乐陵这方沃野染得草绿花艳。小暑时节风热浪,花儿稀疏麦金黄。枣花花开繁似海,有心为君一一彩。
乐陵人民,则以他们淳朴的品性和坚韧的精神,为乐陵这片土地,注入了无尽的活力与希望,绘就着乐陵这片土地的华美华章。
作者简介:
孙林英:我是《书香乐陵 经典诵读》读书会的一名志愿者,朗诵诗歌、散文数篇,栆都诗社特约主播。
朗诵主播简介:
张春辉,网名“大智若愚”喜欢文学,爱好唱歌,朗诵!是成人经典诵读队的一名志愿者,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