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鸡东二路的街头,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吃店,老板娘杨姐已经在这里经营了二十年。她的店经历了非典、疫情等种种考验,但凭借着诚信经营和顾客至上的理念,赢得了整条街老小的喜爱。尤其是她的豆花泡馍,成为了大家早点的最爱,每天早上开门前,就已经有人排队等候。
一天早上,一位陌生的叔叔走进了小吃店,他自我介绍说是慕名而来。杨姐热情地给他上了一份小菜和一碗豆浆,叔叔说他特别喜欢吃豆花,于是杨姐在做豆花时特意多放了一些。叔叔品尝后,连连称赞好吃。
吃完早点后,叔叔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和杨姐闲谈起来。在得知杨姐的早点卖完后,叔叔突然说:“我给你写一幅字吧。”杨姐又惊又喜,但还没来得及反应,叔叔已经起身回家。
第二天,叔叔再次来到小吃店,手里拿着一幅写好的字。他郑重地交给杨姐,让她裱起来挂在店里。杨姐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决定买一些水果和牛奶送到叔叔家,以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当杨姐拿着那幅字去裱时,裱店的老板对她说:“这幅字写得真好,你知道吗?这位张振华叔叔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一位有名的书法家,平时很少给人写字,只有那些有头有脸的人才有可能得到他的墨宝。”
杨姐听后,心中更是激动不已。她没想到自己竟然得到了书法家张振华叔叔的亲笔题字。而且,张振华叔叔还在字中提到了她的微信菩提,写道:“菩提树下好修行”,这份心意和文采让杨姐终生感动。
裱好的字挂在了小吃店里,立刻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顾客们在品尝早点的同时,也会驻足欣赏这幅字,这让小吃店的人气更旺,生意也更加兴隆。
张振华叔叔后来还带着孙子和儿子一起来品尝李娟的早点,他们成了小吃店的常客。冬天,张振华叔叔去云南过冬时,还不忘给杨姐寄来一大箱椰子粉,他说自己特别喜欢,也给杨姐买了一大箱。
张振华叔叔就像一位长辈一样关心着杨姐,他甚至在去欧洲旅游时,还特意告诉杨姐,回来后要请她吃饭,并询问她关于带孙子的一些事情,就像父亲一样关心着她。
杨姐的孩子们大学毕业后,都劝她将店留给家里人经营,让她有时间陪伴孙子。杨姐也确实喜欢西安的古迹文化,她开始用跑步的方式触摸长安的每一寸土地,梦想着参加城墙未央遗址公园的马拉松比赛,希望得到一枚属于自己的长安跑步勋章。
张振华叔叔的善举,不仅让杨姐感动,也让整条街的人都对他敬爱有加。他的书法作品,就像他的为人一样,朴实无华却充满力量,成为了小吃店的一道独特风景,也成为了杨姐心中永远的敬畏和感激。